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分析这件事真有意思

还记得这篇文章吗?

《火与怒》节选一:特朗普原本不想当总统,只是沽名钓誉玩脱了

还记得这段话吗?

从一开始,伴随特朗普的主基调就是嘲笑他在这场选战中多么蹩脚,所有参与者都是输家。八月,特朗普的支持率落后希拉里·克林顿12个百分点以上,他再怎么会变戏法也不大可能赢得选举。所以,当早先支持泰德·科鲁兹的右翼亿万富翁罗伯特·默瑟向特朗普提出注资500万美元时,特朗普感到很困惑,因为他们俩根本不熟。默瑟和女儿丽贝卡提出了接管竞选团队的方案,而且想把他们麾下干将班农和康威安插进来。特朗普没有拒绝这个要求,只是表示自己完全不解:天下怎么有人愿意做这种事?他明确地告诉默瑟父女:“(竞选总统)整个这件事,根本他妈的一团糟。”

​划重点:

当早先支持泰德·科鲁兹的右翼亿万富翁罗伯特·默瑟向特朗普提出注资500万美元时,特朗普感到很困惑,因为他们俩根本不熟。默瑟和女儿丽贝卡提出了接管竞选团队的方案,而且想把他们麾下干将班农和康威安插进来。

再看最近关于“剑桥分析”的新闻:

500

默瑟注资的条件是特朗普接受班农。默瑟是谁?剑桥分析的老板。班农是谁?剑桥分析美国分公司的VP和秘书,他2016年8月才从剑桥分析辞职加入特朗普选举队伍,对了,班农另一个老东家Breitbart,默瑟也是股东之一。剑桥分析是什么?2013年进入美国的数据挖掘分析公司,母公司是英国战略沟通实验室集团(SCL)。

SCL背景也很深,老板Nigel Oakes从上奇广告出来后专门研究群体性行为,一开始只做商业,后来涉足政治和军事,帮助军方向敌人散播假消息,这也就是为什么剑桥分析员工说跟军情六处很熟。它也是英国军事科技展的高亮展商,明确告诉顾客它可以挑起政变。民主选举对SCL来说就是一门生意,兜售候选人跟卖可口可乐没什么两样,主要是通过“心理操作”使人不知不觉对某人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印象。选举受其影响的国家就太多了,就连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都难以幸免(其中也有你我熟悉的台湾地区选举)。本来也做英国国内的竞选生意,但1997年因为“员工无法对国内政治保持冷漠感”而停止接单。

对了,SCL做“渗透民意”的生意,是有英国政府许可的。所有有人把Nigel比作有“license to kill”的007,他有“license to infiltrate”。

剑桥分析进入美国市场以后,涉足了44场选举,比如2014中期选举曾经跟美驻联合国大使约翰·博尔顿的superPAC合作,帮助共和党候选人在州选举中获胜。(那时候班农在剑桥分析)《火与怒》里记了这么一段:

班农表示自己曾力推著名鹰派外交官约翰·博尔顿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者也是艾尔斯特别青睐的人选。


艾尔斯说:“博尔顿是个投弹手,也是个古怪的小混球,但你还真用得着他。还有谁适合跟以色列打交道?弗林在伊朗问题上有点秀逗,而蒂勒森只知道石油。”

除了精心定制政治信息,剑桥分析专注于挖对手的黑料,阿桑奇说希拉里有邮件门?好,这就去找他。剑桥分析老板Nix主动写邮件找阿桑奇,后来抄送了谁?丽贝卡·默瑟。当然阿桑奇还是比较清醒,拒绝了与剑桥分析合作。

翻翻剑桥分析的维基百科页面,还是蛮好玩的,当然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比如虚拟世界已经不再虚拟,而是我们真实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超越真实生活。想想走村串巷拉票和电视广告轰炸这些属于上世纪和上上世纪的土办法,的确跟精准制导的大数据没得比。突然感觉它跟快播有点像,技术无罪,但永远不缺心怀鬼胎的人。

值得庆幸的是,剑桥分析在中国没有进入政治领域(当然中国的大数据公司守着全球最大的网民试验田,完全可以开发更牛逼的东西),因为权力被很好地保护起来,它是一种社会稳定性的来源,而不是作为某种按赛季颁发的奖杯供人角逐。这真的是太重要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