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特快:俄军的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去哪儿了?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亚洲特快》,在我们这期视频播出的时候,俄乌围绕北顿涅茨克的交战胜负已分,在这一地区的最后要地利西昌斯克周边的交战中,已经出现了因为士气崩溃大规模溃逃或投降,俄军未经激烈战斗即夺取若干乌克兰经营多年筑垒地域的情况。

应该说这并不意外,如果说有意外那就是乌克兰军队在这一地区坚持的时间比我们最初的预想还要长一些,直到这个弹尽粮绝后路被断的时刻,才开始发生崩溃,已经可以算是相当顽强了。

不过俄军发展胜利的速度依然缓慢,一方面可能有政治上和全盘战役目标等方面的考虑,但另一方面,或者说,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俄军投入的兵力有限,顾虑伤亡,信息化水平较低,因此以现有的兵力,不能实现苏军教科书式的大纵深突击,只能围绕一城一地的得失,与乌军进行这种高烈度,低水平的交战,美国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甚至说这场战争的形态简直就是回退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过这种战争形态也是没有办法,这个地区地形相对复杂,乌克兰方面经过8年经营,已经构成了相当坚固的堡垒,俄军又缺乏大量的精确制导火力挨个拔点,又没有足够的兵力和付出伤亡代价的决心来进行强攻,最后可不就只能慢慢的凭借大量的炮火慢慢轰,直到乌克兰军队精神崩溃为止了吗?

不过即使如此,俄军终于还是把乌军的防线基本轰穿,乌军东部筑垒地域的北翼已经基本被强行啃完,顿涅茨克当面的乌军虽然还存在,但是实际上几个月以来,为了修补防线,已经把他们的机动兵力抽调的七七八八,加上南部防线的地形相比北段也要简单一些,所以不管俄军是将他们置之不顾,继续攻击乌克兰其他要点,还是南下彻底摧毁东部筑垒地域,都是可以的。

所以总体来说,俄军向着苦涩的胜利又近了一步。

那么今天我们来说一个编辑部里也讨论了相当一段时间的话题,那就是俄军的炮兵,尤其是旅级炮兵火力的问题。

冷战时期,70年代美国提出了一个概念,或者说美军在总结当时越南战争反游击作战和中欧平原大决战的区别之后,得出的苏联合成化战役兵团相比美军在技术装备上的主要优势,就是所谓“苏维埃七大件”。

这“七大件”分别是:T-72主战坦克、ZSU-23-4自行高炮、“壁虎”短程防空导弹、BMP-1\2步兵战车、米-24武装直升机,2S3型152毫米自行火炮,以及,今天我们主要想说的,2S1型122毫米自行火炮。

我们知道,从火炮成为军队的标准装备开始,给不同编制级别的部队配备不同的火炮就是一个常规的设计,因为编制层级较低的部队需要用更少的人员操作火炮,无法如同更高层级的部队那样, 又足够的人力来操作更加庞大和复杂的大口径火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陆军团属火炮的标准口径,按照战前的设计应该是122毫米榴弹炮,但实际上在战场上,大部分苏军团只能用上76.2毫米的ZIS-3,这种火炮虽然经常被划分为“反坦克炮”,但实际上它在战争中大部分时候是既反坦克又承担曲射火力支援的任务。

包括苏联在二战中的大部分自行火炮,SU-76,到ISU-152,实际上也是要担任曲射火力支援的任务,这一点和德国人的突击炮只被当作直射火力使用是截然相反的,倒是和德国的88毫米“反一切炮”有点类似,因为当时德国人的88毫米高炮除了被当作高射炮和反坦克炮,也经常被用来当作曲射火炮为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而且因为精度高,射速高,往往让对手感觉比他们的105毫米榴弹炮更讨厌。

这个问题如果说到根上,就是苏联当时的身管火炮产量不够,而牵引重型火炮,拉弹药的拖拉机和重型卡车更缺,所以苏联每次重大战役都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来调动他们装备重型火炮的炮兵师、甚至炮兵军到战场,并囤积弹药。而“喀秋莎”火箭炮虽然威力大,机动性好,但是精度实在是有点拉胯,在那些需要精度的任务中派不上用场。同时苏联高级炮兵部队由于机动力不足,通信保障等问题也受限,所以很难如同美军那样,根据前沿部队的无线电呼叫提供精确及时的火力支援,只能根据战斗开始前制定的计划进行火力准备。所以能够用履带跟上突击部队前进脚步,而且还每辆车都带电台的自行火炮,当然就也要用来执行曲射火力支援的任务啦。

