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比例而言,日本的直接交易型腐败少,但信托式腐败却极为猖獗

【本文由“败灯必败”推荐,来自《日本人为啥瞧不起政府官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国际清廉指数就算了吧。那个评价标准非常狭隘的,很多腐败行为只要“合法”就不算腐败了。

那日本举个例子,日本直接的一手钱一手权式的直接交易型腐败以比例而言是非常少的,但“信托”式腐败却极为猖獗,简单来说就是公务员就职的时候不直接受贿,但会在已经离职的“前辈”等人脉影响下,“无偿”为企业开后门直接办事,等离职了,再进入相关企业获得一个高薪的闲职,唯一的工作就是利用自己的“人脉”,让在职的“后辈”继续“无偿”为企业服务。

而在国际清廉指数面前,这种“无偿”就成了“清廉”。

日本东电核泄漏这么大的事情,在日本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就跟东电是大量日本相关官员“养老”之地有很大关系

热门评论 4

  • HG版CHERRY 作者
    全部楼层
    tigerke
    此评论已被屏蔽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日本实际贫富差距极大,你听到的很多关于日本的“宣传”实际上是日本外务省每年几百亿日圆经费的功劳,因为花这些钱隐瞒腐败和贫穷的存在比治理日本的腐败和贫富差距“便宜”。

    而实际呢?我可是19年初去东京时直接在歌舞伎町附近的铁道桥下看到了快一亩地的流浪汉幕天席地的睡觉的,连下脚都难的那种。

    而稍微有点积蓄的日本人因为害怕变成同样的情况(由于日本日常开销花费高,再加上房贷等,普通日本人积蓄并不多,万一再摊上个不能医疗保险的病,失业即破产,甚至退休即破产的也不是没有),只能兢兢业业的成为“社畜”,不带自我意志地像牲口一样干活(某马喊出来的996,其实早几十年就是日本社会的常态了,不然你以为为啥日本自杀率那么高)。日本经济好的那些年也就算了,现在日本都“失落三十年”了,真当日本还是什么“白富美”么。
  • 不对不对,英语里没有“清廉”这个概念,他们叫“透明”,你仔细翻译和寻找语境来辩识,这范勇鹏老师还是张维为老师提出来的我忘了,但不重要,英语国家以及西方,用一套“透明”的程序正义,来给自己强加一个统治的“法理”,并以此来质疑中国非全民参与的代议制民主的合法性。

    撤的有点远,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了,基本焊死了变革的井盖,他们陶醉在自己的“高尚”之中,认为只要程序正义了,结果必然正义,所以不用在乎结果正义,甚至结果不正义也无所谓。

    翻译成人话,只要我把腐败合法化,就没有腐败啦!
  • HG版CHERRY 作者
    理论者
    又是这种想象的瞎扯淡,”在已经离职的“前辈”等人脉影响下,“无偿”为企业开后门直接办事“
    办什么事情?能具体说说吗?说不出就是标准的臆想。。。
    这个企业能够聘请退休公务员,那个企业也可以聘请退休公务员,所有企业都这样聘请退休公务员,为自己”开后门办事“,那前门还存在吗?
    再说这种”信托式腐败“的信任基础是什么?要是这整套环节不按照这一套办事,有任何惩罚吗?怎么办?企业聘请了一个退休官员作顾问,但是他去要求在职同事”开后门办事“,但是情况有变,或者这个部门的同时不不熟,或者以前闹过矛盾不对付,就是办不了。。。那结果怎么办?怎么收场?  ”信托式腐败“还能信任的下去吗?可见 ”信托式腐败“只不过是些臆想而已。。。。
    我可以理解为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吗。因为你这种疑问其实是中国环境还不支持这种腐败所造成的。

    日本和中国不同,日本的财阀财团都是相对固定,根深叶茂的类型,那真是“流水的公务员,铁打的财阀”,也因此,这类信托式腐败在每个部门实际上都被几个相关领域的财团“垄断”了。这点美国等国也类似,而且就如同美国发明了“旋转门”这样的名词一样,日本也发明了个专有名词“天下リ”,意思是“下凡”。
    jpg
    这张可是日本自己的配图

