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明月照过来!——又一篇替沙特直白传达心声的中东报道
今天介绍的这则消息,让我不知道如何评价沙特王爷,包括那位王储爷。所以我啥也不说了,直接给朋友们上菜!
大致在三月,他们的老国王,邀请中国leader访沙。当时中东媒体上就有种微妙的开心气氛,而且他们普遍很有信心,觉得中方一定来。据有位作者暗示,老国王选的时间点很有用心,是在吉祥的斋月之后、沙特最重要的两圣地朝觐活动开始之前。同时沙特释放了很多空气,表达自己进入“龙的圈子”的决心。
结果他们满怀希望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沙特就跟我家猫咪一样,马上翻脸了,立刻转头儿邀请拜登访沙。拜登马上跑去了,各种戏码,全世界也都津津有味围观了。
那一阵,中东媒体一时竟没有精英谈中国了,全都谈美国不会放弃中东、不会让中东成为真空等等,右派们大批特批拜登和前任为了聚焦亚太而放弃中东是大错特错。
拜登走了,消停几天,精英们又开始谈中国。
有一家叫AL-Monitor的英文媒体,自身定义本来是全面介绍中东的新闻动向,包括翻译转载中东各媒体的文章与消息,似乎是中立的。然而,最近似乎下海写软文了。
2022年7月29日,该网站发表了一篇独家采访报道,由一位女作者Sabena Siddiqui执笔。文章的题目叫做:
《中国在中东的推进充满了各种局限》
文章的内容,和我一年多前介绍过的黎巴嫩《东方日报》、《阿拉伯新闻报》等媒体上的一些文章完全是一个论调,连语气都一样,那就是:
批评中国不肯在中东扮演“军事角色”。
不过这篇文章的意图更具体,那就是,含蓄又明确地表示,中国应该与沙特,而不是其他中东国家,在中东,进行更,更,——我不太知道怎么描述——的军事合作。
因为怕被cut,恕我不上文章截图了。
该文标题下的提要是:
“随着以伙伴关系为中心的外交趋势的出现,中国似乎正寻求在中东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但是实际上全篇文章都是委婉地表达对中方这种政策的不满。
第一段先说,中国的这种趋势,影响到美国与其他国家(欧洲),让后者开始试图在中东形成对抗——这就是中东精英的逻辑,把自家都放在大国对抗的棋盘上去考虑,所以他们那么想TW,也就不奇怪了。
接着黑了一下阿联酋,说:
阿联酋总统、印度总理、以色列总理和其时正在耶路撒冷访问的拜登一起搞了个视频会议,等于在Quad等之外又多添了一个四家组织,会上决议之一,是通过了一项“爱二又二”方案,这个二方案就是为了对抗一带一路。几天之后,以色列就把海法港让给了印度,让印度与另一个没有提名字的合作方一起搞,并让印度租借到2054年。这就让印度的各港口与欧洲之间获得了一个集散点。
由此转到谈一带一路的意义,“创造了贸易机会,扩大了地区联系,并提供了战略平衡”。
再提到中国是产油的中东的最大贸易伙伴,接着就触及主题了:
“但是,这些关系可能缺乏长期的保障。然而,为了其能源安全,北京需要寻求结实的纽带,也就是,在中东期图一种更积极的角色。”
然后笔调神奇地转到了我们的外长身上,如此分析:
“为了改变这一落伍(或说不足,原文为setback,挫折)”,王外长召开了海合会外长会议,以便促成自2004年起就在酝酿的自由贸易协定。
拜登访问中东时,曾经宣布不允许中东出现真空,我方各位发言人都驳斥了这一说法,包括“相信中东的兄弟姐妹能够建立地区和平、自主命运(大意)”。我特意去跑中东媒体上找相关报道,结果反正我是没找到有媒体报道我方这一表态。
不要以为他们不敏感哟,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王、赵、华、汪等人的发言,他们报道得快着呢,都发单条新闻,有时还是快讯形式。
结果,在我此刻介绍的这一篇报道里,倒是引用了外长的发言,但解释成是,中国为了扭转落伍局面,扭转本国在中东角色不够主动!