可以说苏联军队在二战中其实也坐下了一些“火力不足焦虑症”,那二战后当然缺啥补啥,他们对于炮兵的机动性,灵活性,射程,精度,数量,观通能力各方面都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并且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来解决火力不足的问题。

到了70年代,2S1作为苏联团属炮兵的绝对主力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威力、精度,以及火力灵活性,大大缓解了苏军一线部队的“火力不足焦虑”。

相比之下,同时期西方国家的105毫米榴弹炮不论在威力还是射程上都相形见绌,更甭提大部分105毫米榴弹炮也没有自行化,和2S1性能卓越的MTLB底盘一比,那就更拉胯了。

但是如此一门当时美国人都羡慕的自行火炮,在今天的乌克兰战场上,俄军却几乎没有怎么投入,以至于很多俄军部队实际上还得用卡车拖着D-30牵引式122毫米榴弹炮和乌克兰军队同型火炮对射,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得说到上世纪80年代苏军对于团属火炮的进一步思考了。当时苏联研制出了新型的120毫米迫击榴弹炮,别看口径上120毫米好像还比122毫米小,但是它的线膛榴弹装药量足有5公斤,相比之下,122毫米榴弹炮的装药也才3.5公斤。所以从榴弹威力上来说,120毫米迫榴炮的威力甚至可以和152毫米炮掰掰手腕。

而且,迫榴炮还有个重要的优势,那就是可以直射发射破甲弹,它配备的破甲弹静破甲深度可以达到600毫米,当时的坦克也几乎没谁能挡得住它一发。相比之下, 122毫米榴弹炮虽然也可以直射,但其破甲弹的静破甲深度仅为460毫米,已经很难击毁西方那些重甲铁乌龟了。更甭提射速上120毫米迫榴炮也拥有绝对优势了。

作为一线炮兵武器,这玩意就和二战中的SU-76一样,既可以提供曲射火力支援,也能开到前线当突击炮用,那简直不能更赞啊。

所以那时候苏联陆军就觉得,如果要装备迫榴炮取代122毫米榴弹炮,那不就很好了吗?

当然,你要说缺点的话,就是迫榴炮的射程有点短,最大射程也就10公里,相比之下2S1榴弹炮使用普通弹的最大射程15.3公里,使用火箭增程弹的最大射程为21.9公里。

也就是说,如果苏军用120毫米迫榴炮取代122毫米榴弹炮,就会出现射程不足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苏联陆军没有装备120毫米迫榴炮,而是给空降兵装备了这种武器,毕竟它比122毫米榴弹炮更轻,也可以装到空降兵的BMD伞兵战车底盘上。

但是苏联陆军也没彻底放弃,根据他们的要求,到80年代末,一种加长炮管,延长射程的120毫米迫榴炮研制工作已经提上日程,这门炮后来在俄罗斯时期完成研制,这就是2A80型120毫米迫榴炮,加长身管后,其射程提高到了18公里,火箭增程弹射程更远,基本上已经赶上了122毫米榴弹炮。

至此,从技术上,使用120毫米迫榴炮替换122毫米榴弹炮的工作算是有谱了,理论上俄军将获得一种射程和122毫米榴弹炮差不多,威力和152毫米榴弹炮差不多的超级轻型火炮。

围绕2A80重新设计的新型自行火炮,最早出现的是使用BMP-3步兵战车底盘的2S31,稍后因为底盘相对昂贵,又推出了用2S1自行火炮底盘和炮塔,改装2A80火炮的2S34“玉簪花”。

不过这都已经是2014年以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俄军就已经先将2S1火炮基本退役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这种自行火炮虽然老旧,虽然轻巧,但是维护使用成本,其实也和口径更大,或者更加新型的自行火炮大差不差,在俄军总体规模缩减的情况下,自然首先被削减的,就是威力相对最小,年龄相对较老的2S1了。

而且,俄军在80年代后基本也停止了对122毫米榴弹炮的弹药和火炮的投资,所以它的弹药技术也没有什么发展,威力,射程,精度在今天来看,都已经有所不足,和我军装备的PLZ-07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没法比,实际上俄军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参考07式对2S1进行升级改进,但是考察后却发现,07式作为一种全新设计的火炮,具备数据总线,自动装弹机等现代化设计,2S1无法通过仅仅安装一个简单的火控计算机就获得07式同等的性能。更何况,07式的弹药也在21世纪获得了进步,使用新型弹药的射程可达30公里,且威力并没有缩水。

