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化正在毁掉文艺行业,该下决心应对了!(下)

500

在本文的上篇中,陶叔列举了文艺行业资本化的几个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大家可以发现一条规律:

影视公司没上市的时候挺努力挺正常,上市了就出幺蛾子。

在下篇,咱们就要弄清楚这背后的原因,并且讨论如何进行应对。

06

想弄清楚背后的原因,大家要先明白资本化的作用是什么。

陶叔曾经在元宇宙能成功吗?用技术发展规律推理一下一文中对资本化的作用进行过概括。

简单来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加速!

通过资本化,企业可以快速获得大量资金,从而加大投入达到5年、10年甚至20年以后才能实现的生产规模,夺取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资本化所起到的加速作用,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比如互联网、搜索引擎、智能手机、新能源车等。

在这些技术尚未成熟,还不具备造血能力之时,资本及时出现,提供充足的现金支持研发,不断烧钱搞营销做大规模,把技术发展这条坑坑洼洼的路生生用钱填平,让技术不仅能够走得顺利,还能跑能跳,这才成就了当今这个丰富的技术产品世界。

应该说,这是资本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但是资本化并非万能,它有两个明显的局限。

第一个局限,是无法突破市场规模的天花板。

资本的投入只能让企业更多更快地进行生产。如果市场需求已经达到饱和,或者因为消费能力的限制无法产生有效需求,再多的投入就变成浪费。

这个局限最终造成的破坏,就是我们熟悉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大量的产品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而被销毁。

第二个局限,是无法完全覆盖风险。

这在科技领域很常见,钱投下去,耗了几年,却发现有技术瓶颈突破不了,最终换来的就是一堆废纸。

甚至技术研究虽然有成果,但方向走错了,同样一场空。比如日本在新能源汽车上押宝氢燃料电池,现在又得回头来搞锂电池。

这两个局限在文艺领域,同样体现得非常明显。

中国的电影票房在2019年达到历史最高,共计642.66亿元,同比增长5.4%。同年,世界单一市场年度电影票房最高的美国是112.7亿美元,合人民币788.9亿。

乐观估计在数年之内,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应该能够超越美国。但是,这个市场也将在千亿规模停留相当长的时间,增长空间并不大。

而在电视剧领域。中国是世界上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一年的电视剧产量在15000集左右,但最后能播出的,只有9000集左右。剩下的6000多集,因为各种原因只能被积压了,很可能永远不见天日。

这些数据都说明,影视市场的规模是有限的,资本再怎么折腾,中国人也总共只有那么多时间看电影看电视。

因此,影视上市公司从股市融到大量资金后,面对的就是一个增长空间有限的市场。

500

资本是逐利的,要求的投资回报摆在那,这些公司该怎么办?

第一种出路,是多元化经营。

这就是上篇中介绍的华谊兄弟的选择,也是相对有良心的做法。

2009年华谊兄弟上市后,王中军开始大力推行“去电影化”战略。当时他表示,“未来如果只做票房的话,我觉得这个企业就走偏了。华谊一定不能只做电影”。

此后,华谊兄弟开始四面开花,进军电影小镇、游戏、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并逐步形成影视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产业投资四大业务板块。

当然,最后我们看到华谊兄弟的结局是邯郸学步,多元化没成功,自己的老巢电影也被端了。

第二种出路,是咬牙拼几年,上岸了事。

因为影视公司是强资源属性,公司的高管团队是否认真做事决定了一家公司的价值。因此,影视公司在上市时都有股份锁定期,为的就是保证锁定期公司有稳定的利润增长。

但是锁定期一结束,面对行业增长的瓶颈,这帮惯于编剧本讲故事的人精们,提早看过了大结局,当然不顾一切地将手里的股份套现上岸。

等这些人离场,历史再辉煌的公司,都会变成被吸干的一副“药渣”。

这就是许多影视上市公司锁定期一过就崩坏的根本原因。

那存不存在第三种出路,就是走出国门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呢?

那是真把他们想得太好了。这帮人在国内耍耍横骂骂观众还行,让他们出国去跟统治世界的西方抢市场,哪有那个胆?

