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人?大人者,直承心性!
大人,是什么意思,有几种意思,大人者,何谓也?
大人,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斯干》“大人占之”。
此处“大人”即太卜,太卜是周代执掌占卜的官员。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大人”一词之始。其次“大人”一词出现于《易经》之干卦的爻辞中“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易经·干卦》)。此处“大人”一词已不是指具体某官职,而是指品德和智慧之杰出者。
孟子在谈起大人的时候,这样说,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翻译过来就是
孟子回答说:“耳朵、眼睛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耳朵、眼睛也只不过是物。物与物接触,便会受到诱惑罢了。心的功能在于思考,思考了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一无所获。这是上天赐予我们人类的。所以,心是重要器官。先把心这个重要器官的地位树立起来,那么,那些次要的器官就不能夺走人心中的善性。这样就成为君子了。”
还有一位人物,王阳明,王阳明集儒门心性之学于大成,其对儒家千古一贯之圣学(即心性之学,吾辈则谓之为儒家生命学)的理解与体会,直接上承思、孟,兼括儒门诸子。
他这样解释“大人”一词,有独到心得:“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大学〉问》)
以上只是一部分对大人的解释,在很多地方,把大人大致总结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在官场中成为下属对上司的习惯称呼,犹言王者,对宫闱近侍的尊称,指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对老者、长者的敬称,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指成年人,周 代占梦之官。
朱熹注:大人之心,通达万变,赤子之心,则纯一无伪而已。然,大人之所以为大人,正以其不为物诱,而有以全其纯一无伪之本。是以扩而充之,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及其大也。
那么你对大人作何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