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统一,对统一国家的形成和维系有作用,但恐怕未必起得到决定性作用

【本文来自《表意的汉字对自秦代的中国维持大一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文字的统一,对统一国家的形成和维系,有没有作用?那肯定是有的,但是是不是你说的“决定性作用”?恐怕也未必。日本朝鲜越南历史上都用过汉字,有的甚至以“小中华”自居,朝鲜越南的北部甚至一度也处在中国政权的统治之下,但是最终都并没有成为大统一的一部分,而西藏新疆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区,更谈不上什么汉字的影响了,反而是今天大一统的一部分。

《最后一课》里,小朋友还没学好法语,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爱国心。实际上,文中没有明说的是,当地其实说的是德语,同样的语言,却并没有让他们对普鲁士人有好感,反而坚定地认为自己是法国人,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所以,所谓的“表意的汉字对自秦代的中国维持大一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没有那么玄乎。就像你举的例子,“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因秦国入侵而投江不仅得到楚国地域的后人纪念,还得到整个华夏民族的纪念”,这也并不是汉字的功劳。端午节实际上是在屈原沉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一个节日,只是在演变过程中,最后与屈原的传说结合了。此外比如寒食节与介之推有关,也是如此。从古已有之的节日,演变到纪念屈原、纪念介之推,这当中固然可以说是汉字书写的材料传播的结果,但是很多时候,口耳相传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说到底,这是文化传播的结果,文字最多只能说是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能更快更广泛地进行传播,但并非是起到决定性作用。

同样道理,我认为真正“对自秦代的中国维持大一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归根结底,是文化认同。汉字这种重形不重声的文字,只能说对文化认同有推动作用,但绝非决定作用。像以前东南沿海,漂洋过海去讨生活的华侨,很多都是底层人民目不识丁,说的闽南语粤语,也不知道什么叫国语、普通话,但是只要还记得根在中国,抗战时照样捐钱捐物,出人出力。他们的文化认同也不高大上,就是家乡的那个宗祠,那个家,那个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