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气短:无解的能源危机

500

· 这是第4773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6k+ ·

· 贾铭 | 文·

能源危机——欧洲的能源缺口到底有多大?能不能补?凛冬将至——欧洲能不能顺利度过这个冬天?欧洲衰退——债务危机会不会爆发?

这个冬天,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转向欧洲。

500

欧洲的能源结构

欧洲此次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肇始于俄乌战争,但背后反映的是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无论是在传统上还是绿色转型后,欧洲的能源消耗都极度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三大化石能源。

从1965年有统计数据开始,1965~2001年间,煤炭、石油、天然气在欧洲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峰值时三者的合计占比超过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剩下的不到一半中,核能约占30%,水力占比10%,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合计占比不到5%。

2001~2021年间,化石能源有升有降,可再生能源稳步上升但占比依然较小。

具体来看,化石能源中,石油、煤炭占比缓慢下降,其中石油占比由2001年的约38%下降至2021年的约33%,煤炭占比由2001年的18%下降至2021年的12%,而天然气占比则稳中略升,由2001年的23%升至2021年的25%,三者合计占比超过70%。可再生能源由2001年的不到1%升至2021年的接近13%。

天然气热值高,相对于煤炭和石油来讲,产生的污染物也更少。所以欧洲的能源转型基本上围绕“天然气为支柱、退煤退核、风光并进”的原则——实际上就是用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煤炭、核能。

欧洲高度依赖于传统化石能源,天然气在欧洲的电力和热力生产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但欧洲自身的化石能源产量有限,进口依存度和集中度都非常高,这就造成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下降、脆弱性上升。

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欧洲煤炭和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净进口/能源消耗总量)分别为42%和75%,天然气消耗量是产量的2.7倍,进口依存度约为63%。

同时,由于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且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运距优势,所以俄罗斯一直以来都是欧洲的主要能源进口国。

500

500

最棘手的天然气

有限的产量和较高的消耗量,导致欧洲多年来一直存在能源供需缺口。

煤炭方面,缺口整体不大,对外依存度(42%)相对不高,但进口来源较为集中,俄罗斯占比接近45%,其次是美国(14%)、澳大利亚(12%)。

石油方面,对外依存度(75%)较高,但是进口来源国相对分散,除了俄罗斯占比约25%外,其余占比较多的国家均在5%~9%(美国,8.85%;利比亚,8.20%)之间,风险整体可控。

尽管煤炭和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且来自于俄罗斯的进口占比相对较高(45%、25%),但绿色转型后欧洲的煤炭消耗量一直在降低,供需缺口整体不大,煤炭的区域重构和供给替代相对顺畅。

目前,来自俄罗斯的煤炭供给已经持续退出。与此同时,来自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美国、南非的煤炭进口增加。石油方面,除俄罗斯外,还有美国、沙特等产油国,虽然供需缺口的替代难度较高,但至少供给格局存在理论上的重构可能性——这也是俄乌战争伊始,欧盟主动对俄罗斯进行煤炭和石油禁运制裁的原因。

最棘手的是天然气。

从2015年开始,欧洲北海的部分天然气矿床已经开始枯竭。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之一——荷兰的格罗宁根气田因开采加剧地质灾害而即将被关停。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天然气分析及展望2021~2024》显示,2020~2024年间,欧洲天然气产量将下降8%,到2024年,欧洲天然气产量将低于2000亿立方米/年。

不同于石油和煤炭,天然气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较低,欧洲的天然气不仅对外依存度高(63%),而且进口来源国高度集中,2021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的32%来自俄罗斯,其中捷克、拉脱维亚对俄天然气依存度甚至为100%,德国在50%~65.22%,即使是核能相对充沛的法国也达16.80%。各个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存度差异非常大。

所以,天然气断供,也是俄罗斯针对欧盟煤炭和石油禁运的反制手段。

500

“补气”为何这么难?

