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边的国企员工从高到低分四个等级:正式工、合同工、协议工、临时工

【本文来自《大学生热衷考公,民营企业不受待见:我们该如何解决就业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这边的国企员工从高到低分四个等级:正式工、合同工、协议工、临时工。(这是我们这边习惯叫法,非法律正式叫法,杠精勿扰)

1、正式工:传说中的铁饭碗,以前是家世传承,父传子,子传孙,美其名曰“继承”。如同八旗子弟世袭一样,不讲能力,只讲“血统”。现在好点了,会公开招聘一下,但明白的都知道有“兜底招聘”的潜规则,职工子女只要考上本科,那就开挂了,非职工子女重点大学也很难竞争过职工子女普通大学。台面上的工资一般,你非议不了人家。但年终福利大于工资,你又不好查到人家头上。

2、合同工:相当于汉八旗。五险一金是有的。

3、协议工:考上科举的汉人。只有四险一金或三险一金。(没有本科学历的职工子女,会从协议工干起镀金,内部有“指标”的话再花钱升级)

4、临时工:一般汉人。国企底层,没有什么险什么金,如果出点工伤,甚至要自己负责。即便企业给你补助钱财,也绝不会以“工伤”名义。

2000年前后,国企有大量协议工、临时工,干最重最脏的活但劳动权益没有全部跟上,那时劳动法管的松,不管这些现象。后来国企步入正轨上市了,裁汰了大量协议工、临时工,他们“功成身退”去了私营经济行业。

但也有很多临时工给正式工打工,也就是个人之间的“替工”。正式工拿3/4甚至全部工资来聘请临时工替自己干活,自己在家干其它不累的活,年终拿福利,退休后拿退休金。习主席反腐后情况好多了,企业开始刷脸,原本一个月来企业一两次的正式工们背地里都骂人很难听。

我觉得国企“非常非常”好,可为啥当时把全民国有集体制度给改了呢?完美之下有什么难以窥测的难言之隐吗?我愚笨,请告知。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