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是谁批准建“红岸基地”的?

大家想必都记得小说《三体》中的“红岸基地”,那是一个超级宏伟的工程,很多人还记得那几段来自最高层的“批示”,那些批示的语言风格,太熟悉。

比如下面这段:

【批示】百忙之中下一步闲棋是很有必要的,这个工程让我们想到很多以前没空想的事。这些事只有站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才能想得通,就这点而言。红岸已经具有很大的意义了。如果宇宙中真的还有其他的人和社会,那也很好嘛,旁观者清,千秋功罪,可真的有人评说了

还有这段:

【批示】已阅,狗屁不通!大字报在地上贴就行了,不要发到天上去,xx领导组今后不要介入红岸。这样重要的信件应郑重起草,最好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并在zz局会议上讨论通过

个人风格极为强烈,一看就知道是谁在说话。

刘慈欣把他的语气学得惟妙惟肖。

其实,关于小说中的那几段批示,在历史上有近似的原型。

那是中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期间的事情,1963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领导,为载人航天的研究作了大量开拓性工作。1965年8月9日,由周恩来主持的中央专委第13次会议,曾计划在1979年发射第一颗载人飞船。

500500500

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的80天后,国防科委的一份秘密报告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以钱学森为首的一批科研技术专家们,已经确定要制造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并命名为“曙光1号”。另外,还计划在1973年要实现载人航天。也就是人们后来常说的“714工程”。

他在这份文件上画圈,表示同意,另外 还做出批示:“即着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并开始选拔、训练宇航员。”

500

500

500

500

500

其实我国早就在为载人航天做准备了,前期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我国的探空火箭就曾在 于1965年6月1日和5日各发射一枚“T-7A(S1)”生物火箭,分别都搭载了4只大白鼠、4只小白鼠、10支生物样品试管,重复并验证了第一枚生物火箭的成功。1966年7月把名为“小豹”的小公狗送上离地面70千米的高空,并成功返回。紧接着,又在当年把名为“姗姗”的小母狗送上高空,同样成功返回。

500

500

其实从1967年开始,中科院就开始拟订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的设想和方案,对于飞船设计设计人数,有“2人方案”、“3人方案”,甚至还有基于政治考虑的“5人方案”。

后来一份批示来了:“科学技术上的事,只能由科技人员定,其他人不能干预。”

500

后大家终于统一思想:中国第1艘飞船上2个人。于是,我国的“曙光一号”载人飞船就按照“2人方案”进行了总体设计。

然而很多人想不到是,也是他,在1973年亲手拍板叫停了“曙光一号”飞船的发射计划。

他说:“ 力量不足,经费困难, 要搞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先把地球上的事情搞好。地球外的事情先放一放。”

你看,他一直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者。

虽然当年的载人航天计划中止了,但应用卫星,“东风五号”远程导弹、“长征二号”载重火箭和返回式导弹的研制等仍然在进行。

其实,“红岸基地”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原型,大概就是中国天文台密云站,和640工程的7010雷达的结合。

国家天文台密云站在1966年就批复建成,是我国射电天文观测最早、也是重要的基地之一 ,地处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北岸的不老屯镇,因此也被当地人称为“不老屯天文台”……这里有着两排巨大的天线阵列,和红岸基地的描述比较像。

500500500

自1959年起用五年时间选址,确定在密云建设射电观测站,建立射电观测基地。1968年146兆赫太阳16 面天线阵搭建完成,并用以开展太阳噪暴等观测研究,这是中国最早的射电望远镜,标志着中国自己的射电天文观测开始。

战略功能上,更像“红岸基地”的是640工程的7010雷达。

7010雷达是绝密的640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640工程是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的洲际弹道导弹预警和反导系统研制工程,主要是对来自外层空间的洲际导弹实施中段拦截,对来自外层空间的核导弹或飞行器实施战略防御。整个项目在大山深处,可以说,就是一座山。

500

500500500

1970年5月,我国批准研制超远程预警雷达,命名为7010雷达。7010雷达的发射机采用4只大功率多腔速调管,总峰值功率为10兆瓦,平均功率为200千瓦,电扫描天线阵面为20米X40米,馈电单元8976个,在方位120度和仰角2-80度空域内进行边搜索边跟踪,可连续跟踪多批目标,配备了大中小型计算机对全站实时控制,处理和计算。

500500

7010基地整个建设在大山深处,全员都是为了保障这座巨大的雷达的正常运转。邵润朋老人的手绘让7010基地的内部结构首次曝光,特别是8层楼那样高大的雷达阵列背后的情况,包括馈电单元、控制机构等。

有了7010型战略预警雷达的早期预警,配合当时研制的“反击一号”导弹,组成了中国第一代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所以,大家要搞清楚,我们今天的载人航天、探索宇宙、导弹防御系统CNMD,都是有基础有源头的,不是凭空变出来的。

感谢共和国的执剑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