首先,对俄依存度高,单一国家难以替代。

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2021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的32%来自俄罗斯。此前美国宣布年内将向欧盟额外提供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看似很多、实际仅相当于俄罗斯对欧出口的1/10。对于解决欧盟能源危机实属“杯水车薪”。而包括卡塔尔、澳大利亚在内的主要LNG出口国的货源主要以长协议的形式被亚洲买家提前锁定,可出口至欧洲的富余货源较为有限,更多的是存量在亚欧之间的再分配。

其次,短期内难以提升LNG的产量和运力。

目前来看,全球共有621艘LNG运输船,总运力不足600亿立方米,且运力接近饱和。LNG运输船建设周期为30~50个月,在全球造船厂投资低迷的情况下,LNG运力短期增幅或相对有限。此外,美国愿意增加对欧出口,但美国的天然气主要以页岩气为主,美国页岩气与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需要持续性的资本投入,由于疫情以来,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持续加大,美国油气厂商的资本开支意愿持续低迷,且钻井的投资周期比较长,导致天然气钻井量增加缓慢。

再次,欧洲的LNG基础设施短缺且分布不均。

 第一,即便有足够的气源,LNG还受制于“液化-海运-再气化”当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瓶颈约束——进口接收站再气化项目建设周期约为7-9年。

 第二,欧盟的大型LNG运输船泊位的缺口高达30个以上,建设周期至少为4年。

 第三,从当前的LNG接收站情况看,欧盟内部国家间天然气接收能力差异较大叠加不同成员国之间的天然气自给率差异,且国家间运输存在技术瓶颈、季节性需求、系统维护等因素,面临着极大的调配难题。

 最后,运输成本和效率损失抬高LNG价格。

与煤炭和石油不同,天然气最适宜通过管道运输,成本最低、占地最少、运输量最大、安全性最高、损耗最少。LNG的“气-液”转换会导致11%~30%的能量损失,再加上远距离海运、存储和运营成本,会极大地抬升天然气价格。再考虑到LNG产能在短期内难以扩大,所以欧盟的新增LNG进口,实际上更可能是与全球其他地区,尤其是与亚洲地区竞争存量的进口份额,或将进一步推升价格。

总结来说,有三方面的原因导致欧洲的天然气缺口难以弥补。

第一,LNG产能和运力在短期内难以提升;

第二,欧盟缺少LNG运输船泊位、接收站等基础设施,且各国的基础设施情况、天然气自给率差异较大;

第三,即便LNG货源较为充足,也面临价格大幅上涨和在欧盟各国间分配、调配的问题。

500

500

缺口到底有多大

欧盟天然气年消费量约4000亿立方米(在过去5年波动未超过±5%),主要集中在冬季(10月-3月),占全年消费量的65%-70%。正常年份,俄罗斯的年供给量约1300~1500亿立方米。

由于天然气消费的季节性特征,欧盟国家普遍建有储气设施。各国的储气库总容量约1100亿立方米(占消费规模的约25%),能够支撑欧盟约1/4(2-3个月)的消费量。正常年份,储蓄率高点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0月份,约89%。

截至目前,得益于欧盟各国提前补库,储蓄率已经达到92%,略超平均水平。

所以,欧洲今年能否平安过冬,最关键的因素不在于库存储备,而在于后续的供应规模,尤其是俄罗斯的管道供应规模和LNG的持续供应能力。其次,还受气候条件、消耗速度(工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影响。

当前,俄罗斯出口欧洲的主要线路有7条(包括“北溪2号”),最主要的管线为“北溪1号”,正常每年可输送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约150百万立方米/天。由于俄乌战争,北溪1号成了俄罗斯反制欧盟的武器,3月份以后的输气量维持在20%左右(30百万立方米/天),8月31日开始无限期停气检修,现在的输气量为0。

根据欧委会分情境的测算——

 第一,在理想的气候和LNG供给水平下,欧元区的天然气储备将在2023年3月耗尽,而理想的库存水平应该保持在20%以上。

 第二,在较为不利的场景下,例如持续的干旱、气温异常寒冷或者中、美等大型经济体经济景气度超预期,那么,欧元区的天然气供需缺口会出现的更早和更大。

所以,如果想平安过冬,按照欧委会的预测和建议,欧元区需要有序地将冬季需求侧的能源消费削减至少15%。由于要优先保障家庭部门和医院等核心公共事业的使用,其他部门(比如工业部门)需要进行相对幅度更大的调整。

不过,“天”可能不会遂欧委会的愿。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0月13日发布的早期冬季预测称,欧洲12月可能有一股寒流来袭,在各国仍试图应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稀缺和天价能源之际,可能面临更大的能源短缺压力。