    这种“潜规则”对于日本这样强调“资历辈分”的社会是很平常的(用某位作家的说法,哪怕随便坐下,官员也要按官职资历座成个“同心圆”,“就跟动物园猴子山的猴子一样”),哪怕偶尔有一两个“另类”,官商两届的能量也可以轻易压制,你想不到只不过是你不知道日本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而已。

    如果想了解这方面的日本生态,日本作者田中芳树写过一本政治讽刺小说,叫《薬師寺涼子の怪奇事件簿》,您可以看看,里边的女主角药师寺凉子之所以能大闹特闹,连上司都管不了,两个原因一是凉子是“大日本警备保障”JACES的 社长千金,是未来社长,通过各种渠道(比如私人侦探和安保监视录像等)获得了大量政要的黑资料,可以威胁政要们;二,也是最关键的,就是JACES 对警界高层是相当重要的二度就职管道,他们和凉子今天是上司和属下,明天就是职员和董事长。

    当然实际中是不会有药师寺凉子这样砸自己锅的财阀的,所以里边的描写其实最多也就是幼儿园级别的入门,正式黑料还要自己。找
  • 全部楼层
    tigerke
    此评论已被屏蔽
    贫富差距小的话,哪来那么多高质量的老师啊?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9
最热 最早 最新

  • 日本窗口办事员基本没有腐败,不像咱们一个辅警都敢捞钱。
  • HG版CHERRY 作者
    全部楼层
    理论者
    你的逻辑已经彻底混乱了。。。。企业聘请退休或者辞职的公务员,本身不违法,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干。。。是否违法要看办了什么事情。。。腐败的定义,是对事不对人的。。。
    “官僚系统是个金字塔系统,一级一级升上去,必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这不是论资排辈就能解决的。。。。”这些常识也不会因为不同国家就会有区别的。。。
    我没觉得我的逻辑有问题,反而是您在说什么我可彻底看不懂了,难道您是想说您比日本人还了解日本?“天下リ”这个词可是日本人自己发明的,用来描述自家体制弊端的词啊╮(╯_╰)╭
  • 全部楼层
    落雕都督
    大学毕业后立即成为警部补??????
    这特么。。。。连县议员家庭出身的小葵和财团出身的千惠都没达到这成就啊,立了N个功都还一直干小巡查……这得是谁家的孩子门户这么硬啊!!!。。。。心疼夏时和美幸五分钟。。。。
    日剧看少了,请参看《樱之塔》里面玉木宏和广末凉子的差异
  • 全部楼层
    HG版CHERRY 作者
    所以才说你“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常识”其实是革命先烈用血肉换来的只属于中国的“特例”,同样的“常识”在日本根本不存在。

    我不是说了吗,“信托式腐败”在日本只被视为“弊端”而不是“违法”,你以为的“非法勾当”人家是理直气壮的在干。

    至于你自以为“得记”的“上屋抽梯”,“过河拆桥”,相信我,你真在日本这么干,跟安倍一样挨一枪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更常见的是身败名裂,享受一下日本特有的“正义”。
    你的逻辑已经彻底混乱了。。。。企业聘请退休或者辞职的公务员,本身不违法,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干。。。是否违法要看办了什么事情。。。腐败的定义,是对事不对人的。。。
    “官僚系统是个金字塔系统,一级一级升上去,必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这不是论资排辈就能解决的。。。。”这些常识也不会因为不同国家就会有区别的。。。
  • HG版CHERRY 作者
    全部楼层
    理论者
    安倍本身是选举式的政客,他不当总理也有政治影响力,类似于特朗普不当总统,仍然有政治影响力,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本身是靠在民众中的知名度和政纲等等因素,而非所谓的“人走茶不凉”,日本首相照样也有下台后十分沦落叹息人走茶凉的,因为他确实没有政治影响力了。。。。
    你所谓的”找以前的下属走关系“是指违法的事情,还是指合法的事情?如果是合法的事情,企业仍然是看重他们精通法律政策熟悉办事程序,仍然是靠专业和经验,实现再就业,没什么值得批评的。。。
    如果是非法的事情,”找以前的下属”最多只能适用于前最高长官找现任最高长官,两者勾结搞非法勾当,这种事情哪里都会有,不是日本特有的,没必要专门拿出来说。这是他们建立的个人关系,跟什么“论资排辈”的没关系。
    其他层级去找“以前的下属”通过什么论资排辈来搞“非法勾当”则是不可能的,因为官僚系统是个金字塔系统,一级一级升上去,必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这不是论资排辈就能解决的,这样才会很多人仕途无望或者辞职或者提前退休,所以要去企业任职,而升上去的前同事,也许面对来办事的,就是之前的仕途竞争对手,点头哈腰礼貌下也许可以,“看得极重”而一起搞非法勾当?可能吗?而且升上去的前同事,为什么还要听取之前的仕途竞争对手的意见,让他们来决定在职官员的仕途?自己好不容易升上去,有人事权不用,要给前竞争对手们?
    自己产生“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不要紧,就怕有人忽悠,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产生幸福倒错感了。。。
    所以才说你“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常识”其实是革命先烈用血肉换来的只属于中国的“特例”,同样的“常识”在日本根本不存在。

