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怎么都学会了“爹味发言”?
最近,小红书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组织,他们拥有以“AAA”开头的网名,能够熟练的运用土味专属表情及语气进行寒暄。
然而,如果你以为“爹味”已经攻占了小红书,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些“爹味”发言其实都出自当初反抗爹味的那批人。
从对“爹味”嫌弃之极到主动走向“爹味”,这届年轻人都怎么了?
“爹味发言”走红?
一夜之间,小红书变成了“老红书”。
昨天,这里还是年轻女孩们争妍斗艳的时尚秀场,今天,它已经沦为土味说教施展魅力的交际场。
觥筹交错之间,将生意人恰到好处的礼貌与克制展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微信,发现朋友圈里多了不少专业人才。
从前,她们叫:小张不吃香菜、小杨睡不醒、小王每天都好饿……
现在,她们变成了:AAA老张专业疏通下水道 、AAA西瓜批发杨姐、AAA王姐专业拧螺丝……
最近的就业形势已经严峻到这种地步了吗?看到艰难求生的姐妹,小印不禁替她们流下了两行清泪……
然而,震撼还在远远没有停止。
点开群聊,小印发现友友们好像都被夺舍了!!!
曾经10G冲浪骚话连篇姐妹们,全都换上了岁月静好的头像,每一句对话里几乎都有多出的标点符号,手写导致的分体错别字。
土味祝福和满屏的和❤️❤️❤️让小印心神恍惚。
除了和“AAA”开头的名称,他们的内容都比较偏向于爹味发言。
就在小印以为网络世界已经被爹味发言完全占领的时候,群友们超乎寻常的手速让小印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嗐,破案了,这些“AAA”,不过是年轻人的小把戏罢了,他们伪装成爹味发言人,并模仿他们的说话方式在网上聊天。
对于这种现象,不少人最初跟小印一样懵圈,但在发现真相之后,她们却都纷纷选择融入。
用“爹味”发言,打入“AAA组织”内部。
这些发言,起初常被用来对付一些让人不舒服的场景。
比如面对应酬、催婚、“谆谆教诲”、不礼貌话语等。
而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AAA爹味发言”也渐渐和其他互联网文学一样,成了年轻人交流玩梗的新型语体。
其实,“爹味”虽然加了“爹”,但和年龄没有关系。
AAA的微信名只是一种简单的商务行为,可以出现在联系人第一栏。
中老年常用的[微笑][抱拳][玫瑰]只是展现自己的友好与感谢,并没有网络上暗含的讽刺意味。
真正的“爹味”往往被用来形容那些高高在上随意说教、卖弄专业以博艳羡、打压他人以维系地位、故作高深来塑造形象的人。
“明明不是我爹,却管的比爹还宽”。
李哇哇
网友嘲讽的是这种“假爹”,但因为难以用表情符号表示,所以只能借用AAA和中老年表情。
年轻人为何开始”爹味发言“?
“用魔法打败魔法”,是“AAA爹味发言”最初能够爆火的主要原因。
我们讨厌“爹味”,其实是讨厌传统“爹味”所代表的“油腻感”和“男性说教”。
在语言方面的体现是:将自己置于高位,对他人颐指气使、指手画脚。通过打压对方,建立唯我独尊的标杆。
而“AAA爹味发言”其实就是通过模仿的方式,解构“爹味”、反抗“爹味”。
百八
对于工作中遇到的“爹味”人士,无论是现实中用“爹味发言”立刻回怼,还是网络上通过“口嗨”精神胜利,都能带来一定的回击的快感。
对于生活中遇到的让人不快的“爹味”亲属,先下手为强,抢先说完他们想说的内容、让他们无话可说,也是应对良策。
“AAA爹味发言”的理解门槛较低,也是它能够流行的原因之一。
它类似早年盛行的“语C”,即“语言cosplay”。
只是这一次,年轻人cos的对象就是身边的人。
因此,相较于此前流行过的“cpdd”“yyds”等更针对小众亚文化圈层的“暗语式”发言,它的理解门槛更低、受众也更广。
弎木
角色扮演本身的滑稽幽默感,也正是年轻人所喜欢的。
且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年轻人也在无形中进行了换位思考,在一定程度上疏通了自己与长辈间的隔阂。
弎木
而且,随着“AAA爹味发言”的火热,它早已变成了一种玩梗社交。
“爹味发言”的走红,跟这几年“土味”的流行有一定的关联。
年轻人对接地气的发言不再刻意避开,来彰显自己的个性,相反,他们正在深深融入这种接地气,玩梗,就是他们的方式。
李哇哇
对于处在巨大压力之下的年轻人来说,“AAA爹味发言”也能起到一定的自我鼓舞作用。
现在大家模仿的聊天,一般都是问候、祝福类的正向内容,看得多了,也能带来一定的积极心理暗示。
对于这场“AAA爹味发言”的狂欢,有人把它作为又一次无足轻重的“网友发疯”,并未加以关注。
也有人从“AAA爹味发言”中获得了反击的力量、玩梗的快乐或者对家人的理解。
我们也不必对它的好坏进行过多评说。
毕竟与之前流行过的每一种互联网文学一样,这场“AAA爹味发言”的风也注定会匆匆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