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澳大利亚生活36年,过去西方媒体都有报道鲁西迪,播音员发音是 “拉西迪”

【本文来自《著名作家鲁西迪在纽约遇刺:因作品《撒旦诗篇》33年前曾被伊朗全球追杀》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小冰棒
  • 译法应该没问题!我的英文已还给了老师,但依稀记得一点英文译法的一点规则,比如:不少国外知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已有习用的中译名或汉名,则遵循其译名不可音译处理。如:Henry Norman Bethune翻译为“白求恩”。 

    套用这规则:88年,拉什迪因其作涉亵渎侮辱某教的先知,被伊朗宗教精神领袖霍梅尼下达“全球追杀令”,而轰动全世界,当年我刚读初三!因霍梅尼去世,这追杀令一直有效!

    其属“知名人士”了,作为整个事件的追踪、后续新闻报道,应该遵从其名的“前世今生”,或者在“鲁西迪”后搞个括弧,备注是之前的“拉什迪”,而不是搞个名字后(虽然译法“没问题”),但让很多经历当时的新闻事件的人,一下子还不知道其所以然,翻看整篇文章后才:哦,原来是“拉什迪”!

    这个是做事、新闻报道的“严谨性”,而不是从每个细节去盲目猜测别人的背景和动机!

这和英文水平没有关系。我在澳大利亚生活36年,当年Rushdie 被追杀一事西方电视新闻都有报道,当时电台播音员发音都是 “拉西迪”。此事已经过去好几十年,许多人已经淡忘,拉西迪过去几年也频频现身公众场合,而明显电台电视台播音员的发音都已经改成“鲁西迪”。

这也是因为过去几十年的西方“政治正确”的影响之一,就是不再以盎格鲁英文的发音习惯用在外国人的姓名发音上,而是尽量使用原语言的发音。表示对外来文化的尊重。

虽然是一种为了社会维稳的形式主义,但也算是一种善意的表示吧。但不会每次说“鲁西迪”的时候就加上一句“”就是我们以前说的那个拉西迪“ ,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国内大多数人看中文报道,对名字按照中文记忆,所以一时会想不起来”鲁西迪“是谁,但要知道新闻工作者不是幼儿园老师,也不可能在每一篇报道中说这个”鲁西迪就是你们可能记得的那个拉西迪“。

还是理解一下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