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448期文稿:一封小学教师的来信

大家好,2022年6月21日星期二,欢迎收看第448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6月份,我们连续做了几期教育话题,440期分析了教科书争议,441期分析了一个贵州支教老师的不满,442期分析了女教师比例逐渐增加的深层因素。444期是新华字典词条问题。

这几期内容有很多关心教育的观众给出了反馈,其中有一位观众当过城市重点小学教师,有过乡镇支教经历,现在到教育管理部门做公务员。他发来一份比较长的信,观点整理成10条,督工你可以和这位热心观众做一个隔空对话。

来信第一条,针对小学女教师比例高的问题。他指出:税务局、科技局、检察院和法院的女性比例也在明显提高。

这几个单位的共同点,首先当然是有编制,待遇下限高,其次是工作基本都在城市办公楼,不用出野外。而且,这些单位一般都有比较严格的工作规范,很难做出有创意的工作成绩,所以更吸引求稳定的女性。相对来说,政府办,招商局这种要拼体力,要揣摩人心做创意工作的地方,女性比例就要低一些。

当前中国公务员体系的最基本特色是“官、吏不分”。但客观上,有自由裁量权的“官”和纯粹作为零件的“吏”有明显区别,而且各单位的“吏”转为“官”的概率各不相同。女性比例高的地方,“吏”的比例似乎就高一些。

来信第二条,这位观众表示,男教师本来就被“污名化”,现在又被贴上低能力旱涝保收的标签,对男教师很不公平。

500

我理解,他所说的“污名化”,可能是在女教师比例过高之后,男教师显得特殊,所以会显得是“另类”。后面他还总结了一种常见的偏见,“女老师下限是男老师,男老师上限是女老师”,这显然也是因为女教师比例太高,定义了一个实际上是偏见的“主流形象”。

至于说“低能力旱涝保收”这个标签,这位观众在第一条提到的那些司法单位、科技局员工也有。这个偏见的的根源,还是编制太牢固,待遇太固化存。如果这个制度内的人对标签不满,在文化上反对标签是没用的,首先应该考虑去改革制度,用更有挑战的生活来淘汰一部分同事,也抛掉标签。如果你和那些混日子的同事讲妥协,那就算你自己卖力工作,也没资格抱怨被贴标签了。

来信第三条,他说,与其考虑教师队伍男女比例,不如去考虑非编教师和派遣教师同工不同酬问题,起码在编的可以做到同工同酬。

这句话包含了两个问题。首先是编制限制了一些人的身份,让临时工低其他同事一等,这显然还是编制问题,我前面已经表示过反对了。但是后一句,他说“在编的可以同工同酬”,潜台词是把编制之外的教师都给编制,就同工同酬了,我有点不同意见。

我认为,在现实中,工作细节千变万化,除非是流水线装配员或者是人力装卸工,否则很难讲清楚什么是“同工同酬”。现代职场也不应该追求哲学上的“同工同酬”,因为给每一件工作精确定义难度和报酬太麻烦了。

工地上如果要获得特定大小的砂砾,最好的办法不是用尺子挨个量,而是拿出两个网眼尺寸不同的筛子,往上倒砂砾,留在两层筛子之间的沙砾,就根据两种网眼的尺寸确定了直径上下限。

500

现实中,每个单位都应该有这样两个筛子。上面的筛子是发展空间,不会让太大的石头漏进来,除非它硬挤。下面的筛子是淘汰机制,要把太小的沙子扔出去,最后留在中间的,基本上都有类似水平的贡献和报酬。所谓缺乏“同工同酬”,实际问题是缺这两种筛子,或者是有筛子不愿意用,这才会严重地影响同事效率。

来信第四条 目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教师的合格线在那里?如果不及早对"执教资格"和"执教标准"进行区分,怕是考个证就能去混了。

来信第五条 最恐怖的是小学教师资格证可能是目前我考过最好考的证之一。

这两条的建议,都是提高小学教师职业准入标准。我个人觉得,教师是一种要在具体操作中表现能力的职业,准入标准可能不宜抬得太高。与其提高考试难度,不如还是在加工资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淘汰机制。

