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医院的主任质控病历,其实是实习生代签的?
今天看到的一篇新闻让我感到很震惊,很多医院的主任质控病历,居然都是实习生代签的。
三甲医院的规培生自嘲说:“我们小医生就是专职写病历的,小手术没有并发症或者特殊情况的话,大部分病历都差不多,我们就直接复制一下模板。”
美国一项关于儿科医学住院医师的调查发现,89%
的医师都会在书写病历时使用复制粘贴功能。另一项对 ICU 的研究表明,82% 的住院医师写的病历以及 74% 的主治医师书写的病历中,有
20% 以上的病情分析和评估内容是复制粘贴来的,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承认病历中导入的内容是不一致、不准确的。
一份细致完善的病历和临床医生有限的精力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那位规培生还说,只有遇上复杂的手术时,主刀医生才会自己做记录。
但是,处于培训阶段的规培生写的病例甚至很少有上级医生的把关,而且庞大的病历量令他们抽不出时间找上级医生签字审核,一般都是自己一边整理一边代签掉了。
即使是由主治及以上的医生书写的病历,出科室的审核工作有时也约等于无,不少实习生都有过拿着上级医生的签章,埋进厚厚的病历里,一盖就是一下午这样的经历,而病历上的专业问题,他们也看不出来。
可是,病历作为重要的法律文书之一在医疗纠纷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病历质控,除了服务于医生的诊疗行为,也是在保护医生。
如今医生对于病历敷衍了事的情况导致了医疗损害诉讼中病历被认定不真实、不合法,而病历问题也成为了医方败诉的第三大原因。
病历承载着患者的全部医疗信息,涵盖了患者的病情变化,与病人的医疗安全息息相关,是医务人员整个诊疗活动的依据,同时也是临床科研数据的来源。
现在卫健委也在严查病历书写规范问题,并且对于病历书写不规范的情况给予了严重的处罚。
从复制粘贴病历的规培医生,到流于形式的审核关卡,为此承担风险的人既有患者,也有医生。
医生们重视病历的书写也是建立医师严格遵循职业规范的执业风气,同时还能一定程度地避免医疗纠纷。
我们理解医生不是神,但是对病人的病情不能进行完善的记录和检查难道就不是对病人的不负责吗?医德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