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人死去后,梨泰院事件陷入“罗生门”

作者|小鱼

来源 |  视觉志

  韩国梨泰院踩踏事件,刷屏了全世界的社交网络。

  一条约18平米的窄巷里,156人失去生命,151人受伤,难以想象现场情况何等惨烈。

500

500

  新闻热搜不断,但对于梨泰院事故的起因,至今还没有定论。

  很多“事故亲历者”曝光的内幕,吸引了众多关注。

  有人说,当时有一位韩国网红光临附近酒吧,激动的人们互相推搡,导致踩踏发生。

500

500

  这位韩国网红很快现身辟谣:“相信看过我直播的人会明白,这些人其实是在散布不合理的虚假事实。”

500

500

  还有很多传闻,比如某酒吧分发的糖果中,含有致幻成分,让人们异常兴奋;

  比如现场有人故意制造混乱,散出有炸弹的谣言,才引起了慌乱。

  而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一些人聚在一起故意推搡,大喊着:“推!推!往前推!”

  警方目前已介入调查,韩国很多网友都在转发——抓住那个戴兔耳朵制造混乱的男人。

500

500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事实却扑朔迷离。

  当梨泰院的医护人员给伤员做心肺复苏时,外面的谣言就已经传得漫天飞舞了。

  造谣,辟谣,再造谣,又辟谣,真相像个陀螺一样360度不停旋转。

  试问,真假难辨的互联时代,我们该如何抵达真实?

500

500

  精心编织的谎言

  还记得今年6月份轰动全国的唐山打人案吗?

  几个月过去,主犯们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风波终于平息。

  而当时被关注最多的,除了施暴者的刑法,还有几个女孩的安危。

  有人说,女孩们被带到监控盲区的巷子被活活打死,其中一位女孩被车碾压。

  一时间,要求女孩们现身的言论,大大超过了对罪犯本身的关注。

500

500

  直到8月底,央视第一次采访了被害女孩,放出当晚凌晨女孩们出现在医院的监控曝光,才彻底证实了——

  对网上的种种传闻,不过是有人刻意带节奏。

500

500

  他们用照片和文字,声情并茂地渲染着细节,点燃网友的怒火,让所有人成为他们操控的工具。

  不得不说,那些散布谣言的人,每位都是讲故事的高手,让听者仿若身临其境。

  男孩闯进女换衣间的新闻,曾在网上掀起过一片骂声。

500

500

  十几岁的男孩子,已经具备了性意识,但仍然和女性一起洗澡,盯着女性私处看,姿势也不雅观。

  这敏感话题一出现,网友就炸了锅。

  他们指出男孩妈妈的过错,以及游泳馆的不作为,要求曝光游泳馆地址。

500

500

  但事件很快就迎来了反转。

  照片真正的拍摄者站了出来,说这张照片于去年拍摄。

  而爆料者所说的“男孩偷看女性私处”,以及男孩妈妈说的“就你金贵怕看”,全是添油加醋的臆想。

  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

  他们散播谣言,登上了热搜,赚够了流量,被愚弄的只有无辜的吃瓜网友。

  他们还用这种方式,轻而易举地让别人成为众矢之的。

  之前就有家属拍下医护人员,大义凛然地指责护士一边抢救病人,一边低着头玩手机,舆论哗然。

500

500

  实际情况呢?

  其实医护人员在利用设备呼叫协助。即便在宣布抢救无效之后,医生和护士仍进行了近3小时的抢救。

  那些精心编造的谎言,大多为了一己私利,利用着大众的同情心。

  动人的演技,连奥斯卡都欠他们一座小金人。

  给自己打造悲情人设的“好男人”林生斌,时常一脸憔悴地出现在镜头前,表现得深情款款。

500

500

  他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好心人的祝福、捐款,甚至被恶意攻击时,全网都在为他说好话。

