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雪糕为何高价
雪糕是炎炎夏季很受消费者青睐的一种食品。但是,一部分“雪糕刺客”让不少消费者感叹失去了“雪糕自由”。走访很多超市、雪糕批发店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商店都没有“雪糕明码标价”,且雪糕价格基本没有低于2元的,十元雪糕“平平无奇”,甚至几十元的雪糕都常有。
雪糕为何越来越贵?
雪糕行业必将是高利润行业,因为雪糕销售旺季是在夏天,其他季节的销售额远远低于夏季,雪糕行业就必须保持夏季销售利润,能弥补其它季节利润的不足,以保持最终全年内的盈利平衡。
但是,随着原材料和运输、存储等成本上涨,成本的提高或许成为涨价的关键。据《人民网》2022年6月7日报道,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20年,冰激凌生产所需的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了大约80%,其利润率不断走低,导致某些雪糕不得不提价。
此外,越来越多的不雪糕走起了高端路线,“高档食材”开始频繁出现在雪糕的原料表中,不少新兴的消费品牌则主打各种高档水果或猎奇口味研发。这些都使得雪糕本身开始往精品化方向发展。最终导致雪糕动辄十几元,甚至几十元。
一些新兴的网络营销模式的出现,增加营销成本。通过小红书、抖音和微博这些平台推广,还有网红博主亲测广告推荐,吸引消费者去超市购买或者网购。品牌在营销上的花费最终还是会转嫁给消费者来买单。这些消费者平日看不见的因素,最终都传导到了肉眼可见的价格上。
其实,不管是低价雪糕,还是高价雪糕,都要守好食品安全底线,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坚持质量为王。让消费者明白消费,质量才是王道,商家要能重视品质和消费者体验,贵也要有“贵的道理”,消费者认为其到底值多少钱,消费者愿意为其支付多少钱。
雪糕需要明码标价,在冰柜外面标注售卖雪糕的具体价格,在雪糕包装上标注“参考价”,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
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不要为面子消费,防范被收割了“智商税”,这样也能倒逼消费市场回归理性与成熟。
监管部门更要守护好食品安全底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让“雪糕自由”不至于离普通消费者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