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的战略均衡点在哪儿呢?乌克兰的敖德萨港还是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
在乌克兰战场上,表面上,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战,实际上,是英美以北约为工具(军事联盟),与俄罗斯之间的战争。
对于这场战事,英国和美国的战略目标不一样。英国人要的是小战略目标,即重回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胜利后英国在黑海地区那样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美国人则不一样,他要的是大战略目标,就是要把北约五次东扩后的战略边界线稳住,将俄罗斯人牢牢地遏制在黑海以北的冻寒欧亚大陆上,然后尽快撤兵到太平洋去经营亚太战略。
从这个战略缝隙看,美国人倒不怎么关心英国人的利益,所以劝乌克兰人割地投降(乌克兰人很愤怒)。英国人,反过来,也不怎么关心美国人的利益,作为回应,反而支持澳大利亚人的奥库斯战略,一种英国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三国联合起来,共同经营南太平洋、南太西洋和南印度洋的战略(印度人非常警惕,坐在沙盘推演前的美国北大西洋战略司令部的智库高参们也很生气)。
再回到乌克兰看,战争的本质是西部东部基督教文化千年拉锯交汇点上的大国战略冲突。这些拉锯线不断交汇分化,但收敛均衡部位在哪儿呢?大国参谋们一直不知道,只能通过冲突来试。乌克兰人的不幸在于,他自己把拉锯线和冲突点不断向自个国家的国土部位上引(其实好的抉择是某种意义上的真正中立)。
一个星期前我猜测说,如果俄罗斯拿下北顿涅茨克城,突破顿涅茨河天险,再攻下利亚昌斯克城之后,手握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马里乌波尔、克里米亚、赫尔松五州一港的俄罗斯军队,和当地的亲俄民兵武装联军,向西可攻下无兵无险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大片土地,关上哈尔克夫伊久姆大门,向南可拿下尼古拉耶夫和奥得萨,关上乌克兰陆地通向黑海的大门。
这是乌克兰人在战场上的灭顶之灾时刻:丢了尼古拉耶夫和奥德萨,乌克兰将会完全变成一个内陆国家,战略价值对北约来说,尤其对美国来说,变为鸡肋,无多大支持的价值了。
对英国还不然。英国人将会更加积极地支持乌克兰把战争打下去,以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但是,英国人并不是乌克兰国家核心利益的支持者。从1856年获得克里米亚战争胜利的那一刻起,从对土耳其,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里米亚人的投机取巧战略上来看,英国人的军情本部正在寻找奥德萨港的替代地。一旦乌克兰人失手敖德萨,英国人只要向南走几十公里,经营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就行了。加上北约对俄罗斯的一万种经济制裁,足以把俄罗斯麾下的诸港口业务吸引到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区来。何况,港航集疏运五业,康断坦察本就是黑海的第一大港。而且,罗马尼亚人与俄罗斯人关系也不好。
乌克兰土地和港口是英国人的战略利益,而不是英国人的居住和生活地利益,英国人再怎么相比美国积极,也不比生活在乌克兰大地上的土著人积极。英国人转向几十公里外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替代乌克兰的奥得萨港,作为自己的战略支撑点,痛苦不了多少。而且,美国人在自己的兵棋沙盘前,正在劝说英国人这么想。
换句话说,俄拿下了利西昌斯克,或者说,乌克兰人丢失了利西昌斯克之后,东西基督教文化冲突,显着在大国战事上的战略平衡哪儿呢?
不在敖德萨,而在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也是一个不错的候选考量地地。
【康斯坦察港位于黑海西岸,最早于1909年建成,是罗马尼亚最大的海港,也是黑海第一大港和欧盟东部最大的海港。总面积3926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313公顷,水域面积为2613公顷,共有泊位156个,其中正常运营的泊位140个,码头总长度29.83公里,水深在7-19米之间,最大可停靠22万吨级的散装货船和16.5万吨的油轮,年货物处理能力达1.2亿吨,可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主要港口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