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朋友,40+,前几年他焦虑得不行,怕被裁员,怕家人或自己生病,怕孤独终老
【本文来自《250万人考公,谁在当“气氛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实话,我身边就有个案例,我一好友,40+,大合资私业的,前几年他焦虑的不行。怕被裁员、怕自己或家人生大病、怕到了退休命也差不多了、怕一个人孤独终老、怕没有户口穷死在魔都(回家乡又无法面对落后的医疗)、怕退休后储蓄压根不够好好活下去……在怕这怕那里他压抑近一年,聚餐桌上终于痛苦崩溃了🥶
做为一个本科毕业,企业里的小人物,本本分分、兢兢业业、道德高尚的工作十几年,工资不太高但是喜欢的工作匹配的专业,太多年轻人上海要,40+的根本不在乎他的去或留。
所以我挺理解文中这段“错过”的,那根本不是内心想要的,但又似乎好像仿佛自己多了很多机会似的:
“2021年12月11日(周六)晚上,我特意“提前一天”坐了高铁从广州前往深圳,在考场附近定了一间酒店,准备睡个好觉,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参加考试。但第二天一早,到了考场,我拿出准考证一看,才发现考试日期写着“12月11日”。
于是,我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广州。
不过说实话,国考和深圳市考对于我来说都是练手,因为国考基本没有佛山的岗位,而深圳我确实没考虑去。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广东省考,国考和深圳市考错过就错过了吧。”
这不是随意,是焦虑的体现!在不断找各种“可能”的机会,希望趁还有机会时尝试一切安定下来的可能!!看看我朋友的案例就特能理解年轻人咋也这么“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