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想让设计部计算项目所有户型的得房率,结果发现工作量非常大,有些规则吃不透

【本文来自《关于套内面积,在开发商内部的管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文中把有些问题讲得很清楚了。同样作为地产从业人员,从我自己的工作经历出发,讲一下自己在确定住宅方案时对公摊面积的真实想法,做一个补充吧(代表自己,不代表其它人):

1.我亲自主持过一个半项目的开发工作(含规划设计),其它项目的方案会也参加过一些,大家从来就没有 利用所谓的通过加大公摊面积来获取额外利益的想法和动机,原因作者已讲清楚了,在此不重复。

 开发人员、设计人员总是在保证小区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公摊、提高得房率。我们都是打工人,自己开发房地产,也从其它地产项目买房子,和大家长得一样,不是青面獠牙的恶鬼。

2.公摊面积的计算是个专业的活,要吃透那些规则得花些功夫,更何况根据不断出现的新设计,计算规则也在调整。我曾经想让设计部门计算一下项目所有楼栋、所有户型的得房率,给销售做个参考,结果发现工作量非常大,也有些规则吃不透。所以最后设计人员只能给了我一个得房率区间。

3.其实,开发商计算得房率也不具备权威性,流程上分别有规划部门和房产部门委托专门的咨询公司在计算小区及各户的经济指标,规划部门的结果用来控制土地出让时规定的的指标,房产部门的结果用来办理产权证。此处还须说明一点,两个部门所掌握的计算规则小有差异,也足见面积计算的复杂性。

4.根据纯住宅的结构形式,得房率会落在一定的经验范围,只要不是设计人员、开发人员脑子被门夹扁了,不会出现那种离奇的数据。

5.各地的房产证内容大同小异,但都标明了房子的总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

6.此次舆情出现的得房率61%情况,在原新闻中并没有把具体情况讲清楚,个人估计肯定不是纯住宅纯项目,更有可能是商业类(商铺、公寓)、办公类项目。

7.我实在没搞明白,为什么每过一段时间,网上总会炒一下所谓的公摊面积的事情。

纯个人体会,不代表其他人,大家不喜勿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