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上著名的“耿飚之问”

1991年,老革命家耿飚回到了阔别50年的曾经战斗过的甘肃庆阳,在接见县领导时,他心情沉重地讲述了一件往事:“50年前,我们三八五旅在这里驻防,一个战士犯了严重损害当地群众利益的错误,旅部决定按纪律将这个战士枪毙。正要枪决的时候,来了一大群老百姓替他求情,连受害者的父母都向部队请求让他戴罪立功。最后,我们流着泪接受了群众的要求。”

耿飚停顿了一下,面色凝重,高声发问:“现在我要问问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做错了事,老百姓还会不会替你们求情?!”

“耿飚之问”是历史经验的昭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陈毅元帅曾经饱含深情地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正是依靠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才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30年过去了,但“耿飚之问”仍常在我们的耳际响起,叩问我们的心灵。

通俗易懂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党群关系的深刻内涵

如何对待群众,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准。中国共产党视群众为“眼睛”“水”“土地”“铜墙铁壁”,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关于党群关系有许多形象的比喻,这些比喻通俗易懂地揭示了党群关系的深刻内涵,使人们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更加鲜明,有力促进了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

比如,血肉关系。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党在下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血肉相连的关系。”

比如,鱼水关系。毛泽东曾经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永远也离不开水!”

比如,土地与种子的关系。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比如,先生与学生的关系。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文中,毛泽东写道:“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

比如,孺子与牛的关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总书记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是态度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

《中国共产党章程》将党的群众路线凝练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十分重视贯彻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第二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九条宝贵经验,其中第二条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深刻启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今天,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只有植根人民、不忘人民,把群众赋予的权力和力量,转化为改善民生福祉、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强大动力,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载于2021年3月14日《文汇报》,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周建勇教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