除了欧洲的气候条件,整个北半球的气温条件都不容忽视。如果拉尼娜现象持续到冬季,可能造成今冬寒潮等天气现象的增多,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天然气需求增加,可能加剧全球LNG的短缺。

请注意,如果俄罗斯不恢复北溪1号至少20%的供应量,而欧盟内又没有将天然气消耗总量压降15%的话,欧盟的天然气将在明年3月完全耗尽。当天然气库存低于20%的警戒线时,天然气价格极易受到突发事件冲击而飙升,进一步加剧经济不稳定性。所以,如果明年3月储备恰好耗尽,并不意味着欧盟平安过冬,而很可能意味着经济正式开始衰退。

那么,问题的关键来了,俄罗斯是否会部分恢复北溪1号的供应?欧盟能否成功将天然气消耗量压降15%?考虑到俄乌局势、欧盟各成员国纷繁复杂的经济情况和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欧盟至今尚未就天然气问题形成统一意见和决策。只能说:天知道。

500

500

“短气”造成的冲击

欧洲地区能耗集中度较高,超92%的能耗集中于欧洲12个工业耗能较大的国家(德国,土耳其,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波兰,荷兰,瑞典,芬兰,比利时以及挪威)。除瑞典、芬兰可再生能源工业耗能占比高,挪威水电占比高,其余9国工业耗能天然气依赖度均较高。

就整个欧元区来说,工业部门对天然气消耗的占比约23%,且需求弹性最低,亦难以进行能源替代;家庭部门对天然气消耗占比约34%,为受优先保护的部门;电力等能源部门对天然气消耗占比约32%。如果需要加强天然气节约,将首先影响工业部门。

考虑到天然气进口依赖度,天然气供应短缺对于西班牙,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德国以及土耳其影响较大。

受影响最大的国家或许是德国。

德国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在90%以上,且俄气进口占比超过65%。作为侧重于重工业、以汽车机械制造和化工为支柱产业的高度外向型经济体,德国居民部门对天然气的最终消费量略低于英国,但是其生产部门消费量在英国的两倍以上。而德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消费比例已经超过40%,所以更难以通过增加煤炭消费的方式来替代天然气缺口。

欧委会预计,今年冬天,德国的工业部门需要削减25%以上的天然气消耗,特别在能源密集型行业。这意味着化工部门需要停摆,基础金属/金属制品、纺织、机动车和运输设备等行业产出均受影响。今年冬天可能将会是德国贸易收支的转折点,其供应链也将出现转型,产业链上游的能源密集型产品基本需要进口。

风险最高的或许是意大利。

意大利是欧洲第四大能源消费国,仅次于德国、法国和英国,又是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天然气进口国,也是仅次于德国和英国的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为93%,约43%的天然气进口份额依靠俄罗斯满足。高企的能源价格不断影响意大利工业生产的同时,意大利还面临较大债务负担,截止到2021年末,意大利政府部门杠杆率已达151%,显著高于德、法两国。

在《欧债危机会否重现》一文中,我们认为,由于欧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操作、积累了丰富的危机处理经验,以及推出了系列债务处理工具,欧债危机年内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意大利继续增加财政支出,从债务总量和利息支出来看,意大利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将显著提升。

脆弱性最高的是中欧小国。中欧国家的天然气库存储备普遍较低,再加上小国的经济体量小,更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加之捷克、拉脱维亚等国对俄天然气依存度超过90%甚至接近100%,如果本国的LNG设施不完善,接下来的冬天,可能将异常难熬。

除此之外,英国新任首相塔拉斯最近的系列操作也着实有点魔幻(详见我们的另一篇文章《魔幻的特拉斯经济学》),所以英国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也值得关注,但英国的问题已经不是欧盟的问题了,欧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英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外溢问题。

500

能打的牌就三张

第一,增储。短期内无论是修建管道、增加LNG船还是完善LNG设施,都不现实。唯一能选择的增加供应的措施就是继续增加储备,把库存增至100%,并随时补充。如果一切顺利,欧洲的这个冬天,或许可以在能源紧平衡中度过。但接下来,还需要应对下一个冬天。