    我不是说了吗,“信托式腐败”在日本只被视为“弊端”而不是“违法”,你以为的“非法勾当”人家是理直气壮的在干。

    至于你自以为“得记”的“上屋抽梯”,“过河拆桥”,相信我,你真在日本这么干,跟安倍一样挨一枪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更常见的是身败名裂,享受一下日本特有的“正义”。
  • 全部楼层
    HG版CHERRY 作者
    你这是在用中国的情况套日本,这也是我说你“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原因。

    中国官员基本属于“人走茶凉”,官员离职两三年,他的关系网基本就散了,而且再想找以前的下属走关系,人家让不让你进门都是个问题。更不要提中国反腐可是连已经退休十几年的都不放过了。

    但日本不一样,论资排辈非常严重,人走茶不凉才是常态,比如安倍,哪怕不当总理,依旧是派系领导,以至于大家都说,这次安倍挨枪,最开心的就是岸田(因为掣肘的太上皇没了)。
    公务员也是对这类“前辈、后辈”之类的东西看得极重,现任长官看到前任,点头哈腰的不在少数,所以离任官员能量很大甚至可以影响在职官员的仕途,腐败调查更是落不到这些大佬头上。

    我之前发了一张关于日本“天下刂(手机打不了日语假名,请将就一下)”的示意图,这是日本媒体自己弄的,您可以看看。

    日本公务员的收入不算多好(对底层来说工作还算稳定,但对中高层钱就不太够了),第二就职拿高薪就成了那些头头唯一的盼头,这些日本人啊,连腐败都要“排队”的ಥ_ಥ


    安倍本身是选举式的政客,他不当总理也有政治影响力,类似于特朗普不当总统,仍然有政治影响力,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本身是靠在民众中的知名度和政纲等等因素,而非所谓的“人走茶不凉”,日本首相照样也有下台后十分沦落叹息人走茶凉的,因为他确实没有政治影响力了。。。。
    你所谓的”找以前的下属走关系“是指违法的事情,还是指合法的事情?如果是合法的事情,企业仍然是看重他们精通法律政策熟悉办事程序,仍然是靠专业和经验,实现再就业,没什么值得批评的。。。
    如果是非法的事情,”找以前的下属”最多只能适用于前最高长官找现任最高长官,两者勾结搞非法勾当,这种事情哪里都会有,不是日本特有的,没必要专门拿出来说。这是他们建立的个人关系,跟什么“论资排辈”的没关系。
    其他层级去找“以前的下属”通过什么论资排辈来搞“非法勾当”则是不可能的,因为官僚系统是个金字塔系统,一级一级升上去,必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这不是论资排辈就能解决的,这样才会很多人仕途无望或者辞职或者提前退休,所以要去企业任职,而升上去的前同事,也许面对来办事的,就是之前的仕途竞争对手,点头哈腰礼貌下也许可以,“看得极重”而一起搞非法勾当?可能吗?而且升上去的前同事,为什么还要听取之前的仕途竞争对手的意见,让他们来决定在职官员的仕途?自己好不容易升上去,有人事权不用,要给前竞争对手们?
    自己产生“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不要紧,就怕有人忽悠,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产生幸福倒错感了。。。
  • HG版CHERRY 作者
    全部楼层
    理论者
    辞职不当公务员了,或者退休了,为什么就不能去企业任职?企业就不能因为经验和专业聘请他?去了企业任职就成了不清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
    也就是说,中国也就是有个三年或者两年的时间限制而已。。。。。
    你这是在用中国的情况套日本,这也是我说你“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原因。

