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也不是没有饺子,但与北方不同的是南方的饺子是蛋饺
【本文来自《以前过年看春晚,经常听主持人饺子长饺子短的,就觉得这些主持人很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天际流云
对饺子没怨念,是对那些主持人烦,对南方人来说,饺子就是一种小吃,和面条混沌一样,没有讨不讨厌的问题,但非要拔高到国民美食的地位,说什么“远离家乡的人,吃到一盘饺子,就不禁热泪盈眶”,没有代入感,但他们又非要这样说,就很烦。另外,龙舟舞狮只在南方沿海盛行,其他地方不能说没有但很少,我们这都没有,但是没有人把它们拔高到像足球篮球乒乓球这样的位置,不然也会烦他们,地方性的东西,拔高到全国都喜欢或怎么样,对这东西或运动不会有什么看法,只是对吹嘘这种的人不爽。
北方南方的确有文化、饮食上的差异,这是地域造成的,但你说的话那是时代造成的,说白了,那就是到了当代国家复兴了你吃的太饱了。
北方好面食、南方喜大米大家都知道,但是在我这边一个当地人告诉我,以前他小时候番薯都吃不饱,这还说的是解放后的情景(浙东山区)。我就想问问你,以前过年你家吃什么,别说现在,说你的父辈?
在北方,之前的年代,别太远,就大清和民国吧,日常生活吃什么?好的人家有馒头,面条,涮羊肉,穷人家可能就是玉米面、红薯面的窝头,那个年月,饺子就是家来贵客或是过年才能吃一顿的美食。为什么是饺子,因为肉少,难以均分,而饺子就是均分肉食的最好方式。
当然,饺子也有素馅的,我常听人说(多数是女士)自己不喜欢吃肉馅的包子、饺子,而喜欢吃素馅的包子、饺子,我跟她们说,所谓的喜欢吃素馅的,那都是因为不好意思说自家穷的虚掩之词,谁不喜欢吃肉,我不信就有人不爱吃肉(极少数有吧,毕竟话不能说得太满)。
过去,穷人家就连过年都吃不上肉,可不是只能吃素馅的,毕竟家家过年吃饺子,自家不吃不合适,只能拿素馅的代替,以烘托下过年的气氛。
那么话说回来了,南方过年吃什么呢,年糕吧?米做的,可早年间,年糕其实是祭祀用品。除了到了当今的年代人人都能吃饱饭了,谁能说说过年的南方代表性食物?还是过年和不过年吃的一样吗?
端午节北方人也吃粽子,没人说粽子是南方文化,代表不了北方而产生什么反感,即便他本人可能不吃粽子。
对于央视来说,他们的演说词代表了主流文化,而中国主流文化就是平民文化,而在平民文化中,过年吃饺子就是从贫困年代过来的代代相传的一个深刻体验。
在今天,过年有无数的美食,但一般家庭还会保留吃点饺子的习俗,过去饺子就是年夜饭的主角,而现在就是配角了,但不能没有吧(当然说的是北方)。这就是传统文化。
南方也不是没有饺子,但与北方不同的是南方的饺子是蛋饺,就是用鸡蛋摊成的面皮里面包的肉馅,反正我在上海、苏州的过年家庭聚会都吃过这道美食(汤菜,汤也是高汤),南方蛋饺这种吃法完美避开了南方人不喜面食的尴尬。至于困难时期南方人过年吃什么,我还真不知道,没赶上过,不清楚,但愿能他们能饱餐一顿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