除了市场存在天花板,这个行业还有一个无法避免的巨大风险——艺人的“过气”。

谁能保证现在炙手可热的小鲜肉、小鲜花3年、5年、10年以后还能那么红?

要是再吸个毒、嫖个娼、偷个税之类的被曝个光,呀,简直不敢想!

在这种不确定的恐惧支配之下,艺人们最优的选择就是尽快、尽可能多的变现。而资本化恰恰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在上篇里提到的王中军与俞敏洪的对话中,他还提到了一件对华谊伤害很大的事,就是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的出走。

500

王京花为什么要走?艺人的保鲜期有限,她得找个更快能赚钱的地。

在上篇里再往前翻,还可以看到王京花最后找到的大金主就是宋歌。

宋歌给了王京花7.5亿,给了娄晓曦13.5亿。而这两人以前都是华谊的骨干。

500

7.5亿,拼上4年挣这么多可以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即使王中军多年以后还对王京花的背叛忿忿不平,但是她手下那些艺人可就爱她爱得要紧。

得罪一个老板,收获这么多人的爱,值了!值了!

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规则压力下,华谊兄弟只能有样学样,买下了艺人的空壳公司。其实质就是把艺人们十几年才能挣到的钱,压缩到5年之内给。

艺人们当然开心啦 ,当然要高呼资本万岁。从此他们就可以去当贵族,给观众摆臭脸。

但影视公司提前支付买下的是艺人价值的巨大风险。冯小刚没有完成对赌,只赚走了8.15亿,就是因为他过气了嘛。

而这些风险最终都传递到股市,由股民来承担。这些冤大头的股民,可能还要被骂成“垃圾观众”,更是冤大头中的冤大头。

一面是增长乏力有限的市场,一面是心急火燎要变现的艺人,如果你是上市公司老板,在扛着资本超高利润要求的压力时,会选择怎么办?

几经磨合,这个行业内的玩家们终于达成了默契,形成了一种“高级”玩法:

每当有一家新影视公司上市,大家伙就赶忙过来帮帮场子,力出一孔,把业绩做得漂漂亮亮的。影视公司则投桃报李,付给艺人们天价报酬。

等到捱过锁定期,众人从此了无牵挂,约定青山常在,江湖再见。

江湖不远,再见时又是另一家公司上市之时。

既然总盘子只有这么大,那就轮流做庄,击鼓传花

就这样重复重复再重复,不断有人上岸,圈里的玩家每翻滚一轮,就大赚一次。只要你有资格留在这个圈子里,每过一段时间就能这么玩上一回。

500

开心吗?开心。难怪叫娱乐圈,每个人都很欢乐,都有美好的未来。

这就是为什么影视公司没上市的挺努力挺正常,上市了的就出幺蛾子的真正原因。这就是文艺行业资本化的真相。

看他们起高楼,看他们宴宾朋,看他们楼塌了。本来还有点幸灾乐祸,后来才恍然大悟,他们糟践的压根是我们放在股市里的钱!

文艺行业资本化红红火火十几年,上市公司风水轮流转。台上还是那些面孔,只是他们越来越富得流油,作品越来越敷衍了事,对群众越来越鄙夷不屑。吃着人民的供养,寄几葛把寄几葛当“贵族”,不能批评,喜欢教训人民。

这样的资本化,是人民需要的吗?

07

当初,决策层对文艺领域引入资本化是充满期待的。

2011年10月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中列举了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

“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等。

决定确立了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包括:

“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决定提出的改革措施就包括推进文化领域的资本化:

“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

“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接,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

而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决策层对资本化的积极消极两方面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500

转变从2020年开始。

2020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公报中首次明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表明了既充分发挥资本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又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态度。

2021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这就说明决策层对资本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方面,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可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规则加以约束,资本无序扩张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伤害。

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约束和管控其无序扩张的负面效应,是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大事。

