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展穿和服要不要处罚?中国人应该把矛头指向真正的精日

今天是日本宣布投降77周年,公众除了对日本侵华战争历史的回忆之外,也掀起了漫展上能不能穿和服的讨论。日本对中国进行了长达14年的侵略,伤亡人数超3500万,强征数十万女性为“慰安妇”,至今存活的受害者已不足20人。尽管中日建交时日方承认痛恨侵华历史、中国也宣布放弃战争赔款要求,但日方一直以来并没有反思历史,反而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中国人民强烈愤慨。

​日本在吸收各国文化的基础上,也创造了自己的优秀文化,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带有军国主义思想的文化糟粕。和服当然不属于文化糟粕,中国人可以因为对日本的仇恨而反对和服,但没有理由以法律的民义禁止和服。8月10日的漫展和服cosplay并不是在8与15日进行的,即使对民族感情有所伤害,也构不成寻衅滋事。如果有人踩在8月15日这种节点穿和服cosplay,这种情况下公众才有理由去劝阻和谴责,至于是否构成触犯法律我还不太确定。如果穿的不是和服而是军国主义制服,这才是挑战底线的行为。此外,法律对中国人和外国人一视同仁的。如果有人因为他是中国人就不能穿和服,那么在中国的日本人是不是也不能穿和服呢?我想这是没有理由的。

一国从来不应该清除另一国文化。和服等日本文化尽管因为日本的历史罪责而会遭到排斥,但从来没有任何理由在法律层面拒绝日本文化进入中国。漫展上的和服cosplay并没有如此强势以至于把中国的汉服从中国赶了出去。我相信日本国内的一些知道历史的有识之士也不会赞同这种禁止和服的行为。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评价西方国家的“清除俄罗斯化运动”时表示,“仇俄症在西方迅速蔓延,而随之而来的野蛮措施违背了一切文明行为的原则”,并拿中国和法国文化举例:

在这种“文化禁止”中,我们从欧美历史上经常可以接触到一种“文化抹黑”现象,即将一种文化极度贬低,从而达到将其从公共文化中“剔除”或者凸显另一种文化的效果。……几年前,中国就“陷入其中”。他们试图指责其制造了冠状病毒,认为是由于中国人吃了蝙蝠而感染了所有人。虽然没能成功,但这种“文化抹黑”的效果达成了。于是,一时间“反华症”被放大,首当其冲的便是在美国。在此之前,其他国家也有被“排斥”的时候。在2000年初期,当巴黎在反伊拉克运动中不支持华盛顿时,他们就试图暂时“修理”法国文化,甚至尝试从“French

Fries”这一名称中删除“French”一词。在电影与其他领域,这种现象更为普遍,都是采取了类似手段。

中国还有很多真正的精日分子,他们美化、歪曲历史,企图为日本的侵华罪行洗地,而且这些精日分子本身还并不了解多少日本文化。比如,震旦学院的宋庚一就忽略了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公然宣称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其实是不确定的。张哲瀚在明知历史的情况下,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澎湃新闻驻日本记者对安倍掩盖历史的行为避而不谈,在直播时公然为安倍哭丧,却竟把“安倍首相”说成“安倍总统”。我还记得曾经有个精日分子听信了网传视频中秩序井然的地铁站是“山手线”的“西セカンドバナー”站。中国人民应该将矛头指向这些真正的精日分子,而不是民间的日本文化,这才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正确打开方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