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回忆录》谈两岸迈向深水区,正视“中华民国”是伪命题
1月17日,《连战回忆录》在台湾出版,此书由当事人亲著,历时15年,分上下两册,包括连战为两岸和平奔走详实纪录,并还原“胡连会”、“习连会”历史现场,此外还收录北大演讲等重要内容,以及2004年“319选前之夜”原先预备的讲稿(因陈水扁遭枪击停办活动未发表),同时披露连先生对两岸关系的最新看法。
在一甲子的岁月中,连战先生见证台湾政治、经济乃至民主化的发展过程。他历任驻萨尔瓦多“大使”,行政部门青辅会主委,交通部门负责人,之后又成为“行政院”副院长、台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台湾省政府主席,主管台行政部门期间,推动全民健保,铁路地下化等民生建设, 1996年他搭档李登辉当选台湾地区副领导人,之后两度参选“总/统”饮恨。
攀登政治高峰的挫败也让他重新思考两岸的未来。
2005年,他以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身份访问大陆,开启历史性的和平之旅,诠释了何为渡尽劫波兄弟在。
连战先生在北大发表“坚持和平赢向双赢”主题演讲,提出“联共制独”,在台当局大搞“烽火外交”不断制造对抗的年代,不仅为两岸注入一股清流,也为国民党赢得2008奠定坚实基础。当以“对话取代对抗共同维护和平”成为主流声音,连先生的贡献有目共睹。
连战在书中表示,他始终认为两岸不能回避政治问题,这是执政者的责任。他认为两岸问题是综合性与历史性的问题,尽管现阶段两岸经济问题很重要,但是不能回避政治问题。想把两岸政治与经济问题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事,必须务实面对。
他在书中披露,2008年底的上海论坛期间,由于两岸已经达成向前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方案,前瞻未来就是要去碰触政治层面的制度性问题。他回台湾后,特别去向领导人马英九报告,是否可以好好规划,两岸可以就政治架构这一难题来商讨未来制度性的安排。但马立即回说,政治议题非一蹴可及,我们还是应该秉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先急后缓的原则,两会所讨论的像堆积木方式来进行。
事实上,在2008年马英九的竞选政见中,就包括“两岸和平协议”,后来在连任竞选期间也提出过类似主张,但遭到民意反弹后不了了之。
对于台湾当局在两岸政策上的保守态度,就个人因素来说,马英九作为国民党培植的外省精英,“革新保台”派的代表,在后冷战时代的台湾,他们对于“中华/民国”生存发展的情结远大于对国家统一的期许,在政治上以维持现状为诉求的路线,加上背负所谓的“外省原罪”抱负,导致领导者不会在两岸关系上大开大合。
就外部环境而言,只要在现行的选举制度下追求选票极大值,决定了他们不会正面对抗高涨的“台湾主体意识”,比如,马团队分析2004年连宋的失利时曾把本土化论述不足作为原因之一。在这种思维下,导致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时常是进一步退两步,从马任内曾抛出和平协议面对反弹又重申前提可略知一二。
尤其当台湾选择在政治上倒向美国,在寄望不被华府抛弃和服膺整个美国亚太战略的背景下,也决定了岛内不可能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乃至抱持统一目标的领导者走上权力舞台的中心。
对于连先生书中提及的两岸关系没能持续深化的遗憾,这几天外界也出现了不少评论文章。但在笔者看来,当前的两岸局势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分析台当局领导者的个人局限性或一味地放大美国因素的影响,恐怕都过于武断,也都不尽公平。
展望未来的两岸关系,连战先生提出四点:一、这不仅仅是两岸高层领导人个别所能决定;二、这不仅仅是两岸任何政党的历史任务及责任;三、这不是国际关系的强权所能干预和阻挠;四、最关键的是这是一个应诉诸于两岸人民的意志与决心的课题。
他强调,开启两岸政治对话的前提,必须务实正视1949年后,两岸分治以来“中华/民国”政府存在的政治现实。
不过,上述内容也反映出当下国民党厘而不清的一些两岸盲点。
首先,如果是在一个中国之内,要求正视台当局在台澎金马地区的存在,那两岸关系就根本无涉“主权”议题,反而是岛内很多人混淆了主权与治权的概念,把过去两岸的政治对立扭曲了“国家”对立。
何况,大陆也并没有否认台湾地区存在一个非主权性质的政治实体,从2008年开始,两岸双方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完成二十三项经贸协议的签署,正是大陆对台湾务实尊重的体现。
所以,并非大陆没有正视当前两岸分治的现实。而是国民党始终不愿面对,所谓的“中华/民国”政府自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后,已经不能再以“一个中国”的代表自居。而岛内的其他政治势力,更不能无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与法理事实,进而妄图用此招牌,来凸显台湾所谓的“主权”地位,这等借壳上市的做法与“台独”别无二致。
国民党基于岛内的现实环境,认为两岸前途不能由少数人代表,但国家统一不只不是少数人的愿望,更是14亿中国人的民心所向,这才是当前两岸关系的主流声音,如果无视此前提,只放大岛内的一些杂音,并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正向发展。
至于外力问题,只要岛内一些人不认清今天的两岸格局正是外力强力干预的结果,一边称要维持现状,一边又要抵制外力介入,这种说法形同掩耳盗铃。
归根结底,两岸永续和平的根本取决于国家统一,统独问题悬而未决是岛内一切争端的根源,长期的国家分裂状态,也才给了强权得以对两岸事务介入干预的可乘之机。
因此,对于如何实现连战先生期盼的台海和平以及深化两岸关系,更有赖国民党乃至台湾社会认清以上问题,正视“中华/民国”存在是个伪命题,它更不该成为分裂者的遮羞布。回归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才是当务之急,也才是改善两岸关系的真正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