而能够从国家层面对资本进行约束,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优势之一。

如何处理国家和资本之间的关系,革命先驱很早就进行关注,并提出了重要见解。

孙中山早年游历欧洲,亲眼目睹因资本垄断造成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危机,故而在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着重强调要“节制资本”。

教员继承了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提出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建国之后,人们更多注意到,教员强调中国要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一面,但是往往忽略,他也提出要承认和利用资本主义因素,同时又要运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约束和限制其负面作用,让其为社会主义服务。

这些思想生动体现在他关于资本主义的两次讲话上。

一次是1956年12月说的: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另一次是1974年在长沙同周恩来彻夜长谈时所说:

要研究列宁说的“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

在实践中,教员始终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超越历史阶段消灭商品交换、私营经济和价值规律。另一种是无原则地全盘接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体系和价值观。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对资本化的认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等论断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将在全新的理论指导下进入新的阶段。

08

对资本无序扩张的负面效应的防范,首先在教育领域使出霹雳手段。

陶叔曾在双减政策,明面是在做减法,最终是为了做加法一文中,对“双减”政策的出台背景进行过详细分析。

因为疯狂的资本化,我国的教培市场一年收取家长的学费高达1.43万亿,比当年的军费还要高。

但是这个行业给社会带来了什么?

他们让来补习的孩子们增强了考试能力,就会推高整体的考试难度。然而全国每年中考、高考的优质教育名额是不可能随之增加的,只是向参加补课的学生倾斜而已。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这样的竞争力,家长就不得不花钱让孩子补课,把教育的成本拔高一大截,这跟大米涨价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过程虽然创造了不少高薪职位,但这些优秀人才的努力并没有花在国家想让他们花的地方。

在国家层面,每年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数量没有变,但这个产出的难度更高,过程让家长更焦虑,孩子学习压力更大更痛苦——这就是大家越来越熟悉的“内卷”。

这种内卷GDP产生的浪费又和倒牛奶有什么区别呢?

500

最终,决策层痛下决心,放弃这种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无效经济,双减政策横空出世。

这个政策其实是双管齐下。一管是“堵”,不再允许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课外培训。另一管则是“疏”,所有校外培训机构转变为非营利机构,这就完全断了资本化的可能。

正是因为资本被当头一盆冷水,彻底失去了对这个行业的热情,长期无法解决的学生负担问题才得到彻底的解决。

有了教育行业的成功示范,我们再来看文艺行业。

十几年的文艺行业资本化确实起到了繁荣市场的作用,但其负面影响同样巨大。

资本只能起到加速作用,将10年的钱用3、5年挣到,文艺领域却根本实现不了资本追求的长期高利润,也不能加速出多么巨大的进步。

正是因为存在便捷的资本化渠道,这个行业人心浮躁,完全无视市场的天花板,挖空心思编造毫无依据的增长谎言。

正是因为存在便捷的资本化渠道,这个行业玩弄击鼓传花的游戏,快速变现原本十几年才能赚到的钱,放大经营风险坑害股民。

正是因为存在便捷的资本化渠道,这个行业挤占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在造成浪费的同时截留关键经济领域的融资。

正是因为存在便捷的资本化渠道,这个行业轻易拿走天价报酬,骄奢淫逸,带歪了社会风气与价值取向。

500

文艺行业资本化最失败之处,就是刺激了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玷污了文化艺术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引领作用。

国家对明星的天价片酬问题进行了严厉打击,在“堵”的方面已经启动。

500

但是,这些天价片酬的源头是在哪?不就是文艺行业急功近利的资本化游戏吗?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疏”的方面需要跟上,文艺行业该明确禁止资本化了!

切断文艺行业的资本化渠道,让资金流向亟需发展的高科技、生态等关键领域,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切断文艺行业的资本化渠道,让从业人员调整心态,杜绝挣大钱挣快钱的浮躁,真正用心创造作品,真正用心深入生活,真正用心尊重人民。

切断文艺行业的资本化渠道,让行业赚钱变难,感觉到压力,从而产生动力,不仅不能在国内躺平,没事就瞎哼唧,更要走出国门,跟西方文化霸权扳扳腕子,抢抢食。

是时候下这个决心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