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超声速投资将增10倍 为什么才开始?
最近公布的2020年美国军费预算案中,在高超声速方面申请的金额达到26亿美元,这是2019财年预算中高超声速技术投资的10倍(2.56亿美元),这可能是五角大楼人事地震后最明显的效果。
其实从去年特朗普任命格里芬担任国防部副部长,负责科研以后,他就一直在到处大声疾呼“高超声速危机”。
目前美军最接近于投入实用的高超声速武器是AHW,此前有消息说美国陆海空三军可能将都是用这种高超声速飞行器来装备各自的第一代高超声速导弹
但今天又有消息说美国三军将吸取F-35经验,不会搞“大联合”项目
但有意思的是,美国技术界、工业界近年来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在高超声速技术方面的弱点,在五角大楼的官员们看来似乎无关紧要。事实上不仅仅是五角大楼,包括一向以“脑洞大”出名的DARPA,似乎也并没有特别上心。
如果不是这次马蒂斯辞职,之后空军部长威尔森也辞职,这次的预算案可能还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因为美国军方“传统派”说到底真心不想在高超声速方面花钱。
所谓的“传统派”算是列车长发明的一个词儿吧,其实这就是《五角大楼的战争》中所嘲讽过的那种按部就班的传统官僚。
前面笔者还翻译了一下格里芬最近接受采访的报道:
《防务新闻》报道称,周三有记者问格里芬,为什么空军和威尔森对于他的太空发展局计划这么反对,格里芬停了几秒钟,然后说:“我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也不会评论。我实在无法猜测别人的动机,况且,也不是所有人说一样话的时候都有同样的动机。我提醒你,而且我已经说过,空军总体而言并不赞成沙纳汉部长的决定。你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同意你的观点。”
格里芬随后说,其实空军以前也曾经抗拒改变,比如当年空军就曾反对装备洲际导弹和无人机,他补充说:“我不是要单独指责空军,或者其他部门。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一个大规模的,实际运作的组织,在接受创新的问题上从来都不会表现得很好。如果他们愿意拥抱新概念反倒是一个例外。所以,我觉得无所谓。”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这位特朗普亲自提拔上来的老技术官僚对五角大楼传统官僚们的无奈——当然他自己其实也是当中的一个,只不过和那些人的主张不同。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陆军关于坦克和反坦克武器问题上就因为极端保守而饱受诟病,美国当时可以用到坦克上的基础技术,其实是比其他国家领先的(发动机、火炮、装甲加工制造……)。但是由于官僚们的保守倾向,在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开发上反而要落后一截。搞到朝鲜战争的时候还在用M4A3E8。
2017年喊得震天响,但实际上……轨道ATK这个“高超声速战斗部”试验却写满了“无厘头”……
从现有资料看,美国第一种高超声速导弹可能使用GBI拦截弹同款火箭作为助推器
而目前美国空军更是如此,具体而言,最近辞职的威尔森就是比较典型的,这都啥年代了,还在坚持F-35无敌论……
而DARPA直到去年纪念该机构成立60周年,说的套路还是21世纪初的那一套。
应该说,虽然已经有不少人敏锐的认识到,以高超声速、无人机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正在让21世纪初所构想的,以当时已经有的武器装备为“硬”手段,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等“软”手段,全面提高作战效能,这个思路确实很有革命性,而且在对手没有与你对等的“硬”手段的前提下,其效费比确实比更新新一代武器装备要高。
美国当年对于信息化作战的宣传让很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错觉,硬件装备不重要,只要信息化就了不起……
然而事实上,在双方信息化水平相似的前提下,武器装备硬件本身的性能和人员素质的对比仍有决定性意义
事实上,美国人的这一套玩法,中国和俄罗斯也借鉴了,尤其是俄罗斯在无力全面更新新一代装备的情况下,使用老装备+低水平信息化,也照样能大幅度提高作战能力,在乌克兰和叙利亚展示出了对停留在上一个时代,而且还对上一个时代的技术都玩得不怎么转的对手的时候,效费比简直高的可怕。
但是,软硬件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前面提到的美军对俄军BTG的考察中也提到,虽然俄军BTG的信息化水平和通信技术远不如美军,但仅论火力的话,仍然极具致命性。即使兵力和装备数量上占据很大优势的美军ABCT,一旦操作失误,照样会被对手猛烈的火力打得伤亡惨重。而相应的,由于近20多年来,美国陆军沉浸在可以使用空军提供近距离支援的“宽松”环境之下,对于自身的压制火力基本不怎么上心,至今即使是ABCT也不过只有很少的曲射支援火炮,在对手拥有完备防空火力的战场上,双方都只能依靠自己手里的大炮对轰的时候,吃亏是毫无疑问的。
俄罗斯通过乌克兰战争展示了其新型陆军编制BTG,在信息化水平、指挥控制系统水平都不如美军,甚至数量上也不如美军装甲旅的前提下,仍让对手不得不小心应对……
与此相似,美国海军在冷战后环境下,虽然通过简化机队,增加主力战斗机多用途性能,达到了航母甲板调度效率的提高,增加了航母在没有对方“高端威胁”环境下应对“LOW-B威胁”的能力。但自从2010年弹道导弹打航母技术一出现,美军就愕然发现,自己除了远离敌方的导弹阵地,没有任何应对的办法。
虽然说2017年以来,美国对自己的军事理论做了修改(其实早就应该改了……),三军都在喊着要增加“致命性”,应对“高端威胁”,但我们看到马蒂斯实际上抓的最狠的,是2018年下半年要求空军把“战备率”提高到80%,逼得美国空军制定了将F-15C战斗机在2020年前全部退役的计划。而空军部长威尔森更是在特朗普要海军买F-18 BLCOK3,空军内部一帮人折腾F-15X的时候,反复表示美国空军只想要F-35。
现在美军要能跟当年造螺旋桨飞机一样造F-35,那确实是可以压倒高超导弹的……可是……
当然,顺便洛马还开始弄出一大堆新的计算方法,号称F-35成本已经降低到比三代半还便宜(别听他们瞎吹……洛马的计算方法里猫腻可多了)。这和美国陆军部1944年还坚持76毫米炮无敌论,大家开M4\M10足以对付虎豹的想法是一毛一样啊——当然今天美国的国力已经不足以支持美军用100艘带F-18的航母,或者5000架F-35……来压死对手咯。
正是在这种前提下,美军的钱,要么是投入到维持现有部队“战备能力”上,要么是着眼未来,将资金大量投入到开发研制方面。
当然现在特朗普是想“我都要”,但……咱们就等着看最后国会怎么和他撕吧。
现在美国国防部里主导技术发展的,是特朗普亲自点将上来的格里芬,而此前马蒂斯对他是有一定压制作用的——2019财年预算中,喊得惊天动地,却只有2.5亿美元预算的高超音速投资就是 一例。
但现在,马蒂斯走了,新代理防长沙纳汉和格里芬一唱一和,这俩人又都愿意贯彻特朗普的新冷战概念——于是,2020年高超音速预算增加10倍就出来了。
咱们看着强敌这么折腾,你说不觉得恶心是不可能的——下一代技术的开发还是不能松嘛。
强敌这么折腾,咱们也千万不能放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