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首先明确必要性,再考虑性价比

【本文来自《“BBA真的还是普通人的天花板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买车,首先明确必要性。如果稳定类工作、日常通勤没有必要性,那么三思。当然,有了车你的行动空间跟没车会发生很大变化,也就是社交圈子也会改变。这个是否也属于某种“刚需”,因人而异,年轻人可能需求更大一些。

其次,决定了买车就要考虑性价比。个人观点不要去理会什么保值率,先不说当下技术发展的速度是否有能力预见到5年后。最根本一点买车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将来某天卖。

谈到性价比,就要知道一个零整比的概念,BBA的零整比都是很高的,尤其奔驰某些款型几乎是在6左右。不可能你所有故障都可以走保险,修一下很吓人的。

以我沃尔沃开了接近10年的经验,每年的保费在6000左右,然后一次大保养和两次小保养。大保养3000左右,小保养1500左右,也是6000。然后每年的油费按照0.7元/公里算,3万公里就是2万出头。也就是用车的最基础成本接近3.5万/年,再算上一些别的支出(停车费之类,不能涉及维修),4万/年肯定是要的。

很多人对于车子只关心一个落地价,其实使用成本才是重点。车子买了不用或者使用很少,那对于普通人就失去了购买的意义。

有朋友会说,我们倡导公共交通,绿色环保出行,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最后再回应一下文章标题:BBA真的还是普通人的天花板吗?显然不是,我不评价BBA的平均质量水平,但购买宝马1系或者奔驰A级不到20万的车,你到底是买车标呢还是买车呢?同价位甚至更便宜一点的国产车,车况和性能肯定都可以秒杀这俩货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