而解放军对120毫米迫榴炮的态度也和俄军不一样,我军经过权衡后,选择了在重型旅和相应营级炮兵部队中分别装备122毫米榴弹炮和120毫米迫榴炮,在集团军级装备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虽然看起来似乎我们旅级炮兵相比俄军2014年调整后使用152毫米榴弹炮,或者西方在旅级装备155毫米自行或者牵引式火炮相比口径要小一些,但实际上122毫米榴弹炮的弹药更轻,降低了弹药保障难度,也提高了在脱离后勤补给情况下,旅炮兵的持续作战时间。再加上新型弹药的使用,射程上122毫米榴弹炮和使用普通弹的152、155毫米炮相比也不吃亏。而自动装弹机的使用,则保证了在单位时间内投射的弹药重量方面,122榴弹炮也不吃亏。

同时拥有120毫米迫榴炮的营级炮兵实际上可以和旅炮兵共同作战,射程、威力都碾压西方在营级炮兵装备的120毫米迫击炮。

相比之下,俄军的计划非常美好,2009年在谢尔久科夫改革时期就已经决定将2S1自行火炮全部退役,更换为新型120毫米迫榴炮,但得到落实的只有这个决策的前半截。而按照俄军火箭、炮兵总局发布的关于炮兵配置体系的指导意见,鉴于122毫米榴弹炮在战争中表现不佳,威力太小,俄军将不会恢复装备。俄军将会大幅度加强营级部队炮兵火力,要求使用长身管120毫米迫榴炮全面替代122毫米榴弹炮,以达到射程,威力双丰收。同时,旅级炮兵装备2S19等新型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单发威力和使用新型弹药时射程也可压倒122毫米榴弹炮。同时在集团军级,除了装备152毫米自行榴弹炮,还要重建一个使用2S7型203毫米榴弹炮,2S4型240毫米迫击炮的特种重型炮兵旅。

只是呢,这个计划的执行情况就脱节了,2009年,俄军在谢尔久科夫改革中就2S1型122毫米榴弹炮全部退役,但是这个升级工作却十分缓慢。仅在2014年前完成了几十辆车的改造工作,大部分2S1自行火炮依然被封存起来,等待改装。而这次战争中2S34型120毫米迫榴炮也投入了作战,并且也和其他俄军的新锐装备一样,在战场上有若干辆因为燃料耗尽或者机械故障被放弃并被乌克兰缴获。

至于为什么俄军换装这么慢呢?仅仅因为缺钱吗?是,也不全是。

事实上,俄军并非没有在炮兵方面投入经费,实际上他们的2S19自行火炮换装的规模相当大,这可能主要是因为2014年乌克兰冲突中俄军营战斗群的2S19表现出色。此外启封各种大口径火炮重组特种炮兵旅的花费也不在少数。

这些装备的采购费用和维护使用经费都非常惊人,就更甭提俄军大量采购的BMD-4M伞兵战车,改装BMP-2到BMP-2M,改装T-80BVM坦克,生产T-90M坦克,改装T-72B3坦克等等,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大量的经费。

毕竟,这些光鲜亮丽,闪闪发光的先进装备看起来就特别高端大气上档次,俄国防部年底发表今年俄军接收了多少先进新装备的那个报表,也就当然可以更好看。

至于说122毫米炮换120毫米迫榴炮?这个就显然没有上述这些新型装备那么闪闪发光了嘛,换得再多拿出去展示的时候也没面子不是?

况且,这事情也和俄军高层人事变动有关,重视炮兵的前任总参谋长马卡罗夫下台后,2S34升级几十辆后也基本就停了。

最后还有个俄军内流传的笑话,也反映了一些无奈的现状。说有一天,一位俄罗斯将军去印度做客,印度将军在自己的豪宅里接待了他,在品尝了各种美味,享受了各种令人身心愉快的服务之后,俄罗斯将军羡慕的问,哦,我的朋友,你是如何得到这一切的呢?印度将军一指自己的基地,只见基地里摆满了崭新的苏霍伊战斗机,闪闪发光的坦克,港口里还停着一艘全新的航空母舰,他说:“您瞧啊,这么多新装备,每样东西我只要弄出一点点钱,这不就都有了吗?”

