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队新一代的女选手确实很多是正常个头了,不过日本目前在打法上比较多样化

【本文来自《五连冠!中国队第22次夺得世乒赛女团冠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坟地里的幽灵
  • 只有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么?原来日本队因为天生矮小,故而想要参考当年的第一代大魔王邓亚萍,打快攻,但是远不如邓亚萍厚实,但是本届日本女队,除了伊藤美诚,其他几个竟然都是大个子:早田希娜、木原美悠、长崎美柚、佐藤瞳等好像身高都在165公分左右,已经是正常中国北方女性平均身高。而且这几个正手比那几个小矮人要强不少,护台面积更大。

邓亚萍的成功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颗粒快攻打法局限性大,伊藤的颗粒+快攻打法发挥不稳定,高风险,高不确定性。

日本队新一代的女选手确实很多是正常个头了,长崎、木原、早田都是165左右的个头,小个的伊藤才是特例。不过日本目前在打法上比较多样化,第一场对陈梦的木原美悠虽然是大个,但也是颗粒+快攻;决赛上场的三个女选手两个是颗粒+快攻,就三单长崎美柚是双反两面弧圈的主流打法。

日女乒世乒赛五人组里,两个颗粒+快攻(伊藤、木原)、两个双反弧圈(早田、木原)、一个削球(佐藤瞳),三个右撇,两个左撇。

反倒是国乒,比较统一风格。五个人都是清一色的右手双反两面弧圈。国女顶级双反选手基本功扎实,都会打削球,会打颗粒,负面的一点就是国家队的特殊打法选手难以打到主力层,当不了主力只能是陪练

日女乒吃奥运红利,培养了不少乒乓选手,特殊打法多,在对付国乒以外的弱队时非常游刃有余,弱队里总有不会打削球和不会打颗粒的。

打国乒就难打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