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毕业生基层工作23天被怼哭,基层工作到底有多难?

在北京卫视播出的节目《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期节目中,初入基层的95后高校毕业生彭小芬和焦晨为给小区居民解决难题,对居民展开调研走访。

(视频由风闻社区添加)

然而走访过程却没有两个人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不仅被居民们质疑,还被产权单位拒绝。二人甚至一度被怼到想哭。

500

在视频的一开始,两个人得知小区某一楼层有一部电梯没有开,居民们出行十分不便。

500

500

居民们一个个都苦不堪言

不过,两个人都认为,这个问题其实不是特别难解决,因为理论上只要说服物业公司把另外一个电梯开了,问题就解决了。

500

500

500

500

听上去挺简单的吧?结果上来就遇到了闭门羹。

两人本想先去第一个产权单位,让那边的负责人马上签字。

结果电话打过去,要不是下午没空,就是正在写材料,要不就是扯一些让人疑惑不解的话。

500

可能是我武断了,但这种基层工作上门干这事情是什么违法交易嘛?这搞得跟做贼一样的

结果到了产权公司之后,刚才电话中的那位工作人员又称,签字这事情,起码得要等一个星期才能有结果。

500

事已至此,两个人只能联系第二家产权公司。

但没想到这家更狠,甚至连见面都没有时间。

500

500

无奈的两个人只能再找第三家产权单位,所幸的是这家产权单位的负责人不仅在公司,而且也答应了两个人会在会议纪要上签字。

500

500

两个人接着这个势头,成功要到了第四家产权公司的签字。

500

然而虽然成功要到了两个签字,但忙活了一个下午却只要到两个签字,多少还是让两个人有点感到泄气。

500

500

500

500

想哭

不过当两人回到单位之后,副科长和科长,都相继过来鼓励二人。

副科长认为,之所以会感到气愤,是因为二人的身上都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不是什么坏事,应该记住现在的这个感觉,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

500

有责任心不是坏事.jpg

网上也有微博大V在看到该视频后,感叹基层工作确实是很不好做。

500

500

500

500

热门评论 4

  • 拿个自己的例子给做基层工作的为难说明一下吧:
    疫情这么久,整个国家的基层建立起了一套防疫体系,我在其中一个小小的片区里兼职了一个住宅小区的疫情工作人员(我还有本职工作),日常就宣传一下疫情政策和回答疑问,包括轮值坐班网格等。为了工作方便,我就加入了那个小区的业主微信群,接到新的疫情政策就发一下,遇到提问就回答一下。但是前两天就发现有个女业主在里面阴阳怪气的说我工作不负责,遇到提问不积极回答,估计是有人提问了没有@我所以我就没有看到,没能及时答复。看到这些信息我的血压蹭地就上来了,我很想回怼她,这个小区群一百多人,整天不是聊天就是卖菜,还有些争争吵吵的狗P倒灶事情,我手机无数个工作群,根本不可能整个去看完所有的信息,再说一天工作这么忙,也不可能老是捧着手机追信息。但是如果我直接回怼,估计爆到网上我的工作就悬了,所以我只能说声抱歉和说明实在看不过来,再重复一次自己的电话号码,请他们有事直接电话询问,然后业主群里的负责人也出来作一下和事佬,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我想说的是基层要面对的人和事太多,我们都是凡人,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和精力去面对和解决全部问题的,但是千百件事情中只要爆一个雷就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而为了那份工作,绝大部分的基层工作者都只能低头做人,自己平复心情继续工作,以后的道路还很长,谁知道还有什么难题在等着我们呢
  • 有责无权就是基层的实际困难,所以很多上级觉得简单的事,在基层有时会做很长时间。
  • 纵横鬼谷 略懂认知、文化、博弈、经济、历史、科学、哲学……
    你要干事,有权则是一把‘万能钥匙’,谁呀的敢说“等一周,给你机会见面”?
    但遇到不干事的,掌握这把钥匙,就会发生权力寻租。所以,在不讨论设计权衡机制上,基层人员就靠他们自身能力去‘磨’,磨成的一定‘人精’,熟稔各种基层潜规则,那么处事效率就会提高许多,但这个过程漫长煎熬,多少人在其中失了初心?很难哦
  • 底层社区工作者每天工作量大概是这种的好几倍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74
最热 最早 最新