  后来林生斌做童装品牌,很多家长特意去他店里,尽力多买几件给他支持。

500

500

  直到后来林生斌发微博官宣生子,并配上文字:“她回来了”,惹起了网友的愤怒。

  他隐瞒了家庭重组情况,在现任妻子怀孕期间,还在用深情人设圈钱,彻底透支了网友的信任。

  表面是深情、是正义,背后却全是生意。

  同款事件数不胜数,他们就像伪现实主义导演,编好了剧本,再由本人出演。

  短视频主播“流浪狗与马长春的小院”,想必很多网友都知道。

  他收养了几百只流浪狗,直播贩卖着同情心,仅仅半年就捞金160万。

500

500

  反转后,他的聊天记录被曝了出来,看得让人头皮发麻。

500

500

  此人“人前救狗,人后屠狗”,以前就是做狗肉生意的屠夫,现在直接出售活狗。

  上百只流浪狗,不过是他卖惨摆拍的道具。

  可怜的动物们,等待它们的没有希望,只有死亡。

500

500

  这些自私冷血的人,就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们扮演着好丈夫、大善人、好妈妈的人设,把普通人的正直善良踩在脚下。

  我们很难去相信,那些看起来如此“逼真”的新闻,竟然全是假象。

  当一个女孩的妈妈在网上发出女儿被老师体罚的照片,那些染着鲜血的校服,孩子病仄仄的模样,轻易就能唤起任何一个善良之人的同情心。

500

500

  可当事情闹大,迎来反转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真相:

  这位妈妈所说的“衣服上的血迹、被老师威胁殴打、送老师6万元”都纯属编造……

  她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给她女儿在抖音开直播铺路。


500

500

  你问这些人,他们利用着大众的爱心,消费着社会的信誉,良心不会痛吗?

  很遗憾,就算谎言被戳破,他们也会大言不惭地告诉你:

  “就算我夸大了事实,你们又损失了什么?”

500

500

  只有被愚弄的网友们,反复在互联网的谎言中迷失,一次次失望而归,却找不到解法。

500

  不够完美的受害者们

  记得罗冠军性侵案,让“社会性死亡”这个词,第一次走入了公众的视野。

  罗冠军女友发布了《爱你,才要强暴你》的长文,内容字字滴血,很快就刷爆了网络。

  强奸犯三个字,直接落在了罗冠军的头上。

500

500

  就在发文当天,罗冠军收到了十万条辱骂留言,他的真人信息曝光,微信短信电话全被打爆,手机频繁死机。

  电话也打到了他的父母亲戚那里,一接听全是难听的诅咒和谩骂。

  互联网时代,从高材生到强奸犯,往往只需要不到24小时。

  闹到最后,罗冠军的女友发文道歉:一切都是因分手事宜没处理好,才编造了不实信息。

500

500

  反转到了最后,罗冠军恢复了清白。

  键盘侠纷纷退场,网络世界恢复了平静,罗冠军似乎什么都没失去,又像失去了一切。

  他遭到公司的白眼,频繁换工作搬家,一生都要背负这段痛苦回忆。

500

500

  似乎每场反转新闻,都有人处在舆论风暴中心,被网暴、被人肉。

  那些不堪网暴的他们,甚至选择了自杀。

  2018年夏天,泳池里的一场纷争,成了当年最火爆的新闻事件。

  四川德阳,泳池内两个男孩,疑似触摸到安医生臀部,冲她做鬼脸。

  安医生的丈夫将其中一个男孩摁进水里,并扇了一巴掌。


500

500

  后来的事件大家都知道了,男孩父母找到安医生和他丈夫的单位闹事,要求单位开除安医生。

  安医生不堪网络暴力,在车内服药自杀,经抢救无效身亡。

  当时,很多媒体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就把罪因归到了安医生和她丈夫身上,成了引导舆论的那把刀。

