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华侨城仍未迎来转机
曾靠文旅+地产打出组合拳的华侨城,如今却承受着双重暴击。近日,华侨城发布的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9个月,华侨城A实现营收292.81亿元,同比减少40.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减少96.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46亿元,同比减少108.62%。
从单季度来看,2022年第三季度,华侨城A实现营收约128.86亿元,同比减少51.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58.14万元,同比减少98.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3528.43万元,同比减少102.20%,这也是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华侨城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的第四个季度。
由于业绩过于“辣眼”,甚至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提出了“三季报是否存在故意调节利润”的疑问。对此,华侨城董秘表示,“公司不存在故意调节利润的情形。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相比同期经营指标下滑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结转结构不同,相比去年同期,今年前三季度结转项目的单价及毛利率均较去年有所下降;二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销售的持续下滑对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可结转量亦造成影响;三是新一轮疫情对公司景区及酒店的影响超过去年同期。目前,公司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已在制定中,如有重大进展,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对外披露。”
从主业来看,华侨城9月份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8.5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62.4亿元。2022年1-9月份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01.1万平方米,较2021年同期下降35%,合同销售金额429.7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35%。销售回款的下降直接导致华侨城的经营性现金流出现由正转负的情况,由去年同期的13.64亿元下降至-22.68亿元,同比下降266.3%。
不仅如此,华侨城账上的货币资金也出现大幅下滑。截至9月末,华侨城的货币资金约468.57亿元,较今年年初的675.73亿元减少了207.76亿元,下降幅度约31%。对此,华侨城表示,主要是支付应付工程款及为降低债务风险,持续减少有息负债。
值得关注的是,华侨城在公布三季报的同时,也发布了出售子公司的消息。公告称,华侨城拟公开挂牌转让间接持有的上海首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华侨城表示,出售上海首驰51%股权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本结构,同时加快优质项目经营节奏、提质增效。交易完成后,上海首驰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据悉,上海首驰主要资产为133套公寓,即位于上海市山西北路108弄10号的宝格丽公寓。根据华侨城A三季报数据,宝格丽公寓的全年月均出租率仅51%。另外,上海首驰2021年的净利润亏损5235.11万元;2022年截至9月20日,亏损4050.39万元。
在资本市场上,受业绩拖累,华侨城A三季度股价下跌25.89%。机构见机行事,也纷纷抛售华侨城。截止2022年9月30日,共有16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持有华侨城A,较上季度减少17只;合计持有1.39亿股,环比上季度减少18.08%;持股市值6.68亿元,比上季度末减少4.32亿元,环比减少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