  • guan_jiuduan
    有责无权就是基层的实际困难,所以很多上级觉得简单的事,在基层有时会做很长时间。
    非常赞同,又让你办事,又不给你权利,就怕你你看苦口婆心去感化,基层人员又不是各个得道高僧,就算是得道高僧他也会遇到也有不信佛的。
  • 以前在法院,有的银行不配合执行,领导直接录像,要书面回复,回庭里就开罚款。一周后对方行长亲自来道歉。为啥,因为有执法权,懂法,敢干。就这么简单。基层有啥?
  • 基现在最缺的一个是减负一个是心理疏导
  • =^_^=
    拿个自己的例子给做基层工作的为难说明一下吧:
    疫情这么久,整个国家的基层建立起了一套防疫体系,我在其中一个小小的片区里兼职了一个住宅小区的疫情工作人员(我还有本职工作),日常就宣传一下疫情政策和回答疑问,包括轮值坐班网格等。为了工作方便,我就加入了那个小区的业主微信群,接到新的疫情政策就发一下,遇到提问就回答一下。但是前两天就发现有个女业主在里面阴阳怪气的说我工作不负责,遇到提问不积极回答,估计是有人提问了没有@我所以我就没有看到,没能及时答复。看到这些信息我的血压蹭地就上来了,我很想回怼她,这个小区群一百多人,整天不是聊天就是卖菜,还有些争争吵吵的狗P倒灶事情,我手机无数个工作群,根本不可能整个去看完所有的信息,再说一天工作这么忙,也不可能老是捧着手机追信息。但是如果我直接回怼,估计爆到网上我的工作就悬了,所以我只能说声抱歉和说明实在看不过来,再重复一次自己的电话号码,请他们有事直接电话询问,然后业主群里的负责人也出来作一下和事佬,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我想说的是基层要面对的人和事太多,我们都是凡人,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和精力去面对和解决全部问题的,但是千百件事情中只要爆一个雷就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而为了那份工作,绝大部分的基层工作者都只能低头做人,自己平复心情继续工作,以后的道路还很长,谁知道还有什么难题在等着我们呢
    责任与义务不对等
  • 基层工作者最烦的还不是这种工作吧,这种活干下来起码还有一点成就感获得感。最烦的是上级来的层层加码的无用工,各种用形式主义治理形式主义,各种内卷空耗。白天服务群众,晚上还要加班干这种无用工。
  • 过客欣欣
    上门找单位负责人签字,却派两个刚入职几天的见习生去,连带队的人都没有,竟然还能要到两个签字,已经很可以了。开始还以为那个地方他俩最大,一看后面科长副科长都在,话说这俩不会是被整了吧。
    节目效果 不必较真
  • 不惜一切代价地前进
    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几点:
    1、钱没给到位或者存在层层外包的情况
    2、工作时间超长,没使用倒班制/3班倒/2班倒,导致负荷加重。人都是要休息的,很多基层并没有平衡好工作和休息两者的关系,出现极端。容易影响人员的工作效率。
    3、基层干的活太多了、太杂了,缺乏专业人员,缺少培训,匆忙上岗。建议持证上岗,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法律等相关理论知识。培训一批技术过硬的人员,提高效率。真的不同地区的人口素质、经济水平,可以使用不同等级的基层人员。发达的地区使用水平高的,技术好的;欠发达的,可以使用水平一般的
    4、人才流失。很多干的好的,会升上去调走
    5、有责无权。鉴于第1、2、3、4点,无权是对的。权力不可下放到基层,他们无法驾驭权力。相应的,责任就要做好划分。实行领导全责制度,基层工作人员无责,防止出现权责不匹配的情况
    您想说的是啥子?
  •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孩子加油。
  • 木小剑杀鸡你太美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果伤害五
    情理之中,容易的问题随手就给解决了,像这种积压很久没有解决的问题,非得仔细找找症结在哪才行。
  • 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几点:
    1、钱没给到位或者存在层层外包的情况
    2、工作时间超长,没使用倒班制/3班倒/2班倒,导致负荷加重。人都是要休息的,很多基层并没有平衡好工作和休息两者的关系,出现极端。容易影响人员的工作效率。
    3、基层干的活太多了、太杂了,缺乏专业人员,缺少培训,匆忙上岗。建议持证上岗,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法律等相关理论知识。培训一批技术过硬的人员,提高效率。真的不同地区的人口素质、经济水平,可以使用不同等级的基层人员。发达的地区使用水平高的,技术好的;欠发达的,可以使用水平一般的
    4、人才流失。很多干的好的,会升上去调走
    5、有责无权。鉴于第1、2、3、4点,无权是对的。权力不可下放到基层,他们无法驾驭权力。相应的,责任就要做好划分。实行领导全责制度,基层工作人员无责,防止出现权责不匹配的情况
  • 基层工作主要是两个要点,一个是以行动取得工作对象的信任,另一个是充分了解到他们的短板(他们的需要、缺陷、短处、不足等等),取得制约。
  • 基层工作时间长了、接触人多了,会习惯性地怀疑所有的人、怀疑所有的话。

    很多人想象不到,基层群众中隐藏着为数众多的顶级“表演艺术家”,不论你面前的人看起来有多可怜、多淳朴、多老实、多委屈、多善良,ta都有可能满嘴谎言,没有一句实话。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人是多数而不是少数。矛盾的双方全都在说谎,各个又说的情真意切。