    中国官员基本属于“人走茶凉”,官员离职两三年,他的关系网基本就散了,而且再想找以前的下属走关系,人家让不让你进门都是个问题。更不要提中国反腐可是连已经退休十几年的都不放过了。

    但日本不一样,论资排辈非常严重,人走茶不凉才是常态,比如安倍,哪怕不当总理,依旧是派系领导,以至于大家都说,这次安倍挨枪,最开心的就是岸田(因为掣肘的太上皇没了)。
    公务员也是对这类“前辈、后辈”之类的东西看得极重,现任长官看到前任,点头哈腰的不在少数,所以离任官员能量很大甚至可以影响在职官员的仕途,腐败调查更是落不到这些大佬头上。

    我之前发了一张关于日本“天下刂(手机打不了日语假名,请将就一下)”的示意图,这是日本媒体自己弄的,您可以看看。

    日本公务员的收入不算多好(对底层来说工作还算稳定,但对中高层钱就不太够了),第二就职拿高薪就成了那些头头唯一的盼头,这些日本人啊,连腐败都要“排队”的ಥ_ಥ


  • HG版CHERRY 作者
    全部楼层
    理论者
    辞职不当公务员了,或者退休了,为什么就不能去企业任职?企业就不能因为经验和专业聘请他?去了企业任职就成了不清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
    也就是说,中国也就是有个三年或者两年的时间限制而已。。。。。
    因为你在拿中国的情况和日本比,这也是我说你“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原因。
    在中国官员离职那就是“人走茶凉”,但日本不一样,日本这个社会论资排辈的情况非常严重,“人走茶不凉”
  • 全部楼层
    at21
    不是有这样的苗头,这种现象在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已经存在很久了。在任的时候比如安排家属在某公司就职,退休后担任顾问,实际不用干什么事,就是搞关系。
    这种情况实际上无论中外都一样,没什么好稀奇。
    但合法的交叉持股,从制度全面偏向供应商,这就完全不可接受,根本上在挖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全部楼层
    HG版CHERRY 作者
    合法是因为该过程中并没有直接的贿赂交给相关官员(比如搬个酒宴,奸商一脸坏笑送上砖头厚的钞票这种),而是官员退休后,去相关企业做一份高薪闲职。

    这种“之后付钱”型腐败,被日本人戏称为“信托式腐败”。还专门发明了一个名词叫“天下刂(手机打不出假名,用这个凑合一下)”,翻译过来就是“下凡”,类似美国的“旋转门”。
    辞职不当公务员了,或者退休了,为什么就不能去企业任职?企业就不能因为经验和专业聘请他?去了企业任职就成了不清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
    也就是说,中国也就是有个三年或者两年的时间限制而已。。。。。
  • HG版CHERRY 作者
    全部楼层
    罐头
    你只看到纸面的东西,实际上同样日本企业(在中国国内设厂的日本企业),对于成本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在同合法合规,用工情况差不多的情况下,日本企业的管理成本至少是国内企业的三至五倍。
    我前面提到的某著名婴幼儿用品厂家,那么浆糊的质检环节,居然需要三十多人的部门人员(相同的国内某品牌,只有十个人。而且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远比那家日企要严格,虽然国内企业肯定也有浆糊的地方,但至少表面上,无可挑剔。)
    你这跟我说的不是一样吗?不然你以为为啥日本企业人力成本居高不下?ಥ_ಥ

    记得以前作家兼工程师萨苏曾写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他认识的中国工程师在日本工作,结果发现流水线上有道工艺浪费的边角料太多,于是提出整改,结果日本那边以“违反惯例”为由拒绝改动,闹到经理那边,结果经理既不想改动,论理又说不过工程师,最后就把工程师给开除了。

    这个故事发生到现在大概有至少十几年了ಥ_ಥ
  • 全部楼层
    HG版CHERRY 作者
    我可以理解为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吗。因为你这种疑问其实是中国环境还不支持这种腐败所造成的。

    日本和中国不同,日本的财阀财团都是相对固定,根深叶茂的类型,那真是“流水的公务员,铁打的财阀”,也因此,这类信托式腐败在每个部门实际上都被几个相关领域的财团“垄断”了。这点美国等国也类似,而且就如同美国发明了“旋转门”这样的名词一样,日本也发明了个专有名词“天下リ”,意思是“下凡”。
    jpg
    这张可是日本自己的配图

