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真的还是普通人的天花板吗?”
小弟不才,今年33了,二线城市国企员工,平时上班电瓶车15分钟那种,最近因为老人家生病,住院啥的不方便,所以才想到准备买车。但研究来研究去,真的一点感觉没有。潜水各大论坛,虽然现在国产进步很大,但逛了这么久还是感觉推崇BBA的老司机比较多,但我真心觉得一些同价位的国产,做的不错。
所以想问问大家,作为正常的工薪家庭,BBA真的还是我们的天花板吗?
如果真要说买车,不少人努努力,跟买房一样用贷款的方式买个BBA其实也没太大的难度。
但买回来BBA,大头的支出还是在养护。
一辆50万左右的车,加上保险之类杂七杂八的费用,正常来说一年的养护费用3~5万还是有的。取个中间值按4万块钱算,如果一年收入低于20万,用车的压力还是非常非常大的。
看似4万块钱占20万的比例并不高,但你挣了钱也不可能只开车,吃喝拉撒各方面都得花钱。就算不开车,很多人一年挣20万,到年底也不见得能攒下来4万,再有汽车这么个东西,那真的是养不起的。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明白,BBA之所以被称为“豪车”,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来说价格高,即便是在发达国家,BBA也是当之无愧的“豪车”。比如这个德国9月份的汽车热销款式统计:
如果从收入来看,德国的人均收入换算成人民币也是有20万的,而德国作为汽车工业大国,汽车价格也不算贵。但很显然,即便是在德国,销量最高的车型也依然是两三万欧元的普通汽车,以及售价稍高的特斯拉等新能源车型。在销量前15中,唯一入榜的宝马,还是靠着便宜的3系车杀进来的。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很多人算账往往是这么算的:某国人均收入5万美元,某国宝马5系也只卖5万美元,对人家来说一年的收入就能买一辆宝马5系。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发达国家意味着更高的收入不假,但也意味着更高的支出。在中国,四五线小城市一个月四五千的生活质量放到一线城市至少得花一万多,而那些发达国家一年收入5万美元的人,年底一算账也未见得就能攒下一万美元。而买一辆宝马5系,且不说要多花好几年的收入,单单那一年的养护费用,也要比普通汽车多几千美元。这么一算,年底本来能攒1万美元的,说不定买了宝马5系就只能攒3000美元了。
这些年我跟一些当年的同学聊天,说到车,大家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别说买得起买不起BBA,就算你白送给我一辆车,我也不敢要。养BBA一年多出来的那两三万甚至于更多的支出,足够孩子一年的生活费了。另外,我还认识的几个在美国生活的朋友,现在就是普通的美国打工人,他们买的车基本也就是一万多美元到两三万美元这个区间的车。再贵了他们就算是能养得起,但也会感到压力大。
所以,即便是在发达国家,BBA也依然是绝大多数人的天花板。只不过,放到以前,有些人会把这些吹成是“发达国家的人物欲低,不讲求奢华”——但在另一方面,有些人又会说“发达国家的人收入高,消费能力强,GDP是靠消费拉动的”。你要是仔细咂摸一下,就会发现这话其实挺精分的——一个国家是要怎么做到要在具有强大消费能力的同时,又没有“物欲”的?或者说,一个没有“物欲”的国家,消费市场是怎么繁荣起来的?
总的来说,BBA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算“高端”的代表,就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能买得起BBA的都是极少数人,只不过是在有的国家这个比例可能是1%,有的国家是5%,有的国家是10%,但你不能因为有的国家有10%的人买得起BBA,就说BBA在这个国家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