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人口危机,是伪命题!

话说一千万新生儿嫌少,一千万大学生嫌多。三十多岁工作嫌老,六十多岁退休嫌早。这种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旧理念与新现实的纠结。

现在的很多知名学者,都在极力宣扬所谓的人口危机。说白了就是由于咱们的人口出生率正在逐年降低,所以他们认为,人口出现下降的趋势令人担忧。殊不知,人口危机理论从头到尾都是由美国人独家发明的,现在拿过来给我们用,其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咱们是一个拥有着十四亿人口的国家,其中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目前绝对不低于四个亿,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却偏偏对人口数量深感不足,成天喊着人口结构不合理。其实西方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此不断凸显我们的人口结构鼓励生育,到底是为什么呢?

美国人口约三亿三千万,他们焦虑了吗?

俄罗斯人口不到一亿五千万,他们焦虑了吗?

德国人口才八千三百万,他们焦虑了吗?

法国和英国的人口分别都是六千七百多万,他们焦虑了吗?

那为什么,咱们有了十四亿人口,比上述这些国家加起来的人口数量还要多出一倍,反而要成天担心人口数量会减少呢?我个人认为,像咱们这样的人口大国,人口适当的自然减少一些,对国家和老百姓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好处那是明摆着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1、人均资源拥有量变多了,所有人的生活自然会更加幸福。

2、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变得更好,得到极大的改善。

3、孩子们会得到更好的教育,学习上不用像现在那么苦,那么累了。

4、社会整体的劳动力不再过剩,年轻人求职及福利待遇会更好一些。

5、更多的老年人可以得到足够的医疗保健资源,延长健康和寿命。

6、社会整体的物价会变得更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变得更加优质。

道理其实很简单啊。咱们就举一个例子,一个家庭,在收入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养一个孩子和养五个孩子,生活质量能一样吗?我认识的一个企业家曾经私下跟我说,他说咱们发展经济这么多年,对民生改善帮助最大的其实是计划生育政策。五六十年代虽然家家都不富裕,但当时如果像现在这样,每个家庭都只要一个孩子,那生活质量照比现在也不会有那么大差距,至少确保家家户户能吃饱肯定是没问题,如果想吃得好一些,稍微努点力也不是很难的事儿。咱们再反过来想,现在看着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不少,但如果家家户户像以前那样,一生最少四五个孩子,甚至生他十个八个,那现在很多家庭的生活质量大概率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想吃点好的那应该只能在梦里可以有了。咱们可以这么假设,如果美国现在有十四亿人口,咱们就只有三亿多人口,那么两国之间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彻底颠倒过来?更何况他们并不具备我们这种治理人口大国的超高水平和经验,到时恐怕穷不死他们。我觉得这个企业家说的,简单易懂有道理。

很多人说,一个国家的人口少了,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认为这个观点太经不起推敲了。西方发达国家里,当初哪个是因为人口多而发展起来的?要单纯以人口数量来评判国力的话,咱们从清朝乾隆六年的时候开始计算,全国在册人口数量就已经达到了一亿四千万。到乾隆二十七年的时候,全国人口数量就已经突破了三个亿,但这并没有阻止清朝持续走向没落的趋势。可见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后,人口数量就再也不是国力的象征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支柱。只有生产力低下的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都是以落后的小农生产为主),才会单纯把人口数量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作为国力强弱的评判标准。目前的很多学者定义的所谓人口红利,说白了不就是想继续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来堆积巨大的剩余价值吗?这种发展理念可以说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我觉得,很多鼓吹人口危机论的学者真的是为了咱们好吗?还是故意带节奏,在西方的圈套下,故意让咱们继续保持并不断增加人口数量,让咱们继续深陷人口泥潭。在我们的人口数量终于可以自然下降的时候,再次通过人为干预不降反增,让咱们继续成为西方社会最廉价的劳动力,让咱们的后代继续拼命创造价值,使得拥有少数人的西方可以继续坐享其成。

一个事实是,现在很多企业都正在用智能机器人大量取代人工劳动力,这样无疑会使得商品成本更低,劳动效率更高,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再有未来。如果我们的人口基数继续不断提升,劳动力必将更加过剩,产生的社会问题将最终无法解决。除此之外,很多学者鼓吹的靠增加人口来缓解养老压力,也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昏招。养老问题,应该最终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提升,而非依靠人力的堆积。日后一个机器人创造的财富可以养活十个老年人,干嘛还要用十个年轻人拼死拼活地干,去养活一个老年人呢?更何况这十个年轻人日后一旦也变成了老年人,难道又要再多生出一百个年轻人来给他们养老吗?这不真成死循环了吗。我觉得,有些专家的数学水平和逻辑推理能力,着实令人堪忧啊。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