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场到酒场,李金早的不归路…

500

作者 | 梳子姐

成功的人生是一本书,失败的人生是一场戏。

每个贪官都把自己这本书变成了一场戏,一场啼笑皆非、鬼魅难辨的悲喜剧。

李金早曾贵为商务部、文旅部副部长,走到仕途终点时却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

2018年5月,纪委调查另一起案件时无意发现商人多次宴请李金早并送金条的线索,然后就找李金早进行谈话。

第一次谈话时挺老实,承认收了贵重东西,可是不知道背后谁给他出的馊主意,第二次再谈话时就变卦了,坚决不承认,不仅不承认还上演了一出买金退金的闹剧。

60岁的李金早同志,亲自编剧、亲自导演,他让夫人约朋友去商场买金条,然后用买来的金条退缴,上演了一出现代版掩耳盗铃。

纸终究包不住火,两年后,不忠诚不老实的李金早还是落马了。

李金早落马就在于太高调太放纵,金条风波让他受到一些惊吓,但马上故态复萌,恢复了出入豪华酒店和私人会所,与商人老板吃吃喝喝的纸醉金迷状态。

尤其富有戏剧感的是,2020年两会刚结束,他从会场出来直奔五星级酒店,呼朋唤友、举杯共醉。

从会场直达酒场,麻木不仁的李金早奔赴的是一条不归之路。

看到这样的描述,或许有人以为李金早是个只会吃吃喝喝的酒囊饭袋,实则不然,他能够爬到那么高的位子,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李金早16岁就当了民办教师,后来到公社干话务员、通信员、党委办事员、统计员,在那个年代能到这些岗位工作都是智商比较高、脑袋比较灵光的。

1982年连大学生都是天之娇子的年代,他考取了武汉大学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财政部财政研究所工作,1986年又考入中国社科院攻读政治经济学博士,然后进入国家计委工作,还到澳大利亚、英国做过访问学者。

1994年8月,36岁的李今早挂职桂林副市长,开启了他在广西任职从政生涯,区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自治区副主席,都是显赫无比的岗位。

由此可见,无论学历智商,还是经历履历,李今早都是出类拔萃的,他更明白是非对错,更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是为何依然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为何不知止不收手呢?

表面看是一种“补偿心理”驱使,2014年调任旅游局局长后,李金早预感到仕途已经走到终点,担心权力过期作废,开始操办起身后之事,除了敛财他把心思放在如何为儿子经商办企业提供资金和人脉支持。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子李今早不得不放下架子,与商人老板勾肩搭背四处化缘,仅2018到2020两年间就宴娱了100次之多,最终活成令人不耻的模样。

当然商人老板也不傻,他们依附巴结李今早,肯定有所图有所求,肯定有着千倍万倍的回顾率。

这就回到了问题的本质所在,还是因为李今早手中权力太大,而且可以运作变现,从而招来追逐者围猎者。

人一旦尝到权力的味道,就会恋恋不舍,绝难后退半步。

更重要的是,权力还是一味麻醉剂,可以削蚀所有雄心壮志,让人飘飘然不知所已,麻木木不知敬畏。

当时代抛弃一个人的时候已经打了无数次招呼,当法纪惩治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发出无数次警告。

李今早本来是有机会全身而退的,2011年他调到北京工作,由于在南宁和桂林占用两处房产,纪委曾为此作出函询,可是他并没有引起警觉,反倒采用退钥匙不退房、交房本不交房的手段掩人耳目。

第二次金条风波,他如果能够老实交待,把金条退完后金盘洗手,也能得以善终。

偏偏一次次侥幸过关,让李今早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无所顾忌,在最终迎来雷霆一击,滑向无底深渊。

任你才高八斗,任你书剑恩仇,摆脱不掉名缰利锁的纠缠必然会万劫不复。

庄严的会场不仅能直达五星级酒店,还可以直达铁丝高墙,聪明一世的李今早最终算了笔糊涂帐,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妻子、儿子,这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钱塘江上潮信起,今日方知我是我。

潮来潮去,有几个空明自悟。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