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报道,在能源市场上,无论从哪项指标来看,普京正在赢得战争

1、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总价值为75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令该法案正式生效。

狮评:《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给大企业加税,筹集约7000亿元资金。其中,约4000亿元将集中用于能源安全和气候投资,旨在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40%。

该法案还将拨款640亿美元用于平价医疗法案补贴,将老年人的自付药物费用限制在每年2000美元。

美国《时代》指出,该法案包含的电动汽车相关补贴意图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承认该法案不会降低通胀,只会对今明两年美国的通胀产生“微不足道”的影响。

2、8月16日,荷兰TTF天然气价格高达234.50欧元/兆瓦时,一年前,欧洲天然气价格仅为28.80欧元/兆瓦时。

狮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警告称,若这一趋势继续保持下去,“按保守估计”,欧洲天然气价格将在今年冬季进一步上涨60%。

俄乌冲突前,欧盟国家一半以上的能源产品依赖进口,其中俄罗斯提供了41%的天然气、46%的煤炭和27%的石油。俄罗斯通过管道向23个欧洲国家供应天然气。

价格暴涨除供应减少外,欧元区不利的气候条件也导致了能源价格的上涨。目前欧元区国家正经历极端高温和干旱,这导致当地空调的用量激增,进而导致用于发电的天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加。

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近期数据,欧盟地下储气库的库存量已上升至74.7%。欧洲议会预计,今年11月1日前,欧盟地下储气库的天然气库存量将至少升至满容量的80%。

没有人能预测今年冬天会有多冷,即便充满地下储气库,如果冬季俄罗斯断供,库存也不顶用。

3、8月16日,普京称,佩洛西窜台不单纯是某个不负责任政客的鲁莽行为,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挑衅。

狮评:普京认为,这是美国蓄意破坏地区和世界稳定以及图谋制造混乱战略的组成部分,是美不尊重别国主权、无视自身国际责任的傲慢表现。

普京指出,美国试图维系世界霸权地位,西方将其国内矛盾和问题归咎于俄、中,以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西方正推动北约等军事同盟体系东进亚太,打造亚太版北约。

普京洞若观火,中方对普京总统的表态给予高度评价。中方与普京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发起了“封岛”军事演习。对美方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予以揭露和反制,对佩婆及其家人进行制裁。

对台岛进行常态化警巡,对西方的霸道只有坚决反击,才能赢得应有的权益。

4、8月10日,彭博社报道,在能源市场上,无论从哪项指标来看,普京正在赢得战争。

500

狮评:俄罗斯是主要能源供应国,西方打压俄罗斯时,主要是在能源领域下狠手,欧盟对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实施禁令。

然而讽刺的是,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欧洲自己顶不住了。

俄罗斯在开战初期选择了以大幅折扣的价格出售石油以吸引买家,但在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已经利用紧张的市场重获定价权;从产量来看,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也已经回归年初的水平。

俄罗斯现在既不愁市场,又不担心油价,确实可以说稳操胜券。相反,欧盟要不要坚持对乌克兰的支持,逐渐受到美媒的质疑。随着寒冬的到来,电力需求和价格的飙涨,当欧盟民众面临能源短缺时,恐怕有可能让欧洲政客付出政治代价。

5、8月17日,针对欧盟提出的重启2015年伊朗核协议的方案,伊朗做出的回应被认为“富有建设性”。

狮评:伊朗已向欧盟提交了关于伊核协议维也纳会谈最新草案的书面答复。伊朗认为目前主要有三个分歧,而在其中的两个分歧上,美国表达出“口头上的灵活性”。伊朗呼吁美方在第三个、即保证协议延续性的问题上采取“现实态度”。

欧盟正在与美国就推进这项旷日持久的谈判进行磋商。

8月1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表示,伊朗一直在提出与恢复2015年伊核协议无关的要求,包括要求解除其经济制裁等。美国同意欧盟的基本观点,即伊朗核协议谈判中“可以谈判的内容都已谈判过了”。

高盛认为,短期内伊朗、欧盟和美国这三方不太可能取得共识,达成核协议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使真的达成协议,伊朗原油供给也得等到明年才会进入国际市场。

目前,伊朗已经每天出口约100万桶石油,经济压力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6、7月,欧元区CPI同比升至8.9%,创欧元区成立以来新高。俄乌冲突导致当前欧洲深陷“滞胀”困局,未来滑向衰退已不可避免。

狮评:欧盟委员会下调欧元区2022和2023年GDP增速至2.6%和1.4%(较上次下调0.1和0.9个百分点)。德国五家顶级智库最新预测显示,如欧盟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全面禁运,2022年欧盟GDP增速将放缓至1.9%,随后在2023年陷入严重衰退。

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和食品短缺,大幅推升欧洲通胀水平。一方面,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供给。2021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有近40%来自俄罗斯;另一方面,俄罗斯和乌克兰是欧洲重要粮仓,向欧洲出口大量玉米、小麦、大麦等农产品。战争导致能源和粮食出现严重短缺,导致通胀水平大幅抬升。

7月,希腊、西班牙、比利时CPI同比均超过10%,分别达到11.5%、10.8%、10.4%;德国和意大利CPI同比分别为8.5%和8.4%,法国相对低一些,但也有6.8%。

持续飙升的通胀制约企业生产、削弱消费信心、恶化贸易收支。二季度欧元区GDP同比由一季度的5.4%降至4%,领先指标预示下半年欧洲经济将进一步下滑。

7月,欧央行意外加息50BP,希望能对抗通胀。未来欧洲可能会以陷入经济衰退为代价,确保通胀水平能够尽快降至2%的长期目标。但若欧洲的能源危机无法缓解,仅靠欧央行加息的作用不大。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