500

至于怎么在义务教育阶段确定教师淘汰名单,我有个需要长期落实的想法。现在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有1.58亿,哪怕抽出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也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可靠的样本。中国应该在保证个人隐私的前提下,给学生佩戴一些数据记录装置,对学生做一个抽样调查,记录各种学习和生活细节。

这些细节可以包含一些显著的数据,比如说考试分数,比如说学生的身高;同时也应该包含一些不太显著的数据,比如说学生有几个朋友,每天上课会不会转笔,一天去几次洗手间,甚至是养宠物喜欢猫还是狗。

如果我们能每年给1百万学生每人记录100种数据,等他们毕业十年、二十年后做回访,评价他们的人生发展情况,综合记录他们的收入、性格、个人经历以及对人生的满意程度。就能通过非常可靠的大数据,测算出学生时代数据和公民未来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我们也许不能断言哪些学生时代的数据可以制造完美人生,但一定能发现哪些成人的负面问题和学生时代的数据相关,从而想办法去弥补。

500

某些数据问题可以通过国家统一投入解决,比如说发现缺微量元素影响了一代人的健康,就应该在学校午餐统一添加。但更多的数据受老师影响,可以通过换老师来改善实时数据。如果我们的大数据工作做的足够久,用十几年收集到的学生数据,来衡量上一个学年的数据,就可以给当前的教师工作做评分,找出那些制造负面数据的教师。

442期节目,我说可以让所有学生在毕业5年后,以成年人的立场给当年的老师打分。打分太低的老师,退休金就狠狠打折。这是一种主观评价制约。而前面的大数据测算是一种客观制约,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一个老师如果既做不到让成年后的学生给好评,还影响了当前学生的发展数据,被列入辞退考察名单很合理。

来信第六条 当前教师队伍的问题之一,就是在编无法清退。我国所有的编制单位都在超编,用人起来所有单位都缺人。越超编,越没有人手。乡镇小学12个在编教师,要管24个班。

设置“编制”的初衷,是为了保证人手。但有了编制,招人反而要小心翼翼,唯恐招进来踢不掉。同时,已经被招进来的,的确有很多是有恃无恐,随意怠工。最起码在教育系统,编制必须打破了,否则跟不上中国人民对教育的需求。

来信第七条:过去十几年安置了很多人的就业,但很多人,尤其是转业干部,资格老但是业务能力差。

这位观众当过老师,现在在教育局当干部,现在明显是分析教育局的问题。90年代末的时候,由于地方财政崩溃和国企破产,很多人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放弃了体制内身份,中国曾经用非常残酷的方式压缩过一次编制。

但是,残酷不残酷,很多时候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我上个月和小学老师的孩子聊天,他正在纠结工作选择,是在沿海城市的强势外资企业搞技术,用个人努力迎接中年危机;还是回到家乡当一个有编制的中专老师,降低竞争压力。两个工作的年薪差12万,我考虑了一阵子,建议他留在沿海城市。我给出建议之前,考虑了很多和家庭、地域相关具体因素,但其中一个通用理由,就是我不看好最近几年考编热潮的整体后果。

500

一个人拿到编制,是他个人增加了安全感。一百万人、一千万人挤进编制,整体上的职业安全感反而可能会下降。90年代的经验证明,大多数人择业的时候优先选择铁饭碗,结果必然是财政崩溃,编制贬值,最后再来一轮大下岗。最近几年的考编热潮,有点像我90年代见到的国企招工,又有点像2012年各大学纷纷开设土木工程专业,最后的结果估计也差不多。

我们经常嘲笑印度军队装备落后,少数先进装备经常出事故,原因是印度军费基本都拿来养编制内的人,真正花在装备和训练上的钱很少,根本不适应现代战争。最近几天,印度要做军事改革,把服役时间从17年压缩到4年,要加速军人的更新率,不再保证让职业士兵是一份能领退休金养老的职业,结果引起了全国范围的抗议和暴动,因为的确有一批人指望着印度军队养老。我们在看国际新闻当笑话的时候,最好也想一想对应的国内问题。

