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育的原因,我能想到的可能有以下几点

年轻人生育难、不想生的原因,我陆续想到以下几点,最后一点是新加的,最后一点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

  一、生存压力大大了!房价太高了!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房价高到努力也够不着的地步,高到对自己未来绝望,对孩子未来也绝望的地步。

  人是生活在希望中的,但凡有一点希望,让人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努力可以得到幸福,那么,人还是愿意去努力的,去争取的。但如果根本看不到希望,绝望了,那,人就连努力的勇气也没有了!如果辛苦几十年,赚的钱却连一个房子的零头都买不起,还怎么能让人有希望、有信心、相信自己未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如果自己的未来都没有幸福可能,那孩子呢?甚至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能知道,就算他再努力,也没有买房子的可能,没有幸福的可能,大概率只可能会辛苦内卷一生!那么,我为什么要把他生出来,让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吃苦受罪呢?!

  所以,如果我是年轻人,我也不想生!

  二、性教育不足。性本来是人的本能,但我们这个社会,从小孩子开始,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谈性如虎,谈性约等于耍流氓,回避谈性,压制谈性,以至于孩子没有学习性知识渠道,越是学习好的孩子越乖,不调皮,不会自己找性资料看;越是学习好的孩子越没有时间自己找性资料看;越是学习好的孩子性知识越贫乏;孩子教得都太正经了,太文明了,太不“流氓”了。性欲都没了,还谈什么生孩子呢?!

  三、我国法定结婚年龄太迟了。学习活动,结婚生子育子活动都是很费精力的活动,严重互相影响。我觉得法定结婚年龄提前到18比较好。

  四、结婚难度太大了!现在网络上什么思想都有,把人的思想都搞乱了,遇到一个思想合拍的人很不容易,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性格思想合拍的,有足够的能力财力的人更难。女孩子看不上普通的男生,总想嫁个豪门公子或高富帅,挑着挑着就把自己单着了!

  五、社会变了,家庭伦理变了,维持家庭、婚姻变难了!

       家庭合,首先是夫妻合;夫妻合,首先是思想合,性格合,生活习惯合。现在这个社会,能导致家庭不合的因素太多了!

       以前人们观念中理想的家庭分工是丈夫挣钱养家,妻子在家带孩子做家务。现在社会,夫妻都有工作,传统分工不适合了,新的分工没有形成共识。丈夫认为妻子带孩子做家务的事应该妻子干,妻子认为夫妻都去工作了,凭什么家务还是我一个人干?社会的变化让家庭产生很多矛盾  

  ★1、以前,主要是男性直接面对社会经济生产,社会主要是对男性提出要求,主要是经济能力上的要求:要有知识、有能力、会工作、会赚钱、积极进取等。女性很少直接面对社会,更多的是在家庭里面对男性的要求:贤妻良母、温柔体贴包容、孝顺父母、勤俭持家等。

  妇女解放,从另一角度来看,是工业社会大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让女性也参加工业生产劳动,就能得到更多劳动力,就把女性从家庭里“解放”出来了。女性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去,社会也对女性像男性一样的要求,女性只好努力迎合适应这个要求,社会把女性的思想、能力、性格训练的像男性一样了。和这样的女性结婚后,表面从性别来看是一男一女,实际从思想性格来看,是两个男性思想,如果谁也不服谁,家庭就不好维持了。

  ★2、对于女性来说,其实更难了。妇女解放后,社会对女人要求更多了,更高了,更难了。以前女人主要搞好家庭事务就行,现在女人既要满足家庭(丈夫,公婆,孩子)的要求,又要满足工作的要求。有的女人既能维护好家庭,又能搞好工作;有的女人能维护好家庭,搞不好工作;有的女人能做好工作,搞不好家庭;有的女人家庭、工作都弄不好。

  现实社会中,工作是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做不好,要被老板骂的,要扣钱的,甚至可能失业,家事只好退居其次。夫妻都觉得工作第一,希望对方做家务,矛盾吵架就此产生。如果是做饭洗碗之类的事,仅仅吵架还不严重,如果工作和孩子的事严重冲突,矛盾烈度会直接升级。

  吵架多了,女的觉得过日子矛盾太多,结婚很累,干脆不婚算了。男的也觉得过日子矛盾太多,结婚很累,不婚算了。

  ★3、以前的社会,还有教育男性如何当好丈夫父亲角色,女性应该如何当好妻子儿媳母亲角色,父母也会教育孩子如何做家务;现在的教育,只是努力把人教育成打工者,现在的父母只让孩子学习,家务都替孩子做了。夫妻都不会做饭,都不喜欢做家务,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吵架闹矛盾自然是常事;

  ★4、以前,家庭里主要靠丈夫赚钱养家,妻子没工作,没有经济收入,在家里听从丈夫的安排;现在,妻子也有工作,也有经济收入,独立意识强了,在家里就不大听丈夫的话,甚至还要凌驾在丈夫头上,一山不容二虎,家庭矛盾也容易产生;