    这种“潜规则”对于日本这样强调“资历辈分”的社会是很平常的(用某位作家的说法,哪怕随便坐下,官员也要按官职资历座成个“同心圆”,“就跟动物园猴子山的猴子一样”),哪怕偶尔有一两个“另类”,官商两届的能量也可以轻易压制,你想不到只不过是你不知道日本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而已。

    如果想了解这方面的日本生态,日本作者田中芳树写过一本政治讽刺小说,叫《薬師寺涼子の怪奇事件簿》,您可以看看,里边的女主角药师寺凉子之所以能大闹特闹,连上司都管不了,两个原因一是凉子是“大日本警备保障”JACES的 社长千金,是未来社长,通过各种渠道(比如私人侦探和安保监视录像等)获得了大量政要的黑资料,可以威胁政要们;二,也是最关键的,就是JACES 对警界高层是相当重要的二度就职管道,他们和凉子今天是上司和属下,明天就是职员和董事长。

    当然实际中是不会有药师寺凉子这样砸自己锅的财阀的,所以里边的描写其实最多也就是幼儿园级别的入门,正式黑料还要自己。找
    公务员只能一辈子当公务员,辞职不当公务员了,或者退休了,为什么就不能去企业任职?去了就必然是“信托式腐败”?不要东拉西扯,办了什么事情?
    “另类”,是怎么个轻易压制法?你觉得政府里必然就是一团和气,从来没有纷争?在职时候,我就和你不对付,现在好不容易,你走了,你代表某个企业来办事,我理你吗?大不了我不去这个企业,去另一个企业行不行?什么财团“垄断”?是说一个部门只对应一个财团?如果好多个公司,他们之间还是互相竞争的,我和你这家财团结仇,又怕什么?”信托式腐败“的信任基础如何维持?能否具体解释?而不是拿出日本也有什么小说来搪塞,就算日本小说家家来到这里,也得解释一下这些问题啊!“大日本警备保障”这个公司现实中存在吗?垄断了全日本所有“警备保障”业务吗?
  • 全部楼层
    八百标兵奔北坡
    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了,头部的几家公司,比如鹅厂都有主管部门领导辞职后到起公司任职
    不是有这样的苗头,这种现象在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已经存在很久了。在任的时候比如安排家属在某公司就职,退休后担任顾问,实际不用干什么事,就是搞关系。
  • 全部楼层
    HG版CHERRY 作者
    这也是一个方面,另外就是日本的宣传让自己骑虎难下,因为维持品质需要的人力、材料等成本居高不下,想维持品质价格就没有竞争力,所以为了维持竞争力就要透支质量,用宣传制造高品质的假象
    你只看到纸面的东西,实际上同样日本企业(在中国国内设厂的日本企业),对于成本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在同合法合规,用工情况差不多的情况下,日本企业的管理成本至少是国内企业的三至五倍。
    我前面提到的某著名婴幼儿用品厂家,那么浆糊的质检环节,居然需要三十多人的部门人员(相同的国内某品牌,只有十个人。而且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远比那家日企要严格,虽然国内企业肯定也有浆糊的地方,但至少表面上,无可挑剔。)
  • 狂猫日记 脑残也是残。
    理论者
    又是这种想象的瞎扯淡,”在已经离职的“前辈”等人脉影响下,“无偿”为企业开后门直接办事“
    办什么事情?能具体说说吗?说不出就是标准的臆想。。。
    这个企业能够聘请退休公务员,那个企业也可以聘请退休公务员,所有企业都这样聘请退休公务员,为自己”开后门办事“,那前门还存在吗?
    再说这种”信托式腐败“的信任基础是什么?要是这整套环节不按照这一套办事,有任何惩罚吗?怎么办?企业聘请了一个退休官员作顾问,但是他去要求在职同事”开后门办事“,但是情况有变,或者这个部门的同时不不熟,或者以前闹过矛盾不对付,就是办不了。。。那结果怎么办?怎么收场?  ”信托式腐败“还能信任的下去吗?可见 ”信托式腐败“只不过是些臆想而已。。。。
    信任基础是什么很难懂?政商旋转门什么意思不知道?
    在任官员不按这套办事,下台后就等着喝西北风。记住官员不可能永远在任。不光是在日本,这套在西方很常见。美国普渡集团就是通过这套操作控制政府部门,向公众隐瞒了奥施康定上瘾性的巨大风险。成功让少说几百万,多则上千万的美国人成为瘾君子。
    信任基础是什么?是金钱,要还不懂的话,狗粮这词应该知道啥意思吧。
  • HG版CHERRY 作者
    全部楼层
    罐头
    这几年日本企业大面积大规模质量事故的原因就是,我提到的合法腐败,已经形成了潜规则,任何行业都不能脱离这个规则,否则根本玩不转。
    也就是说,日本产品力下降,已经不可逆。
    这也是一个方面,另外就是日本的宣传让自己骑虎难下,因为维持品质需要的人力、材料等成本居高不下,想维持品质价格就没有竞争力,所以为了维持竞争力就要透支质量,用宣传制造高品质的假象
  • 理论者
    又是这种想象的瞎扯淡,”在已经离职的“前辈”等人脉影响下,“无偿”为企业开后门直接办事“
    办什么事情?能具体说说吗?说不出就是标准的臆想。。。
    这个企业能够聘请退休公务员,那个企业也可以聘请退休公务员,所有企业都这样聘请退休公务员,为自己”开后门办事“,那前门还存在吗?
    再说这种”信托式腐败“的信任基础是什么?要是这整套环节不按照这一套办事,有任何惩罚吗?怎么办?企业聘请了一个退休官员作顾问,但是他去要求在职同事”开后门办事“,但是情况有变,或者这个部门的同时不不熟,或者以前闹过矛盾不对付,就是办不了。。。那结果怎么办?怎么收场?  ”信托式腐败“还能信任的下去吗?可见 ”信托式腐败“只不过是些臆想而已。。。。
    真是蠢,三菱、东芝之类的企业请的人能和你一个不知名的企业请的人一样的影响力吗?
  • 全部楼层
    HG版CHERRY 作者
    合法是因为该过程中并没有直接的贿赂交给相关官员(比如搬个酒宴,奸商一脸坏笑送上砖头厚的钞票这种),而是官员退休后,去相关企业做一份高薪闲职。

