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大了,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非常复杂,很多事不是那么简单的,更不能想当然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53144”推荐,来自《放张我16年在云南某地农村拍的照片,这只是这个村里的一个普通男孩而已》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453144添加】

没去过云南,有一个业务伙伴是云南的,他说过一件看似匪夷所思但有顺理成章的事:2000年代初,他家雇了一个云南大山里的女孩做保姆照顾老人。家务很好,菜炒得很好。冰箱洗衣机这类的家电得手把手教,可以理解,匪夷所思的是不会打鸡蛋,原因是保姆家虽然养了几只鸡,但从来没吃过鸡蛋,鸡蛋是用来换柴米油盐的。这件事其实侧面证实作者所言非虚。再想一下,这可是中国经过20多年的扶贫努力后,还存在的现实,所以可以想见这几年的脱贫攻坚战是多么不容易。

另外,回复里有人讨论贫穷的原因是个人、环境、体制还是历史的原因。

中国政府曾列出十几个集中连片特别贫困地区,不排除其他因素,但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曾经就个地理博主就此进行过分析,这些集中连片特别贫困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很明显地理因素制约,

比如大凉山地区,几十亿年来喜马拉雅山脉下来的水将大山劈作深深的峡谷,峡谷两侧的居民,无论是生活还是交通都极其困难,贫困是显而易见的。

我去过内蒙阿尔山,非常漂亮,但背靠大兴安岭,却直面西伯利亚寒流,无霜期很短,每年供暖期就有6个月。而大兴安岭东侧的松嫩平原就稍微好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处于大小兴安岭形成的风口区,比如齐齐哈尔当地有句话叫:一年两次风,一次六个月。

我也去过贵州,喀斯特地貌使水土很难保持,对农业时代的农民是灾难性地理环境。有外地开发商去建房,打地基打出个洞,刚愎自用的老板不听当地人的劝告,大手一挥:拉土方来给我填上。结果直到老板破产了,洞也没填上。

中国太大了,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非常复杂,很多事不是那么简单的,更不能想当然。所以中央很多政策都是宏观的方向,具体实施都要说: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一地一策。或者类似的提法。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