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的发展历史,几乎等同于新中国农业艰难前进的历史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65192”推荐,来自《德州征文第一名的作品《我的县长父亲》,是电影情节再现吗?》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465192添加】

@黑潮君:看了一下文章,发现是山东禹城的县长....这地方确实是出了名的苦地方,他的发展历史,几乎等同于新中国农业艰难前进的历史。

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形成的大平原,有耕地2.9亿亩,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中三分之一的耕地由于盐碱、风沙与旱涝,年年绝收,产量多时一年亩产也只有几十斤。而禹城的情况在其中也是尤其恶劣,当时中科院地理所的汪安球同志在选定改造样板时,第一眼就选中了条件最差的禹城。

1965年起,北方多省接连大旱,禹城也受灾严重,中央便决定从国家机关抽调骨干人员,以农业技术人员支援禹城,尽快找到办法提升粮食产量。当时中国科委副主任范长江带队,107位科研人员便来到禹城,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实地考察当地情况,寻找解决办法。

科研人员到达禹城后,第一印象就是白,田地里雪白一片,踩上去还会嘎吱作响,几乎寸草不生,这便是长期以来困扰禹城农民的盐碱。当时禹城急需解决这一情况的田地,有11万亩,约合100多座故宫。

禹城当时的贫困程度,在科研人员考察过程的记录中也可看出,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一件是一日科研人员在盐碱地考察过程中,发现一座空村,里面屋舍尚存但空无一人,经询问后才得知,村人早已离开故土前往东北“闯关东”了。另一件则是一次他们在吃饭时,门口来了两位讨饭的小女孩,趁人不备,往碗里吐了几口唾沫,才得以吃上一顿饭....

科研人员在当地细致考察了禹城的地理情况后,发动群众开凿机井,淋溶盐碱,之后又辅以排水沟渠,将厚重的盐碱从田间地头干了出去——虽然说起来很简单,科研人员与当地农民在数年努力下才获得初步成效。

尽管在相关工作推进过程中,项目最初的主持人汪安球、范长江不幸离世,科研队伍也因各种原因离开了这里,但禹城领导,也就是那位“县长父亲”于县长没有放弃与中科院的联系,常年邀请团队返回禹城,继续指导,当地农民也在县政府组织下,打井挖沟清除盐碱。而且有人认真记录下当地水文地质数据,一位刘姓年轻农民,在五六年时间里,没有领导、没有酬劳的情况下,坚守岗位,没有一天中断。最终在1977年,科研人员们再次返回了禹城,他们惊讶的发现,在当地政府与农民的配合下,先前的工作进展不仅没有被完全抛下,而且有了长足进步。

在禹城的相关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988年,科研人员、当地政府与农民百姓携手一致,将原本亩产只有180斤的禹城,硬生生提升到了1800斤以上。不仅如此,由于当时粮食生产过剩,科研人员还指导禹城农民开展酿酒、畜牧、玉米低聚糖等多种产业,并将禹城的经验,带去黄淮海平原其他需要改良土地的县市。令人遗憾的是,也就是在大功告成的1988年9月,“县长父亲”于县长在病床上去世,没能等到丰收时节,亲眼见到丰收的禹城农民们。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