    这种“之后付钱”型腐败,被日本人戏称为“信托式腐败”。还专门发明了一个名词叫“天下刂(手机打不出假名,用这个凑合一下)”,翻译过来就是“下凡”,类似美国的“旋转门”。
    这几年日本企业大面积大规模质量事故的原因就是,我提到的合法腐败,已经形成了潜规则,任何行业都不能脱离这个规则,否则根本玩不转。
    也就是说,日本产品力下降,已经不可逆。
  • HG版CHERRY 作者
    全部楼层
    wulanu
    “企业为了中标,想要知道项目预算,于是贿赂官员,接受贿赂的官员向国土交通省等政府机构施加压力……”这明明讲的是“贿赂官员”,是直接交易。并且文章中讲大量中标企业都采用这种方法。怎么能说“直接交易型腐败以比例而言是非常少”?
    在中国人看来那是腐败贿赂,但按日本法律他“不是”啊
    ╮(╯_╰)╭

    在日本非的是奸商在包间里坏笑着献上砖头厚的现金给官员,那才叫“贿赂”,而“信托式腐败”,当时不拿钱,之后领企业高薪养老在日本“不违法”ಥ_ಥ
  • 理论者
    又是这种想象的瞎扯淡,”在已经离职的“前辈”等人脉影响下,“无偿”为企业开后门直接办事“
    办什么事情?能具体说说吗?说不出就是标准的臆想。。。
    这个企业能够聘请退休公务员,那个企业也可以聘请退休公务员,所有企业都这样聘请退休公务员,为自己”开后门办事“,那前门还存在吗?
    再说这种”信托式腐败“的信任基础是什么?要是这整套环节不按照这一套办事,有任何惩罚吗?怎么办?企业聘请了一个退休官员作顾问,但是他去要求在职同事”开后门办事“,但是情况有变,或者这个部门的同时不不熟,或者以前闹过矛盾不对付,就是办不了。。。那结果怎么办?怎么收场?  ”信托式腐败“还能信任的下去吗?可见 ”信托式腐败“只不过是些臆想而已。。。。
    是的,按照你的这个逻辑,中国小县城绝对不会存在各个机关之间的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我这边单位给你放两个人,你那边单位给我这里安排两个人的情况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