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去看董路,也可以不喜欢这个人,但不能为了黑而黑

【本文来自《董路称“中国足球学不了日本足球,要赢必须精英化”,各位觉得他说的对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网瘾少年小吉尔
  • 董路这么说是因为他就是这些足球精英中的一个。这些个足球精英跟外国比稀烂,但是比普通人还是强一些。这么些年靠着自己的专业性在足球市场大赚特赚,态度基本就是:反正国内没人比我懂,我就直接开摆,钱照样赚。嫌我踢得臭,有本事你别看啊。说他们踢得差,就赖你不送孩子去踢球(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这两个是事有啥联系),要不就是说我在搞青训,反正就是我懂你不懂,踢得烂,态度不端正,就是大环境不好,反正是赖不着他。

    精英化的前提是得有足够的足球人口,换句话与其想着怎么出成绩,不如想着怎么推广足球。踢球的人多了,在从中选择能够靠职业足球养家糊口,真正热爱足球不是光想着靠足球搞钱的人加入俱乐部培养。不然就那一丁点的足球的人口,能找出几个好苗子?

    至于现在的国家队成绩,我觉得就这么着吧。董路前几年还挺李铁呢,现在铁子都金囚奖了,就这样的精英能教出什么好球员?

你可以不去看董路,也可以不喜欢这个人,但不能为了黑而黑。

1、“这么些年靠着自己的专业性在足球市场大赚特赚”?请问,董路赚什么钱了?董路将发现的全国各地的足球苗子集中起来,这些孩子大多家庭条件很普通,董路不收他们一分钱,不签一份合同,然后通过跟清华附中合作,将这些孩子送到清华附中马约翰班,好让他们能在一起集中训练。董路带领这些孩子多次出国,赢了大量国外俱乐部的梯队,里面有日本联赛的青训,有欧洲豪门的青训,这些孩子我是一路看过来的,很励志。在国内,这些孩子也是佼佼者,同龄战绩几乎全胜。董路还举办了2034杯,让全国青训的孩子有比赛展示的舞台,这是目前我们青训急缺的(高质量的比赛太少了)。退一万步讲,董路真的靠专业性赚钱,也再正常不过啊?不靠专业性赚钱,靠什么?

2、之所以目前中国足球需要靠精英化,那也是不得已的选择。足球这种运动要想自然发展,那是需要大量的基础足球人口的,而我们目前的在册足球人口甚至不如越南,也不如大量的北欧小国。这里是有国情的,因为我们国家处在高速发展期,中产阶层的基数还在扩大。因此,很少有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选择足球运动,换做是你我,有条件的情况下,会选择让孩子去踢足球吗?或许兴趣班可以。所以要么这个国家经济不发达,一些人会选择足球,要么是已经进入发达国家,阶级固化,一些人永远难以实现阶级跃迁,反正读不读书以后也是搬砖的(是真的搬砖),这样的国家,足球人口相对就会比较多。所以我们要么接受中国足球就这个现状,大家以全民健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自娱自乐地踢踢球。要么就要发挥我们的传统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3、事实上,我们的邻国越南就是一个例子,世预赛输越南并不是什么大冷门。关于越南是怎么走足球精英化路线的,这里就不展开了。我想说的是,足球分两种角度看,一种是大众体育的足球,一种是竞技类项目。如果我们看重中国足球的成绩,那么就要明白,竞技类足球的优秀球员,不是靠“练”出来的,好球员其实是“选出来”的。无论哪个足球发达国家,都有发达的球探系统,满世界找“苗子”,国内找“苗子”就更不用说了。其实董路老师说不说,精英路线其实也已经在事实推进了。

与其我们讨论提高中国足球成绩需不需要搞精英路线,我们更应该警惕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内各大俱乐部梯队和所谓的足球青训机构的“抢人”大战,他们跟孩子的家长签订合同,其实就是“卖身契”,一旦签订了合同孩子如果去别的平台,那就要付出违约费,那些人才是靠孩子发财的人。相反,董路老师的做法,才是真正的一股清流。要知道,孩子是未成年,任何人不能用所谓合同的形式,将孩子作为商品买卖。所以所谓足球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恰恰是我们要摒弃和坚决反对的!

4、关于董路和李铁的关系。董路跟李铁什么关系?董路以前是足球记者,他有李铁的微信,他在十二强赛中评价过李铁的战术问题,一就是对日本时,战术是不是过于保守,二就是关于规划球员的使用问题,讲的都很客观。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分析。李铁腐败了,自然有监察委和公安的同志会调查的。但如果因为李铁腐败了,就认为评论界支持过李铁技战术的人都是腐败分子,那就纯粹是“二极管”思维了。李铁临时接手国足,涉险冲进十二强赛的时候,国内媒体自媒体可没少有人吹啊,难道这些人都跟着李铁分钱了?都要进去了?当时董路可没像有些自媒体那样无脑吹哦。

5、黄沙吹尽始到金,铅华落尽见真淳。祝董路老师好运,加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