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离完全取代技术工种的时代还远着呢,为什么?

【本文来自《如果大规模使用机器人,我们的制造业怎么办?》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多虑了,现在离完全取代技术工种的时代还远着呢,为什么?

1、目前的工业机器人只是弱人工智能,替代的是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作(重复劳动/体力劳动);

2、强人工智能或者超人工智能要能投入应用没有50-100年是打不住的,也就是说技工类工种目前还无法被取代。

3、CHATGPT这种文字交互ai,或者绘画ai,对需要一定创造性工种不一定造成毁灭性打击,而是会增加他们的劳动效率:比如著名画师专注创意,ai负责出画,画师在修改,再按风格批量出货,实际上是提升生产效率的;编程也一样,抵挡只会码代码的人可能会被取代,但是项目管理的编程开发人员肯定不会被取代,但会大大缩减编程时间:想想f35的几十万几百万条代码如果用ai编写,能节约多少飞机研发的时间?

4、假设100年时间,人类开发出了强人工智能,这时候人类已经经历了4代人,而这4代人完全有时间淘汰劳动密集型岗位,适应弱人工智能取代低端行业,而技术工种这时候正面临被强人工智能取代怎么办?星际移民是不是已经可以了?去火星吧。去小行星带吧。当年英国工业革命中淘汰的劳动力是不是都去南北美搞拓荒了?大伙儿可以参考美剧《无垠的太空》中火星和小行星带殖民的景象。

5,国家竞争说到底是产业效率的竞争,工业机器人及其他人工智能都是提升产业效率的工具,没有理由害怕,

6、说到底,真能模拟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电子脑还真不一定能很快研究出来——人的创造性思维本质上是脑神经的一次短路,你说人会造能出错的机器吗?至少无机物逻辑电路不行,可能未来的生化电子脑可以。因此人的创造性是不可取代的,独特的物种特质,至少在数百年内不会被取代。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