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卫气是啥?
一、卫气是什么?
《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卫气运行和分布,不受脉管约束,行于经脉之外,外而皮肤肌肉,内而胸腹脏腑,遍及全身。
卫气之所生与上、中、下三焦中肺、脾、肾三脏有关。它本源于先天肾中之阳,故又有“卫阳”之称。肾居下焦,故“卫出下焦”。卫气发挥功能,必赖中焦脾胃之气化生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所以从后天来说,又“滋生于中焦”。中焦脾胃化生水谷精气,又须通过肺气的宣发,故卫气又“开发于上焦”。因此,卫气本源于下焦,滋生于中焦,宣发于上焦。
外邪,无论寒邪热邪,攻破卫气,必先结于主皮毛之肺,邪入不深,停于肺之时必当宣肺解表以驱邪。
二、卫气的作用
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1、卫气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卫气布达于肌表,起着保卫作用,抵抗外来的邪气,使之不能入侵人体。《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因此,卫气充盛则护卫肌表,不易招致外邪侵袭,卫气虚弱则常常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
2、卫气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从而保证了脏腑肌表的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卫气充足,温养机体,则可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卫气虚亏则温煦之力减弱,易致风寒湿等阴邪乘虚侵袭肌表,出现阴盛的寒性病变。但若卫气在局部运动受阻,郁积不散则可出现阳盛的热性病变。故《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卫气者,热气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温,水谷之所以能化者,卫气之功用也。虚则病寒,实则病热。”
3、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卫气的这一调控作用,既有气能固摄的一面,又有气能推动的一面。通过汗液的正常排泄,使机体维持相对恒定体温,从而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景岳全书·杂证谟·汗证》说:“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因此,当卫气虚弱时,则调控腠理功能失职,可以出现无汗、多汗或自汗等病理现象。
卫气的三个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的。抵御外邪的入侵与腠理开阖的关系也很密切,若腠理疏松,汗液自出,则易于遭邪侵犯;而腠理致密,则邪气难以入侵。在调节体温方面,卫气的温煦功能也与汗孔的开阖密切相关,只有温煦的升温与出汗的降温之间不断地相互协调,人体的体温才得以保持正常。如若温煦太过而汗出不及,则身热无汗;如若温煦不及而汗出过多,则肤冷多汗。《灵枢·本藏》所谓“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三个功能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