杭州中考改革:平权的一枪!

首发于公众号“贼叉”

杭州中考又出新政策了。

老粉都知道,关于杭州中考我吐槽过很多次,一会数学试卷出的小学毕业生都能狂薅个七八十分,一会素质分弹性空间太大。所以刚看到关于杭州中考改革的文章标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结果当我看完整个内容,除了惊呼牛逼以外,一时间竟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诗词来形容。那么这次杭州这次中考改革究竟改了些啥?

总的变化就两句话:初中学校失去推荐名额分配招生权限;中考加分政策有新调整。而变化的精神内核就俩字:平权。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些变化究竟是什么:

首先是名额分配招生录取将以中考分数为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前置条件。现行杭州中考招生政策是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初中学校等额推荐、高中学校按不低于95%的比例录取”的方式,即将调整为“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考生填报分配生志愿、高中学校按平行志愿录取”的方式。该政策将从2024年(现就读初二学生)开始实施。

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原来初中对谁有资格参加名额分配招生的话语权很大,注意到高中学校按不低于95%的比例录取,基本上学校推荐谁,只要不是太垃圾基本都能上重高。

你要硬气地说不用推荐我就自己考也行也不是不行,只不过杭州中考满分600,排名前三的重高录取分数线分别是585,584,582,你就想想自己能有多少失误的空间吧?

那取得这个推荐资格的条件是什么呢?以前的期末成绩占95%,还有一个素质分占5%。

事实上,且不说校内期末成绩可操作空间很大,如果大家公平竞争,高手在95%的地方根本拉不开差距。但是在素质分的5%里,操作空间就太大了,往往就是在这5%里导致黑马频出,每年都能听到有家长说类似这孩子素质隐瞒了三年这会就爆发了的话。。。

现在初中话语权被收回,素质分也彻底被量化成了满足综合素质等级评定全部合格且其中获得优秀(A)3项及以上,综合评语中的操行等第良好及以上。讲道理,这个要求都达不到的话,也别来凑这个热闹了。换句话说,素质分在名额分配招生录取中的权重下降为0,以后唯一看的就是中考分数,这是真正的正本清源,凸显中考的选拔作用的地位。

如果还不明白这个改革的意义,那我再举个例子:邓公对中国教育的一大贡献就是恢复高考,取消了推荐上大学,所有人想上大学就得通过高考。所以让考试的选拔作用回归本位,把人为因素降到最低,真是功德无量外加阿弥陀佛。

变化二就是中考加分政策保留一批、规范一批、取消一批。

新政策将继续保留军人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以及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的加分项目。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对象调整为民族乡(镇)、民族村的少数民族考生(考生须在当地完整接受义务教育),此加分项目保留至2026年。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加分对象调整为初中就读期间随国(境)外留学的家长在国(境)外连续生活360天(含)以上的学生。港澳籍学生加分调整为港澳同胞的子女加分(考生父母至少一方为港澳永久居民)。

外籍华人的子女中考加分将取消。

这里顺便科普一下: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而外籍华人是指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原中国公民及其外国籍后裔;中国公民的外国籍后裔。

所以侨说明你还是中国人,入了外籍那就是老外了,这是取消外籍人员超国民待遇的实在举措

虽然这是征求意见稿,但是相信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这两条改革剑指公平二字,真是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大快人心那!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