  ★5、结婚后,夫妻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本应该同心同德,团结一致面对生活中各种问题,共同协商、决策、执行,共同面对结果。然而不管怎么协商,总得有决策人(当家人),执行人。我们都是普通人,决策、执行不可能总是完美,决策可能有对错,执行也可能对错,结果也可能好坏,一旦出现错误,决策者就会被指责埋怨,甚至埋怨几年,造成家庭不合睦。

  现在的教育(包括父母)只教年经人学知识,不教年经人如何经营家庭。年轻人在懵懂之中结了婚,不知道怎么经营家庭,如果遇事夫妻双方意见不合,出现内讧(谁也不服谁),不会协商,遇事只会生气、发火、闹情绪、指责、埋怨、不合作、甚至对抗,事情只能会更糟,家庭只能会更不合。这也是家庭矛盾发生的一个原因。

  ★6、婚后的日子并不是每天鲜花浪漫,更多的是柴米油盐,日常琐事,枯燥乏味;现在的社会,人的欲望更多了,攀比心更强,想要更多的浪漫,享受……,网络社会,人们获取信息更方便了,诱惑也更多了,一不小心,哪一方见个网友,或看个什么小视频,被什么歪理洗脑,无事生非,日子就别想好过了,吵架还算小事,被绿更麻烦。

  婚姻这么难搞,离婚率不升才怪呢!如果不结婚,所有这些麻烦矛盾就都可以避免了,也许这也是年经人不结婚的原因之一吧!

  越写越悲观了,可能未来中国一人户会成为主流吧

  六、养孩子难度太大了。以前社会,多生个孩子,就是在锅里多添碗水,没有多大成本,自己野长就行,男孩长到十几岁就能干活了,结婚后能自立了,父母几乎就不用管了。女孩长到十几就嫁人了,父母养个孩子,并不太操心费钱。

  现在养孩子比过去太操心,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得进班级群,每天关注信息,从小学到高中,只要开学,几乎每天都有各种乱七八糟的通知,烦不胜烦。

       现在养孩子比过去太费钱,现在生一个孩子绝对是两脚吞金兽,一生下来就开始操心、供养、花钱,从出生开始,出生吃饭穿衣看病玩具花钱,上园花钱,上小学初中花钱,操心成绩,培训班花钱,一直到高中花钱,大学花钱,研究生花钱,参加工作挣的钱还不一定够自己花,谈恋爱花钱,结婚花钱,大约三十左右了,好不容易孩子结婚了,孙子又出生了,还得接着供养。这当中如果只是花钱操心还是小事,有的事花钱都解决不了,进不去幼儿园,身心生大病,染上网瘾,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对象,买不起房子,出不起彩礼,生不出孩子,遇到哪一项都能愁死你,这还不包括替儿子看孙子的事。万一你有病了,想让他们陪你去医院也不一定能行,上学时他们没时间、没能力,上班后也没时间,老板不让请假,出个医药费儿媳妇说不定还一脸不高兴!生什么生,值得吗?

  老话说,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没人做!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家庭也是一个经济体,其它经济体是生产维护销售产品,家庭这个经济体是生产维护销售劳动力:生孩子是生产劳动力,教育孩子是培养劳动力,工作是出售劳动力,人累了饿了病了回家休息吃饭看病是维护劳动力。可是生养一个孩子(生产教育维护劳动力)需要二十多年,时间长、操心大,付出金钱精力多,回报却太低,仔细衡量一下,完全是个赔钱生意,自然没人愿意做!

  七、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了利润最大化,想尽办法,让员工不请假(请假扣钱),让员工加班996,让员工不生孩子(尽量不招没生过孩子的女员工)!

  八、企业竞争太激烈了!太过度激烈了!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每个企业、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系统里的一个经济单位。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让企业担心不努力就破产,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生存的压力,导致企业对内各种996、007要求,对外通过广告软文等鼓励、引导、引诱、刺激消费者攀比消费、盲目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等。压力传导到员工,迫使员工必须努力工作,不努力就可能失业,失去工作,失去保障,出现家庭危机,甚至死亡。生存的压力导致员工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谈恋爱、结婚怀孕生孩子养孩子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导致年青人不想、不敢结婚生育;导致生育率下降。压力传导到家庭,导致家长各种鸡娃,择校、补习班。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出现厌学、自杀……。竞争压力体现在招工上就是尽量招更高学历、更优秀的学生,传导到学生身上就是努力考大学考研考博考公。传导到学校就是唯分数论,重视考试课,不重视体音美。真心希望国家出面来降低这个竞争度,希望国家强制企业不得996、007。

  九、网友小巴三1说:还有个原因是怀不上

  我非常同意,现在的年经人,熬夜,乱吃零食,有好多很不好的习惯,上学时为了学习熬夜,工作后加班熬夜,有空闲时间了还要享受夜生活熬夜,经常12点多还不睡,还乱吃各种垃圾食品,等怀不上的时候,着急也迟了! 

