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童星”被亲妈害惨了:父母这种「爱」,其实是陷阱

 作者|   窈窕妈妈

  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你家孩子调皮还是安静,内向还是外向?

  可能很多人都会这样回答:

  孩子更喜欢独处,性格是内向的;

  孩子调皮活泼,性格是外向的......

  听起来确实很了解孩子,但其实,这种回答不自觉陷入了一种误区:

  这更像是我们根据孩子的日常行为做出的「性格评判」,而这种评判,往往带有某种情感偏向。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我们口中内向的孩子,也会有活泼好动的时候;而那个调皮外向的孩子,也会有安静沉稳的时候。这种简单的判断,并无法代表孩子的全部。

  我们总说要“看见”孩子,却往往没有跳脱出家长的思维惯性。这也是很多家长说“明明我已经看到孩子需求,想帮他但他却不领情”的根本原因。

  在亲子关系中,这3种“假看见”现象,很多父母都存在。

500

  下定义并非真正的看见

  这种「假看见」是最普遍,也是最容易被“识破”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虽然看见了孩子的情绪、行为,却急于做出自己的判断解释。

  生活中,这也是大多数父母的基本操作——

  即,能够做到“用眼看”,却很难真的“管住嘴”。

  比如,看见孩子活泼,就说太调皮;

  看见孩子沉默寡言,就说太内向;

  看见孩子爱干净整洁,就说孩子可能有强迫症;

  看见孩子不爱出去玩,就说孩子有社交困难等等......

  表面上说看见了孩子,其实是在用下定义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担忧、焦虑。

  而父母的这种「假看见」,往往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

  纪录片《零零后》中,有两个女孩性格相似,却因为妈妈不同的“看见”方式,拥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色彩。

500

  幼儿园时,辰辰和一一都爱游离于人群之外,一个人独自玩耍。

  一一的妈妈,看见孩子喜好安静,没有立马评判她“太内向”,也没有鼓励她多交朋友,而是选择接纳与肯定孩子。

  “只要她自己觉得舒服,那就是正常的。”

  在妈妈的影响下,一一的性格自信自尊,自我评价也非常积极乐观

  面对摄影师“刁钻”的问题,她坦然回答:

  “我就喜欢这样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也有权利这样,内向的人也有很多优点!”

500

  可辰辰妈恰恰相反。

  看见孩子这样的状态,她感觉既不安又羞辱,甚至把孩子定义为“性格古怪”。

  “辰辰很奇怪,总是和人、和团体保持着距离。”

500

  她发现孩子喜欢编程,又忍不住给出自己的评价:

  “辰辰本来就不够灵活,学编程以后越来越呆板怎么办?”

  她以为自己看见了孩子,其实只是执着于头脑当中的想象——

  辰辰不该是这样的,她应该是那样的。

  她所谓的看见,只是在用判断、定义间接表达自己的期待。

  这种「假看见」,会让父母无视孩子最真实的模样,孩子也会因此产生不被接纳的恐惧。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陷入自我贬低、自我厌恶的黑暗漩涡。

  就像辰辰一样。

  14岁的她,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每天郁郁寡欢,不愿回忆童年,对外界更是处处充满戒备。

500

  父母在看见之外套上一层层“自我为是”的说辞,恰恰是对孩子真实自我的否定。

  所谓看见,其实看得是本真。

500

  脱离实际并非真正的看见

  《童年不缺爱》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美术老师说,她每次做完讲座,会专门抽出时间给家长们答疑解惑。

  有一次,一位妈妈问:为什么我的孩子画不出圆?

  她尝试给出了各种可能的答案,以及对应解决的方案。

  可是,妈妈却一再否定,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老师很疑惑,都是一些简单易上手方法,难道是存在一些特殊原因吗?

  还没等问出来,妈妈就说出了真相:

  我家孩子刚两岁。”

  老师顿时觉得,之前的沟通完全没必要,便宽慰了两句:

  “孩子这个年龄不会画圆很正常,尽管放心。”

  从那以后,老师就学聪明了,回答家长的提问之前,一定要先问一下孩子的年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老师的无奈,我感同身受。

  因为我也经常收到类似的留言:

  孩子2岁,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吃完一顿饭?

  孩子6岁,为什么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孩子发育的规律,就是如此啊。

  不是孩子不想做,而是他们现在的确做不到。

  父母脱离实际的看见,无异于拔苗助长。

  生活中,不少家长喜欢纠正孩子貌似“笨拙”或是“过分”的行为,恰恰是因为没有真正看见孩子的局限,也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量他们的现实状况。

  如果父母的看见只是一种变相的“催熟”,那么孩子往往只能感受到过度期待之下的无能无力。

  当我们看见孩子,并且想要改变他们时,不妨先问问自己——

  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呢?