    说谎也还罢了,他们还会给你下套。当面对你的帮助千恩万谢,转头就以各种各样的奇葩理由去投诉你举报你,但凡你的自我保护意识松懈一秒钟,就会被他们折腾的死去活来。

    体力上的累是可以忍受的,每天这样和工作对象斗智斗勇的心累才是真的让基层干部崩溃。
  • 这才哪跟哪啊,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他们是在大城市搞,对方至少还有最低限度的文明,你要去偏远地区试试,推诿拖拉那都是轻的。
  • 全部楼层
    籍贯
    同意。切忌带着感情工作,所谓与XX心连心,纯粹扯淡。
    如同医护面对病人,只是工作。个个病人都当家人,不是累死也伤心死了
    把工作做好,解决问题是第一位的。你做好了工作,在政策和法律的范围内,解决了大家问题。关系自然就会好。个别情况会得到大多是群众的理解的。
  • 这就是群众工作啊,百姓百姓百条心。指望天天做办公室,写写报告,传传报表能干啥?刚毕业的学生,从家门到校门,再到单位门,也不了解这个社会的基本运行秩序。趁到基层,接触群众,了解群众,动员群众,是个好事情。比清北的选调生直接到机关部门强多了。
  • 过客欣欣 一个随意的路人
    上门找单位负责人签字,却派两个刚入职几天的见习生去,连带队的人都没有,竟然还能要到两个签字,已经很可以了。开始还以为那个地方他俩最大,一看后面科长副科长都在,话说这俩不会是被整了吧。
  •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让别人按你的想法行动,是个博弈过程,胜负难料,这就是生活,得学会高高兴兴地去享受这个过程。 
  • 全部楼层
    一叶知秋
    做基层工作,尽量剥离个人情感,胡搅蛮缠的永远就有。你把这种当成单纯的工作难点,理性的思考如何降低这个难点对你工作的影响。换个人她还是会这样,冲的不是你个人,所以你没必要在情感上与她较真。。
    同意。切忌带着感情工作,所谓与XX心连心,纯粹扯淡。
    如同医护面对病人,只是工作。个个病人都当家人,不是累死也伤心死了
  • 天下之玄所知了了
    你们遇到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还不熟悉基层公务员的职责分工范围。
    电梯问题不是你们应该直接插手去解决的,因为涉及费用摊派问题,这是业委会和物业的职责。
    居委书记主任有督促业委会之责。物业属街道房管办管辖,物业不作为、乱作为,街道房办可直接约谈、警告、处分。办公楼层的公司也由街道相关科室属地管辖。
    所以你们就上了物业推委、业委会看戏的当。
    你以为街道有多大权力,街道是基本没有执法权的,相对的,对物业也没有管辖权。真正能对物业开罚的至少是区级以上房管局。哪怕北京这种正处街道,其实行政权力上和地级市正科街道也没两样,基本上处于管谁都没权的情况,唯一能管的可能就是上面嫌麻烦扔下来的城管执法队伍。而且涉及到电梯维修和更换等需要花维修基金和产权人分摊成本的事,找物业也没用,收物业费再多他也不肯自己贴钱给你们修房子和电梯。业委会还不如物业有钱,就更没用了。业委会和物业扔给没执法权的街道管,本身就是物业乱象的症结所在。该管的房管局不管,麻烦事全往下扔。
  • =^_^=
    拿个自己的例子给做基层工作的为难说明一下吧:
    疫情这么久,整个国家的基层建立起了一套防疫体系,我在其中一个小小的片区里兼职了一个住宅小区的疫情工作人员(我还有本职工作),日常就宣传一下疫情政策和回答疑问,包括轮值坐班网格等。为了工作方便,我就加入了那个小区的业主微信群,接到新的疫情政策就发一下,遇到提问就回答一下。但是前两天就发现有个女业主在里面阴阳怪气的说我工作不负责,遇到提问不积极回答,估计是有人提问了没有@我所以我就没有看到,没能及时答复。看到这些信息我的血压蹭地就上来了,我很想回怼她,这个小区群一百多人,整天不是聊天就是卖菜,还有些争争吵吵的狗P倒灶事情,我手机无数个工作群,根本不可能整个去看完所有的信息,再说一天工作这么忙,也不可能老是捧着手机追信息。但是如果我直接回怼,估计爆到网上我的工作就悬了,所以我只能说声抱歉和说明实在看不过来,再重复一次自己的电话号码,请他们有事直接电话询问,然后业主群里的负责人也出来作一下和事佬,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我想说的是基层要面对的人和事太多,我们都是凡人,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和精力去面对和解决全部问题的,但是千百件事情中只要爆一个雷就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而为了那份工作,绝大部分的基层工作者都只能低头做人,自己平复心情继续工作,以后的道路还很长,谁知道还有什么难题在等着我们呢
    做基层工作,尽量剥离个人情感,胡搅蛮缠的永远就有。你把这种当成单纯的工作难点,理性的思考如何降低这个难点对你工作的影响。换个人她还是会这样,冲的不是你个人,所以你没必要在情感上与她较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