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备抗住核第一击的能力

核武器是最具威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俄国拥有最多的核武器。具备发动核第一击的能力。

为抗住敌方对中国的大规模核第一击,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实施“地下长城”建设,这是一条长达5000多公里、联通许多石质大山,从太行山,秦岭连接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贺兰山脉的地下国防工程。当遭遇核打击时,中国指挥机构、核装备及人员可以有效生存,并迅速进行核反击。

中国火箭军的地下工事,平均覆盖厚度达到1000米花岗岩水平。美军装备最多的核钻地弹是B61-11,使用W-61核弹头,这种贫铀弹头靠重力能射穿地下工事上面覆盖的坚固岩石和混凝土,若地层松软,其钻地深度可达数十米,此时爆炸产生的岩土冲击波和震动能巨大,最高可达到地面核弹爆炸的50倍,能摧毁深达数百米的地下目标。但此核钻地弹对花岗岩山体的破坏力,却大打折扣。

美军方称务必在常规军事与核武力量两方面同时考量中国,为“消除”中国的地下核武库。美国大力发展专门攻击地下核设施的钻地弹。

但B61-11‘地堡终结者’等低当量钻地核武器试验的结果令人失望,其钻地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018年,美军生产改良版的B61-12新型钻地核弹,同样也无能为力。中国的花岗岩山体防护工程,可承受百万吨级氢弹的连续打击。

美国不得不进行另一项研究,利用大当量深钻地核弹制造人工地震的方式,来摧毁深藏花岗岩山体内的核弹库。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为“铸造中国最坚不可摧的盾”,他率团队刻苦攻关,经过多年研究,针对人工地震形成的冲击波会通过岩石传导,摸索出隔震的方法;并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中国战略工程安全装上“金钟罩”;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钱七虎院士自豪地宣布:“我们的防护工程不仅能防当代的,也能防未来可能的敌战略武器打击,什么钻地弹都不怕。”

钱七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科研,创建中国防护工程学科,建成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创新研究群体。

系统建立土中浅埋结构核爆炸荷载的相互作用计算理论、城市人防工程毁伤评估方法、防护工程抗高速、超高速钻地弹打击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深部岩石非线性力学理论,研制出中国第一套空中核爆炸荷载模拟试验装置,研发出多种新型防护材料和系列高抗力复合结构。

在国内倡导并率先开展深部非线性岩石力学基础理论,以及深部防护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毁伤效应的研究,填补深地下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效应的防护计算理论的空白。研制出国内第一套核爆炸压力模拟装置,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相关成果被编入国家规范。

提出的防护工程建设转型、建设超高抗力深地下防护工程、战略通道桥隧并举、能源地下储备等多项发展战略建议,被军委采纳实施。

曾赴核爆中心现场试验,赴千米地下深入研究,解决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和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在为中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立下不朽功勋。使中国具备抗住第一击的能力。

钱七虎还组织研制我国首台深部岩体加卸荷实验装置,提出16项关键技术方案,解决困扰世界岩石力学界多年的数十项技术难题。他还出版和发表《岩土中的冲击爆炸效应》等多部专著和论文,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深部岩石非线性力学理论体系。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奥帕林称赞这些成果“具有创造性”。美国工程院院士费尔赫斯特表示:“这是中国同行在发展岩石力学所起重大作用中一个令人钦佩的范例。钱七虎成为获得“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的9 个专业委员会中,有5 名中国学者担任主席。

对于中国在世界岩石工程领域的实力,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前主席哈德森教授这样评价:“无论是理论岩石力学,还是地面、地下岩石工程方面,中国正在引领全世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