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狂怼清华北大:硅谷竟然有2万清华学子,这是真吗?

作者|    老雾

来源|    雾满拦江

(01)

网友说:北大清华,又又又叕被怼了。

狂怼清北的,当然是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司马南:

500

这次暴怼,有三个点:

第一个,“清华北大留学生不回来,为他国效忠的问题”。

这是主题,也是标靶中心。

第二个,“仅在硅谷一处,就有超过2万名清华学子,从事科研工作”,而清华北大,一年才招几千人,这要培养多少年,才能弥补回来?

第三个,中国老百姓都认为,只有留在中国为国家默默奉献的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才值得赞赏的!

贴子最后说:“所以有网友建议,把清华北大的补贴,多给一些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大学”。

哈哈哈,原来是希望清北学子,吃土读书。

所以这事儿很有意思,讲个倪匡先生的故事听:

(02)

倪匡先生,生前写过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小说。

我印象最深刻的,包括但不限于下面这篇:

一只超级伟大的科学家,比爱因斯坦还厉害。

他震惊发现,人类文明推进迟缓,这跟智慧思想无法传承有关。

人类能够传承的,只是过时的知识和技术。智慧思想,在人的脑子里拿不出来,比如牛顿爱因斯坦巨厉害,但他们死掉,伟大的智慧思想就消失了。结果世上只有些没脑子的二货,一天到晚瞎怼人。

所以如何才能把智慧思想,传承下去呢?

伟大科学家经过多年思考,终于找到个好办法:

——转世!

如果他转世,重新投胎成为婴儿,但仍然保留前世记忆,脑子里仍有智慧思想,这岂不是赚大了吗?

说转就转,毫不犹豫。

科学家一番研究,终于在临终之前,找到转世办法。

然后科学家愉快的躺进棺材里:骚年们,老师我要转世了,你们赶紧去找我,OK。言讫,闭目而死。

科学家转世了,学生们立即去找。

找啊找,找啊找,找了一年又一年,找了十年又十年,找了三十年,找了四十年,却始终找不到转世的科学家。

咦,科学家转到哪儿去了呢?

困惑中又过去好多年,终于传来消息——转世的科学家,找到辣。

伟大科学家,转世到了最落后地区的原始部落。

科学家转世生下来,赶紧告诉大家:各位乡亲,我是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转世到你们这里,请帮忙联系我的学生,OK?

部落大惊:这孩子乱讲话,这是中邪了,快往他嘴里塞粪便。

科学家嘴里,被塞了满满大粪,没法儿吭气了。

过了段时间,科学家感觉安全了,小心翼翼再次开口:诸位,先不要往我嘴里塞粪便,我真的是伟大科学家转世……众人大惊:这孩子中邪了,赶紧吊起来打,把附身的妖鬼打跑。

于是科学家被吊起来,咣咣咣往死里打。

此后科学家只要一说这事儿,就会被吊起来爆打。

他终于想明白了,不能跟大家说了,趁哪天没人注意,悄悄逃走吧。

等到科学家成年,就趁大家不注意,悄悄溜出部落,向文明世界狂奔。

正逃之间,只听身后灯笼火把,杀声连天:抓住他,抓住那个人,他被鬼迷了,快抓住他!

科学家又被逮回来。

部落商议:他被妖物附体就乱跑,太危险。所以我们要保护好他。有了,咱们掰断他的腿,即使他再被妖鬼迷住,也不会逃了。

别,我求你们千万别……咣叽,哎哟……哀求没有用,野蛮是王道。科学家的腿被大家掰断。

从此科学家再也无法离开。

每天坐地下看大家跳大神,说胡话。

终于学生们找来了,然而科学家大神跳太多,胡话说太多,早已泯然众人。脑壳中的伟大智慧与思想,荡然无存。

(03)

讲了倪匡生前瞎掰的故事,现在可以讨论司马南与清华北大,谁是谁非了。

第一个问题:硅谷之地,真的有2万名清华学子吗?

