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核武时代和冷兵器时代不同,麻烦的速度也更快而更多
【本文由“竹林青青~”推荐,来自《逸语道破:读懂台湾问题的历史,你会发现情况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秦灭六国,后世撰文以《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为最。
《过秦论》贾谊指六国及秦皆失于“仁政”;三篇《六国论》,苏洵指六国灭亡“弊在赂秦”——屈膝妥协的外交;苏轼斥失于“养士”,不得人才之心、不得人;苏辙判为“天下之势”——秦的野心雄霸做为,比之六国苟安的必然。杜牧《阿房宫赋》结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归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就从当代西方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等分析原因,实也难脱古人五篇文章的窠臼。但秦灭六国“天下之势”真正的缘起和主要助力——秦历代统治者并吞天下的虎狼之心,很重要却从来宿命的被以为当然,提及和讨论不多。
然“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 …… 取法乎下,无所得矣 。”,换句话说,秦国统治阶层“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从思想基础上已奠定其必灭苟且偷安六国的结局!
事实上,秦朝的用人政策、军功爵制、经济制度……,都是为灭六国服务和起促进作用的,虽有坎坷、反复、失败……。最后整个秦上下都被动、主动的绑上了战车,乃至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等到“六王毕、四海一”,雄心达成,何止秦始皇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整个天下,尤其秦朝的根基秦国上下更是如此,他们太苦、太累、太疲了……,需要享受这血流漂杵得到的天下和生活,雄(野)心支撑的一切也就自然成为过去或不存在了。
然而战争必然遗下的仇恨、敌对……不会凭空消失,被灭国者们事实中等而下、不平等的框框或明或暗是存在的。文字、度量衡……好统,人的思想不经过几代也难统。加上缺乏休养生息、统一后军法性质的秦法过于严苛、征服者惯性思维……,“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于是乎:“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最后汉承秦制,刘亭长赶个晚集,却吃上了热饽饽。
美西方自命地球天选之人,其自来为霸权和野心得逞无所不用其极,现已到了公然挑动和利用同是中华血脉台海两岸之争的地步。太平洋足够大,它就要跑中国家门口来,盎撒人之心,路人皆知矣。
信息核武时代和冷兵器时代不同,麻烦的速度也更快而更多。以史观今,美西方的彻底覆亡或就在它洋洋得意之时。至于世界能否不付出,或付出最小的代价,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