500

500

  可安医生的死,并没有让事件划上句号。

  网友又调转方向,开始声讨男孩和家长,要求他们道歉。

  这一起起事件中,网民们被煽动着情绪,不知不觉间,就已经站队成了某一方的水军。

  当正义感涌上心头,他们手里就多了把锤子,锤向与他们意见相左的“钉子们”。

  直到出了人命,才发现自己成了“雪崩时,不无辜的一片雪花”。

  每年都有人,在被造谣网暴后选择结束生命。

  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苦寻亲生父母后,惨遭二次抛弃,经历令人唏嘘。

500

500

  但是这个社会并没有给他宽容,而有不少人造谣他只为了炒作,想当网红带货。

500

500

  孤立无援的17岁男孩,用生命做出了最后的反抗,以死亡换来永久的清净。

500

500

  很多人以为的网暴,是早上醒来,手机里999+的谩骂私信,点击一键清除,生活就重归平静了。

  而真实的网暴,是真实身份被公开,家里收到各种花圈和诅咒的包裹,被人顺着网线去骚扰自己的亲朋好友。

  一夜之间,就能把你从小到大维系的人际关系全部击碎。

  那种胆战心惊的恐怖,只有经历过网暴的人才会懂——

  他们大多数不是被压力逼死的,而是被折磨致死的。

  这些可怜的当事人们,似乎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

  可热度褪去,下一个倒霉蛋又是谁呢?

500

  吃瓜网友的2.0版本

  心理学上存在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确认偏误。

  当你一旦相信了一件事情,就会排除其他不利信息,去寻求只佐证自己观点的证据,最后推导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

  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的真相,不过是自己挑选的真相。

  网上纷争那么多,对每件事情的解读,都分成了我的版本,你的版本,TA的版本,和事实的版本。

  在这么多版本的解读中,人们头破血流地争论着是非对错。

  但人性如此复杂,很多事情真的是非黑即白吗?

  B站上有一位抗癌up主,名叫“虎子的后半生”。

500

500

  他的15万粉丝,不少都在弹幕为他加油打气,为他捐款治病。

  谁都没想到,一位癌症病人也能迎来“反转”。

  他的大众点评账号被曝光,发现他打卡了海鲜餐厅、火锅店等高端消费场所。

  紧接着,更多爆料接踵而至:开宝马车,三亚有房产,名下还投资了一家网吧。

  他在B站上发布澄清视频:

  “大众点评打卡是因为之前中了大奖,房子是留给孩子的唯一财产,患病前买了宝马车,如今已低价变卖,网吧也因治病转让了……”

  可已经没人相信他的话了。

  大众点评官方也来辟谣,根本不存在一年中300次奖。B站平台也加强了审核,给他添加了“谨防上当受骗”的标签。


500

500

  他从抗癌斗士,彻底沦为了卖惨营销号,弹幕也从祝福变成了谩骂。

  意外的是,还有第二次反转。

  新闻媒体上门采访了他,发现他真的是一位肝癌晚期的病人,已经和病魔斗争了四年半。

  他曾在视频中回应:

  “好像我们癌症病人家里就要卖光所有财产、露宿街头、吃不上饭、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喘不动气,别人拿一口来才能吃一口。

  只有这样才符合癌症病人在你们心里面的定位。我们想有尊严地活一天怎么就那么难?”

  有网友也开始替他说话:“如果我是一个即将死去的病人,大概也想尽可能在死前挥霍享受生活吧。”

  只可惜,他等不来谅解,就永远离开了人世。

  弹幕上最终的内容,最终变成了一句句:对不起。

500

500

  真相往往比人们想象的复杂:他消费了善良,但又没有完全说谎,他被网暴,最后带着病痛在一片骂声中死去。

  可在这样的结局之前,连答案本身都失去了意义。

  这些年来,网上不断发生舆论反转事件,网友们站队、吵架,在被反复打脸的过程中,争得你死我活。

  殊不知,真相可以被伪造,舆论可以被引导,我们越想看清真相,就越容易走上歧途。

  所以,在谣言满天飞的时候,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要轻易下定论,也不要加入某一方阵营去网暴他人。

  我知道,大多数人的初衷,都源自对不公的反抗,对弱者的同情,我们都希望社会的天平不要倾斜。

  但除了朴素的正义感,一颗通透又独立的同情心,也十分宝贵。

你我皆是局中人。

  愿在混沌不堪的网络世界,我们仍能保有善心,世界就不会一片荒凉。

  监制:视觉志

  策划:小鱼

  编辑:视觉志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