数据大概来自这里:

500

如果你信了,那就傻了——硅谷方隅,湾区9县,亚裔确与白人、拉丁裔三足鼎立。

但亚裔与硅谷本无缘,全靠三哥死撑——印度人都是移民大师,一个印度老兄,往往会带一家十几口入驻,再加上湾区人口本来稀缺(硅谷才300万人)这就把亚裔人口比例拉升了上来。

之后是韩裔,日裔与越南裔。所余华裔中,三分之一广东佬福建佬开茶馆,三分之一香港兄在线发牌,三分之一台湾小妹卖香炷。

你说硅谷有大陆人2万,我信。

你说这2万人,人手一张清华文凭——我只能说,东南亚假证公司,在美国的业务也很火。

相比于司马南,我还是相信党和政府。

500

其实清华北大的留学生,大多数真的回来了。

猜猜他们在哪里就职?


(04)

第二个问题,居海外的学子,是不是 “人材流失”?是不是这些孩子“效忠异邦”,是不是我们的人才白培养了?

所以还是要读读倪匡的故事。

转世到原始部落的科学家,不跳大神而是回到文明世界,是不是部落的“人材流失”?

再缺心眼的人也知道,转世科学家回到文明世界,只会对改善部落生存有莫大益处。

正如海外的学子们,他们在海外学得多,积累得扎实,才会成为我们的“人才”,否则的话,孩子立身未稳,学业未精,这就好比——好比一个学机械的,刚刚拿起模具,你生怕孩子“为别人效忠”,强拖着孩子回来锄地,那你就永远也实现不了农业机械化。

支持司马南观点的人认为,清华北大的孩子,应该在国内“默默的奉献”。

默默奉献其实也挺好的,比如做个驱赶商贩的城管:

500

但做个城管默默“奉献”驱赶小商贩,应该不是清北学子唯一的选择。

走遍天下,师人所长,成就更伟大事业,这好像更是国家及父母,所寄望的。

所以如何选择,看每个孩子的脾胃了。

(05)

最后的问题,我们在海外的学子们,真的是太多了吗?

答案是闹。

我们在海外的孩子,还是太少,太少了。

不然的话,硅谷也不会被印度三哥攻占,多数企业高管,都是印度人。有人说这是我们的孩子竞争力不足,但其实还是数量的关系:

第一个问题:如何正确看待司马南对清华北大的质疑?

网络资讯称,司马南先生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

所以有个哈尔滨商业大学不就够了吗?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北大清华,需要那么多985、211呢?

——就是为了给那些比司马南更聪明,更有脑力,更有奉献精神,更能带给我们未来和希望的孩子们,打下一个更好的基础。

相比于司马南,我们更相信清华北大的孩子。

哪怕清北的孩子,只是做个城管,我们也会想起爱因斯坦年轻时,也曾在大街上追着小商贩收税。

所以要记牢一句话:鹰有时候飞得不如鸡高,但鸡永远也飞不了鹰那么高,OK?

第二个,所有的孩子,不论你读什么学什么,都要走出国门看看。

司马南先生,也曾在美国呆了段时间。

也没人说他在那段时间里“为美国人效忠”。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移动空间决定了你的生存空间。

在家啃老的孩子,之所以让爹妈犯愁,就是因为他的移动空间,永远是从床铺到洗手间,这就意味着他丧失了基本的存活力。

相反,移动空间虽然不必然就是生存空间,但你移动空间越大,生存空间相对来说就越大。你能带给我们的希望与未来,也越大。

所有的孩子,都要走出家门看看,美洲,非洲,大洋洲,你走得越远,见得越多,你就心就越宽广。

但千万别像某些人士,走出家门,吃不到饭,发现还是回来忽悠那些没出过门的最容易。这样做只有一时的快感,而没有长久的发展。

500

第三个,海外留学,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其实我们应该注意到了,无论是海外名校,还是国内学校,都对“高分低能”超级的反感。

国外名校,都有个面试的要求。

国内学校,也邯郸学步,跟人家外国人学过——然后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一是面试者最终顶不住关系环节,二是你面试校招,坊间就会立即出现“攻略”,专门研究你的弱点,攻破你。最后你招来的,还是只会忽悠你但做不了任何事儿的怪孩子。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点击「雾满拦江」阅读原文  (ID:lwwuwuwu)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