文中引述,最近,外长在一次与叙利亚外长的视频会议上,“申明了北京对该地区的承诺(commitment ,也可译成投入、承担)”,然后引了外长的话,当做那种承诺:
“中国坚定支持中东人民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团结自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
在我们,这话不是说得不能更清楚了吗!然而,中东精英的理解就是不同,解释成另外一个意思。——这在他们是常态,经常引用我国相关人物的原话,然后扭曲成他们逻辑里的意思。
然后文中说:
“然而,提及超级大国们时,王变为更加批评的态度了。”
并引用一位在德国研究机构的阿裔学者的话,告诉读者,最近这些年,中国的外交官们的态度更为锋利,变了画风。
接着文章又回到一带一路:
“那么,在中东,中国的一带一路多大程度上成功落实了呢?”
一段简明分析之后,再引入德国波恩的一位西方学者,让他告诉AL-Monitor:
“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沙特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其相关的地缘战略位置连接亚洲和非洲,其地理位置接近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
并借这位学者之口指出,两国的关系基本只限于经济。
接下来是该社的报道自己发声了,点出了报道的主题:
“两国关系最大的落伍之处,就在于缺乏北京的一种军事角色。”
这话真是说的红果果啊,童靴们。
该报道简洁总结了一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两国在军事领域不断发展的合作,武器啊什么的,童靴们都懂的那些。然后又让那位在波恩的学者发声,他先肯定了两国的合作在不断发展,然后说:
“沙特一直对中国抱有更多期望”,而“这种伙伴关系有其局限性,因为它是基于纯粹的商业而非战略愿景。”
然后再让该学者为沙特最近对美国的投怀送抱辩解,把责任推到中国头上:
“尽管与美国各种关系紧张,沙特仍然将华盛顿视为长期的传统经济伙伴和安全提供者。沙特的军事基础设施仍然严重依赖美国的设备,而这些设备是中国技术无法轻易取代的。”
那么,结果就是,“沙特领导人将继续其对冲努力,其特点是在多极世界中平衡伙伴关系。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似乎不太可能在政治和军事合作方面取代美国。”
报道声称,因此,利雅得给了华盛顿优先权,并且依赖美国军队来满足其防卫所需。
——看起来是说反话,意思反过来就是,沙特之所以和美国保持目前的关系,全怪东方某国不提供沙特的军事防卫所需。那是不是暗示,只要东方某国肯提供那个防卫,俺们沙特立马让美军打包走人?是在暗示这个意思吗……可是,美国和美军肯吗?天下能有这么容易的事儿?(此段为本文作者乱入吐槽。)
“没有兴趣在军事基础上建立联系,于是中国在该地区全面地建立伙伴关系”,报道如此笔锋一转,在阐述实际形势的同时,委婉地表达,中国与伊朗建立牢固关系,让沙特等不满,中国不该那样。
再一步暗示,中国与阿联酋关系那么紧,也不该那样。
再一步暗示,中国与该地区所有国家都是一碗水端平,全部是伙伴关系,也不该那样。
我总结下来,意思就是:
中东正统在沙特,所以中国应该和沙特一起建立在该地区的主导关系,联手管控该地区,包括军事进驻。
报道为此拉入第三位学者,英国杜汉姆大学的中东研究学者,宣扬:
“最终,北京与该地区如此多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合同,以至于这些交易产生的效益微乎其微。”
该学者居然又扯上我们的外长,“在评估王对美国的批评时”,那位学者说,“沙特是中国的(能源)主要供应国之一,这使得这一伙伴关系对两个大国都特别有价值。王对美国的批评反映了中国试图利用它相对于华盛顿所获得的相对优势,因为拜登在乌克兰战争造成的全球能源冲击中迫切需要修复美沙关系。”
该学者又道:
“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王的信息似乎经过了仔细校准,没有暗示中国是美国的替代品。这可以追溯到中国“伙伴外交”的本质。中国没有军事联盟,这不仅是一个摆脱地区竞争的便捷工具,也是一个隐含但明确的信号,表明北京没有意愿和能力在波斯湾发挥安全作用,取代美国。”
像以前中东媒体的类似文章一样,话里的不以为然和谴责意思很明确,认为中国太自私,不承当帝国的责任和义务。
报道又表达沙特如何一心向明月,包括用元结算石油,至此,全文戛然而止。
很显然,中东的统治集团、既得利益集团的心态和要求非常明确,十来年都没变,也许甚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半以来都没变。不管形势怎么变化,它们的愿望和要求是始终如一的,也始终执着。
只能说美国实在太差劲儿了吧,逼得人人都想另寻出路。
这篇则非常明确,替沙特发声,不是泛泛的,而是具体的,要求中国和沙特军事合体。
于是我替沙特,给大家汇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