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未来8年的发展(第一部分)

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发展的保障,但是归根到底要靠发展以稳定社会,推进生产进步,协调内部分配机制,改善外部环境。

从世界几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来看,只要是抓住工业变革历史机遇的国家,就能转化各类发展困结,推进社会治理模式进步,突破难解的地缘环境桎梏。相反,如果发展或者生产力没有跟上,撑不起国家的超前构想,那么会造成严重内外自乱阵脚的局面。正面例子如英国君主立宪辅以蒸汽革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反面例子为法国拿破仑中后期、苏俄初期、目前的欧洲日本、(美国在内部纠葛中,情况待观察,目前不乐观)。

从正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把握好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辅以与生产力配套的上层建筑改革,可以打开史无前例的历史新局面。从反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即使处在当时的工业革命时期,如果追逐超出彼时生产力的社会构想和地缘目标,会遭到各类严重反噬。此处暂不展开。

所以在完整把握历史上第四次工业机遇之前,中国需要克制超出目前阶段的社会构想和地缘目标,巧妙地做到与生产力匹配,服务于生产力的调整。化成一句话,就是所有社会和政治活动以生产力发展为中心,开展有力、奋进、创新的工作和斗争。

很明确的是,下一波工业革命中能盘活局面的真正棋眼只有两处,可持续能源(下称新能源)和高人工智能(下称人工智能)。

工业革命一度同能源革命相提并论,可以看出能源是人类生产力发展进步最重要的基础动力之一。对于中国而言,新能源不仅意味着环境改善和本国能源支持度提高,也意味着将不断渗透掌握基于新能源而衍生的庞大工业产业,推进相关产业占领新时代高地,由此而来的就业爆发和世界产业链话语权,将彻底改变中国内外局面。

人工智能产生的作用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革命异曲同工,主要起到生产效率的大幅跃升,并且能辐射覆盖所有产业领域,大力促进过往发展较慢的各类交叉学科(产业),解放社会各种生产要素,甚至可能产生比市场经济模式更高效的新型模式。其次,也可能对下一阶段社会治理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合理改善不同场景的分配机制。一旦全面掌握了该技术,未来符合历史意义的共同富裕将不遥远。

目前中国处在远中近不同周期叠加的历史阶段,旧的社会发展动力逐步衰竭(土地财政、地产经济、老基建投资、外贸出口、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必须聚精会神把握这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