俄国将军心领神会的笑了笑,几年后,这位印度将军来到俄罗斯,俄国将军在自己更大的豪宅里宴请了他,他们品尝了更加出色的美味,享受了更令人身心愉悦的服务,这次轮到印度将军羡慕的问:“哦,我的朋友,您又是如何得到这一切的呢?”俄国将军一指自己的基地,只见破破烂烂的机库里停满了歪歪倒倒的战斗机,油漆斑驳的坦克,港口里的航空母舰还冒着滚滚的黑烟,他说:“您瞧啊……”

结果呢?结果就是2015年国际军事比赛上,俄军正费劲巴拉的从卡车上把120毫米迫击炮搬上搬下,解放军的PLL-05自行迫榴炮已经完成射击走了,结果就是这次乌克兰战争中因为基层炮兵火力不足,大量启用按照炮兵总局2014年意见也早应该退役的D-30牵引式榴弹炮,和乌克兰的同宗兄弟打得难解难分,甚至俄军还把一些2S1也启封出来送给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军队使用……

而性能优越的2S34,目前仅装备了两个营,在这场战争中没能发挥什么重要作用,还丢给了乌克兰好几辆。

其实说这个问题还是要回过头来说我们自己的事情,那就是我军的旅炮兵装备122毫米榴弹炮,和西方和俄罗斯在同层级的炮兵装备152或者155毫米炮比,真的差吗?其实我们上面已经在火炮本身层面给大家解释了这个问题,07式这样全新设计的122毫米榴弹炮其实并不差, 而且对于旅级部队来说操作使用方面还更加便捷。

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因为炮兵本身就是现代陆军当中除了防空系统外,最依赖于信息化系统的兵种,如果仅谈射程和威力而不谈它在整个作战系统内的角色,显然是不对的。

目前美军大量装备在中型和轻型旅级战斗队的火炮是M777式牵引155毫米榴弹炮,重型旅则是M109A6自行火炮,虽然这些火炮也拥有信息化系统,并且发射增程弹时射程并不差,甚至发射一些昂贵的新型弹药时射程优于122毫米炮,但其实这类火炮对于旅级部队的规模和编制内是颇为累赘的。

小助理前几天买了一发GP-45型155毫米炮弹工艺品,感慨把这玩意搬回家都要大费周章,甚至放在木地板上马上就一个坑,可以想见保障大口径火炮作战,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是把它交给保障力量更强的集团军级部队更为合理。

正是因为这些麻烦和累赘,美军即使重型旅也只有18门M109A6自行火炮,因为再多就伺候不过来了。相比之下,解放军重型、中型旅都有几十门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几门122毫米火箭炮,再加上十几辆红箭-10导弹发射车,射程也可以达到10公里,能够执行一些炮兵打击任务。只有轻高机旅因为保障困难原因,用120毫米迫击炮和82毫米速射迫击炮作为主要火力,但也仍然有122毫米轻型火箭炮和红箭-10发射车。所以不论是单位时间火力投射量,还是打击手段多样性,美军重型旅的18门M109都处于下风。而如果是美军的中型或者轻型旅,大部分只有18门M777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有些旅甚至还用L118型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凑数,这就只能送一个菜字给他们了。

这里中间插一句,不论是美军还是其他国家军队,很少真的有用直升机去伺候M777的,因为这样做更难保障弹药运输,实际上美军这些M777都是作为牵引式火炮用5吨卡车到处拖着走的,在机动性方面,根本没有任何特殊之处,而且M777由于炮尾距离地面很近,装填困难,射速并不强于M198等传统牵引火炮,所以就不要指望这东西能当作什么神奇武器扭转局面了。

所以,即使是解放军的火力最弱的轻高机旅都能在火力投射能力上轻松超越美国的斯特瑞克旅和步兵旅——之前美军也曝光过在本宁堡演习中,一个斯特瑞克旅全旅上阵,打不下模拟解放军的“红军”在旅炮兵火力支援下一个排防御阵地的情况,那就说明了双方支援火力上的明显差距。

而如果再比较一下双方营级炮兵分队,美军只有120毫米迫击炮,我军的120毫米迫榴炮不论威力还是射程,都处于碾压性优势。

所以如果美军无法获得空中优势,美军的旅级战斗队仅凭自身火力,是完全无法和解放军的旅级单位进行正面交战的。

而俄军呢,如果按照他们炮兵火箭总局的指导意见,完成换装,至少凭着营级性能更好的120毫米迫榴炮,还能掰掰手腕。但是即使如此,即使按照俄军指导意见中给炮兵分队配发的无人机、炮兵观察系统、通信系统、指挥系统,其装备密度,技术性能也还是远不如我军,因此在实战中表现肯定还是处于下风的。而现实中在乌克兰战场上,他们的无人机、炮兵指挥控制能力、目标保障能力都显然远远达不到俄军相关指导意见的规定水平,才会导致大量俄军炮兵实际上还是只能和二战时一样,靠着数量优势拼命倾泻弹药,但战斗效果和弹药投射数量完全不成正比。

所以,还是那句话,谈炮兵不谈系统只谈口径,那就是耍流氓啊。

行了,今天咱们就说到这儿,下回再见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