  所谓看见,其实看得是实际。

500

  关注表面并非真正的看见

  博主@芊芊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

  她说,女儿妮妮不到三岁,就开始上小区的幼儿园,现在已有一年整。

  这段时间,她的成长突飞猛进。先是戒掉了纸尿裤,又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碗筷等习惯。

  可是,最近妮妮的行为发生了严重“倒退”。

  不仅开始尿裤子,吃饭也要大人喂,还养成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一开始,她和孩子爸爸想,女儿到了第一个叛逆期,调皮捣蛋也实属正常。只要父母“看见”了孩子的行为,多管教,多监督,应该很快就能掰正过来。

  于是,他们给妮妮定了10条规矩。

  结果,女儿只有第一周还算服从,之后就选择性忽视。即使加入奖励机制,效果也微乎其微。

  她很疑惑,为什么看见了孩子,却还是束手无策?

  后来,她偶然发现,原来女儿的“退行”,有其背后成因。

  有一次,她去接妮妮放学。却看见女儿指着两个小男孩嘀咕,他们不乖,可是老师喜欢。

  她猛然联想到女儿近期的叛逆,便和老师了解了一下情况。

  老师说,这两个男孩性格调皮,总是到处乱跑,年龄也比较小,还没戒掉纸尿裤,所以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

  她终于意识到,或许女儿是感受到被忽视,以为自己变成“不乖”的孩子,才能重新得到大人的重视。

  孩子“捣蛋”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对爱的渴求,以及害怕失去关注带来的不安感。

500

  于是,她便和老师沟通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和孩子爸爸一起,抽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女儿。

  果然,不出半个月,妮妮的行为就恢复了“正常”。

  如果博主没有看见孩子“退行”背后的情感变化,只是从行为层面进行调整,恐怕永远也无法真正看见孩子,也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只有“看见”孩子的心理需求,并适时予以关注引导,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重视的安全感,从而发生由内而外的改变。

  所谓看见,看的是内心。


500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的看见孩子呢?

  这里给大家总结了3点建议——

  一、用事实说话而非用观点

  父母要想真正了解孩子,首先要保证自己观察到的是必须是事实。

  而事实,一定是对客观行为的描述,而不是带有个人情感的判断。

  那么,怎么区分事实和观点呢?

  假设一个场景——孩子没有和邻居阿姨问好。

  事实陈述:

  妈妈看到你没有和邻居阿姨打招呼,可以跟我说说,是出于什么原因吗?

  观点陈述:

  我觉得你刚才有点没礼貌。/我觉得你的性格太内向了,应该放开点。

  只需简单对比,便高下立见。

  父母学会用事实说话,是有效疏通亲子沟通渠道的前提。

  毕竟,只有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处境是安全的,是被父母所接受的,才能勇敢且毫不无留地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正如ky主创所说:

  看见,意味着放弃立场,放弃小我,放弃对于任何事情的理解和先入之见,去观察,倾听,理解和感受,对方要的到底是什么。

  二、陪伴关注而非干涉打扰

  心心妈说,女儿是个挺特别的小孩。

  四岁前,她不喜欢公主裙,反而喜欢一些超级英雄的手办。

500

  于是,心心妈便给孩子置办了不少装备。

  也有一些朋友提醒她,要尽早进行性别教育,培养孩子的“美商”。

  但她始终不想改变女儿。

  因为她不想破坏孩子潜意识里想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愿望。

  而且,这是属于孩子自己的生命历程,她不想掺杂破坏。

  她说,孩子四岁半的时候,突然提出要穿裙子,留辫子。

  因为进入幼儿园以后,孩子自然而然感受到了性别的差异,出现了群体归属以及审美的需要。

  她也顺势而为,接纳了女儿的变化。

  “事实证明,哪怕我什么都不做,孩子还是会改变的。”

  孩子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家长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当下的感受

  只有不过度干涉孩子原本的生命轨迹,才有可能看见他们发自内心的渴望。

  三、观察记录而非凭借感觉

  一位幼儿园老师的教育经验,值得所有家长深思借鉴。

  她说,班级里有一名“问题”男孩,每天都和其他孩子打架。

500

  如果单凭感觉,这听起来的确是个非常严重的“事实”。

  但“每天打架”,其实是一个被简化过的事实。

  她觉得,要想观察到事实的全部,就一定要观察记录。

  于是,她开始给这个男孩做行为记录:

  周一,他因为和其他孩子争抢托马斯玩具而打架;

  周二,他因为别人想和他一起玩托马斯玩具而打架;

  周三、周四......

  每天的关键词,都是“托马斯玩具”。

  她终于看到了问题所在,当天就去采购了两套同类型的玩具,之后男孩再也没出现过打架的行为。

  对于孩子,我们常常高估自己的记忆力。而且很多关键事实,也很容易被忽略。

  因此,我们可以试着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把孩子的具体行为写下来。

  怎么记录呢?《跟着美国老师学早教》给出了一个ABC原则:

  A(Antecedent):这之前发生了什么?

  B(Behavior):孩子当时在干吗?

  C(Consequence):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如此一来,父母才能用"心"去看见孩子的发生发展,切实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成长的能量。

  真正的爱和教育,只有在看见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

500

 点击「窈窕妈妈」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