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了十几年公务员,非编的天然就短一截,讲讲非编的一些弊端

【本文由“方言88”推荐,来自《辅警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上海为“辅警”立法:界定身份,列出履职负面清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其实有没有执法权,本并不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情。我当了十几年公务员、其中五六年时间是从事监管一类的工作,我也没有执法权。

还有就是公安里有大量的文职,她们主要干文字工作,也没有执法权,无伤大雅。但是,你穿着一身警服、套着醒目的荧光绿马甲,孤零零地站在街头,你却没有执法权,这就有点尴尬了。

这就好比,上了战争的最前线,你却没枪。别人在那儿突突突,你只能在边上辅助,这给人的感觉怎么说呢。特别搞笑。当然,理论上,只要不上前线,没枪也就认了。可上了前线、进了壕沟却没有枪,这个真说不过去。不仅容易被自己人嘲笑,被敌人看到了更是丢脸,知道你没枪、只能凑人数。

这也就引申出了第二个问题,人的尊严问题。我是做过二等公民知道这个滋味。你长得帅、你能力强、你工作卖力,没用,你身份不好;人家是正编公务员,你是事业编借调;人家工资是你两倍三倍,工作量只有你一半;人家天天一副高高在上的大爷样,你处处小心、低人一等;最后,人家特么居然还提拔了,而你原地踏步,整年整年的踏步,一辈子踏步。上哪儿说理去。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尊严问题。同样干一份工作,正编的、哪怕是个科员,也底气十足、抬头挺胸。而非编的,天然就短一截,活得就不自在。

这个尊严可不仅仅是个钱的问题,而是一种贵贱。今天这个时代,理论上人人平等、不讲贵贱。但编制差造成了潜移默化的贵贱,明明你们都没有级别,你是小兵、他也是小兵,但他有编制,他就是活得像个大写的人,而你永远差口气,只能苟延残喘般得过到哪里算哪里。

所以,这里讨论辅警不仅仅是讲辅警,而是在讲非编,它代表了一种现象。一种并不怎么光彩的现象。

本来,开展一项工作需要5个月薪1万的在编人员来做。后来,业务增加了,5个人不够了,还需要5个人。于是,为了节省开支,另5个人就使用了月薪3k的非编人员。这个时候,我们确实要问这么几个问题:

1)既然3k的人也能做,那么所谓人手不足的工作究竟算是个什么工作?真的应该是正常业务职责的工作吗?

2)假如这些确实职责所在、必不可少、同样重要,那么既然3k的人也能干,1万的人又是干什么吃的呢?

3)假如同体系内就是存在工作和收入的高低贵贱,那么本身职级、薪级和工龄差异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4)还有从人文的角度考虑,那些低人一等的人,他们的前途、他们的尊严、他们的内心、他们的爱恨情仇又怎么办呢?

当然,在经济支出的压力面前,这一切就免谈了。

在承认编制制度的合理性的前提下,最后来讲讲非编的一些弊端。

首先是冲击了编制制度本身。编制的存在,它本身就是有溢价的。正因为它是非市场的,所以用编制的方式来保护这种溢价。即溢价收入保卫了编制,编制提高了人员的品质,而品质是公共业务的基本要求。

反过来说,正因为我们寄希望于由高素质的人来从事公共管理,所以通过编制来提高了门槛,并用收入给予支撑。那么,既然非编也能够从事公共管理类工作,那么编制的意义何在?

或者说,如果公共管理类工作天然就划分为重要、不重要两类,那么不重要的工作是否还应当纳入行政体系?

现实中,你就算想把辅警和警察分清楚,事实上也分不清楚。比如,辅警盯着骄阳,在烈日下做着交通手势。明眼人都知道这以前就是警察干得。又比如,那位请我“等着”的辅警,实际上他只要有台pose机他一样可以开单子。

尽管你可以说他没有经过执法培训、他没有执法资格,但我们心里都清楚主要还是他没有编制,和执法业务能力无关。如此一来,天然的、辅警和警察的情感就剪不断、理还乱。辅警永远感到很受伤。

最后,本人要说一句话:别把辅警不当警察。是的,尽管辅警和警察在情感上有很多说不清的东西,但对外,人家依然是个警察。他逼停我,让我靠边,是完全合理的,尽管没有执法权,但协助执法还是没问题的。

只要最后不开单子,其他都是可以做的。

怎么说呢?偶是祝辅警们好,却又希望天下不再有辅警。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