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包分配,讨论专业设置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也就是定向培养
【本文来自《其实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理科的过剩将比文科更严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如果是国家包分配,讨论专业设置还有一定的意义,如果是个人择业、市场选择,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提供受教育者的基本学习能力训练,使之能够适应个人选择的工作领域。——即所谓的:学校注重能力培养而非知识积累。真正的本事是在工作岗位的实践中长起来的。
所以发达国家的大学本科主要是Liberal Arts Education:通才教育,不分文理,入学都一样,高年级选major(在中国可以叫专业,在欧美就是主修的意思)。真正的专业在研究生院——觉得教育部说的专业也是指这种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因为本科招生不是按专业,而是按大类——不仅包括多个专业、而且覆盖几个学科。
中国的国情,还是制造业主导经济发展,理工科(特别是工科)对人才的需求大于大学培养人才的能力,所以本科也是大类招生,大二以后院系分流,大三才确定专业。
真正国家需求的,有定向培养——不仅专业,去哪个单位都基本确定。
以中国现在的国情,这样多样化的本科教育是合适的。
研究生的专业本来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停几个加几个都是多年的正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