  十、生育观念变了,生育愿望不强烈了。如果说不生育是因为生存压力大的话,以前生存压力更大,为什么以前的中国人很愿意生孩子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以前的中国人,生育愿望是非常强烈的,现在的中国人的思想变了,对待人生的观念和以前不一样了,生死观变了,生育愿望不强烈了。

  以前的中国人,家庭、家族观念很重要,(家族兴旺发达,家族后继有人,家族香火旺盛)很重要。

  1、以前的中国人,一出生就被赋予一个使命,承担继承家业或白手起家、光宗耀祖、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重任,自己要接过这个重任并且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人生不完全是自己的,人生是家族传承中的一个环节。人生的意义就是继承发展家族事业,让家族兴旺发达,红红火火,人丁兴盛。

  2、谁能让家族兴旺发达,谁对家族有功劳,就能在家谱上记一笔,能光宗耀祖、世代受子孙敬仰,是很光荣的事。认祖归宗是很重要的;

  3、谁让家族丢人,给家族抹黑了,死后在九泉之下是无颜见列祖列宗的;被逐出家族,踢出家谱,死后不能进祖坟,死无葬身之地是很丢脸很凄惨的。

  4、认为生男孩是很重要的事,关系到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延续家谱等很重要的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娶不了媳妇,生不了男孩,没有后代继承香火,断子绝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家族在自己这里断代了,没人续香火了,死后是无颜见列祖列宗的!

  5、认为人死后会去阴间,成为祖宗,保护子孙后代,子孙后代要事死如事生,上坟烧香祭奠。如果没有男孩,就没有后代继承自己在阳间的家业,没有后代为在阴间的自己供奉香火,没有香火,祖宗就会成为凄惨的孤魂野鬼;反对火葬,认为土葬很重要,入土为安。

  6、女儿对家族事业没有直接作用,可以和强势家族联姻,帮助到家族。女子在娘家是寄养,娘家不是女子真正的家,婆家才是女子的人生归宿,所以女子出嫁是归来。夫是乾,妻是坤,夫是天,妻是地,妻子是丈夫的主要助手,为家庭家族添枝散叶,和丈夫一起奋斗,努力让家庭兴旺发达。

  这些思想如同宗教思想一般,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有这种思想的人,生育愿望是非常强烈的,谁阻碍不让他生男孩,是可能会和你拼命的,以前刚开始计划生育时,有过人命案的。有这种思想的长辈,遇到小辈不生男孩,是会非常愤怒的,甚至断绝父子关系都有可能。

  现在的中国人生育愿望不强烈了,为什么呢?

  具有上面这些思想的老人,现在几乎已经都已走光了。现在的中年人年青人都是接受过新思想的,他们认为:

  1、唯物主义教育我们,老一辈的死亡的观念是错的,神鬼是不存在的,没有阴间,没有阎王殿,人死后不会变成鬼,子孙烧的纸都是白烧的,都是迷信。坟墓不是你的归宿,人死如灯灭,人死一把灰,土葬火葬无所谓,抛了也无所谓。

  2、计划生育教育我们,生男生女都一样,无所谓传宗接代,无所谓延续香火,无所谓断子绝孙。

  3、身边的事实教育我们,养儿并不一定防老,自己将来很可能会被送去养老院,养儿也白养。现在这个社会,竞争太大,生存压力太大,孩子长大能自己自立更生,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能不啃老就不错了,家族是否兴旺顾不上了。

  4、网络教育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事是活在当下,当下快乐最重要,只要快乐就行,人生的意义就是只要快乐,不要责任,生子只会影响我享乐,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

.

.

.

.

[20240325补充]

关键是现在中国人 生育的逻辑和以前不一样了。

.

以前的中国是农业化国家,

人们相信迷信,相信自己死后会变成鬼,没有子孙的香火就会变成孤魂野鬼,生育是为了继承香火。

农业社会时,家族男人越多,势力越大,生活越好,人们喜欢多生,崇尚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

女人不会生,男人没孩子,断子绝孙,会被人嘲笑,看不起。生育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所以人们再苦再穷也要生!再苦再穷也要生!再苦再穷也要生!

.

现在的中国是工业化国家,

人们相信科学,不相信死后有鬼神,不担心死后无香火。多年计划生育教育也改变了中国人多子多福的生育习惯。

人们生存压力也太大,从恋爱,结婚,生育,养育,教育,都有很大压力。

年经人的工资不高,光自己花还嫌少,生一个孩子,就是四脚吞金兽,麻烦制造机,生活质量都降低了,不仅没什么好处,还增加十几年的一堆麻烦,为什么要生?

.

可以说,以前生孩子是为自己生的,是为自己养老,为家庭增加劳力,为家族延续香火。人们生育动力高,且生养教压力不太大。

现在生孩子其实是为国家生的,为国家培养劳动力(不让孩子接受教育都是违法的)。人们生育动力低,且生养教压力都很大。

除非,国家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生育逻辑,比如,学欧洲,给足够多的生育补贴,(比如每生育一个孩子,每月补贴当地的平均工资,或最低工资的2~3倍,补到20岁)这样一来,生育就不是增加负担,而是改善生活,让生活更好,人们有利可途,自然愿意生,甚至克服其他困难去生。

说来说去,核心还是钱。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只要能给足钱,其他困难其实是可以克服的。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