第二,节流。由于法律要求优先保障居民和公共服务部门的天然气用量,而且冬季居民部门需求相对刚性,为了节省能源,各国的工业部门或将面临更多行业限产或停产。目前能源价格高企已经开始抑制经济需求,继续压降能源需求会加剧生产约束,加速欧洲经济滞胀与衰退。

第三,补贴。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已经陆续出台了规模不等的补贴计划。但德国在公布了2000亿欧元的巨额能源救助计划后,成为众矢之的。波兰称其为德国利己主义,意大利指责德国破坏了欧盟团结。关键是欧盟各国的财力不同,不同的补贴措施,或将加大贫富差距,增深各国的裂隙。

500

500

未来的风险外溢

能源问题不仅仅事关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关系着欧洲的经济复苏。进一步的,能源价格高企,会通过通胀、债务、利率向金融系统传导,从而对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和各国的财政政策形成掣肘。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欧央行在衰退预期中持续加息,各国财政在高通胀中持续出台经济刺激,继续维持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货币政策亦维持偏紧立场的不利组合。

在经济增速下行、能源危机、高通胀、货币政策收紧、财政政策扩张、各国利差走阔六重压力叠加下,欧洲经济的衰退风险不断加大。即便如此,由于核心通胀走高和美联储持续加息,欧央行也不得不继续加息。

在越来越强的衰退预期中加息,欧央行的底线是避免主权债务危机。而主权债务可持续性的关键在于利率和经济增速之差,而能源紧缩在不断导致风险溢价上行并拖累经济增速。

所以,即便欧洲今年不爆发欧债危机,只要能源问题不解决、俄乌问题不解决,欧债危机就始终是悬在欧洲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事实上,还有一个尤其需要欧洲注意的是,要特别注意欧盟内部的极右翼势力不断利用能源危机和通胀高企做文章,争取更大政治影响力——如果政府治理失序与民粹主义盛行,将直接威胁欧盟稳定。

此外,能源问题还会通过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和供应链稳定的方式向世界传导。

500

总结

2022年3月,欧盟出台能源独立计划(REPowerEU),计划通过增加从非俄罗斯供应方进口天然气以及提高能效、增加可再生能源和电气化(2030年前增加480GW风电装机和420GW光伏装机)的方式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按照这一计划,欧盟预计可在2022年底前削减2/3以上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并在2030年完全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

总体来说,欧洲还是有很大的概率平稳度过这个冬天。

但是,此时距离2030年还有7年。7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倏忽一瞬,但对欧洲来讲,足以沧海桑田。

能源问题本来是个长期性、结构性问题,因俄乌战争而在短期内变得如此紧迫。

根本上,俄乌战争重新激活了北约,使得欧盟必须在安全框架下讨论能源供应这一本是经济范畴的问题,这种转向意味着能源紧缩问题会在中期持续存在,欧洲将面临不止一个凛冬。

这对欧洲和世界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备注:文中数据既包括来自IMF、Bloomberg、EuroStats、Enerdata、Wind等机构的一手数据,又包括来自招商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等机构的二手数据。由于不同数据来源的数据,统计口径有所差异,例如,有的机构计算的是欧洲数据,有的计算的是欧盟或者欧元区数据;有的使用的是单一年份的数据,有的使用的是几年的均值。由于是媒体文章,所以本文在具体使用时,对上述数据进行了估算和技术调整,仅供参考。

500

作者:青年经济学者。研究领域为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关注宏观经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

参考资料:

1.能源危机:现况、测算、欧洲宏观环境关键变化前瞻

2.欧洲能源困境:不可能三角的倾斜

3.欧洲能源专题报告(一):欧洲能源结构梳理

4.复盘本轮欧洲能源危机:特点、成因及影响

5.深度报告:俄乌冲突,世界体系下的悲欢并不相同

6.分析报告:欧洲能源危机的可能与影响

7.专题报告:欧洲能源危机对宏观经济、股债汇率及商品的影响

8.欧洲能源之殇之二:美国LNG能否救欧洲?

9.固定收益深度研究:欧洲能源危机及其连锁效应

10.欧盟为何迟迟未能在天然气价格应对措施上达成一致?

11.欧洲今冬能源安全有几分把握?要看老天爷脸色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