500

来信第八条,我觉得教育问题根本上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教育”整体上不够严肃。教科书作为底限,和实际需要的教育标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500

这一点说的很准确,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教育整体投入比例不够。国家财政一直在努力保证教育开支占gdp4%的目标,但我们也许改变一下思路,承认也许要花10%甚至是15%,这个社会才有正常更新的可能性。

教育和医疗行业很像,现在还停留在手工业阶段。师生比例一旦失调,现代设备也解决不了教育缺口。而手工业的特征是工资水涨船高,如果只是跟着经济增长调整收入总量,不增加相对比例,就一定解决不了投入不足问题。

500

现在我们对下一代人的期待越来越高,在国家打击教培行业之前,中产家庭在教育上花了那么多钱,就说明国家教育投入不足。从全社会的角度说,经济越来越复杂,不接受完善教育的劳动力根本没用,也说明教育占全社会总消费的比例要增长。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教育占社会开支比例高,社会就越来越兴旺;而医疗占社会开支比例不断提高,不仅社会要衰落,连个人的幸福感都保证不了,因为大多数医疗开支是花在临死前几年的,并不能增加劳动力总量。这些道理我们经常拿来批判美国,现在也该拿来批判一下自己了。

来信第九条,二三线小学的现状是:教育系统的作用,就是是在家长上班的时间帮他们看孩子,而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要求。

这句话捅破了一个事实,就是中产阶层和底层家庭对子女未来的预期完全不同。所以底层可能会在完全不生孩子和不断生孩子之间切换,而中产家庭一定是小心翼翼生孩子,耗尽全部精力去培养。这倒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差异,我小时候观察周围的国企技术员和普通农民家庭,对教育的态度已经有天壤之别了。

最近几十年,中国社会完成了工业化,有接近一半的家庭,教育期望值开始上调,类似于当年的知识分子家庭,所以两种教育观念的冲突越来越明显,显得剩下那些家庭很残酷。但这种残酷的对比恰恰说明社会在进步。

之前我的节目提到过一个案例,苏州一个很不错的小学暂时接受了800个农民工子女入学。为了应付本地中产市民家长的抗议,不得不在学校中间设了一道铁栅栏。

500

500

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8_08_25_469609.shtml

现实社会就是这样,如果你把不同类型的家庭隔绝在两种生存空间,用不同的态度对待孩子,很少有人说残酷。但一旦把孩子放到同一个空间,给予类似的发展机会,矛盾反而会因为社会进步暴露出来。

进步产生的问题,必须用更进步的社会政策来解决。所以我一直说要推行社会化抚养,至少要给后一半家庭提供备选,对那些完全放弃教养的父母剥夺抚养权。现在公立教育机构对学生的期望值,至少能要比留守儿童父母的期望值高。拒绝社会化抚养,就是拒绝对这些孩子提供善意,就是眼睁睁看着一批孩子被社会彻底甩下,和主流群体产生割裂。

我们不希望中国未来也像美国那样,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贫民区,也不希望中产阶级家庭都在拼考试,80%的高中生都是近视眼,那就应该从教育阶段就剥夺一些父母的绝对权利。作为个体,这些父母或许觉得自己很有资格说自己爱孩子,作为整体,他们缺乏教育新一代合格公民的能力。

来信第十条:我来形容一下西南山区农村居民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不想放下土地,一方面往往又向往现代化。

只要是有潜在价值的东西,谁也不肯轻易放弃;只要是有一定不可替代性的东西,出售的时候,每个人都喜欢漫天要价,然后再慢慢降下来。我们每天看着日本,嘲笑他们发展停滞,轮到自己,就不能总想着保护每个人的漫天要价权,必须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土地征收机制。

2019年观视频年会,我做过一个长篇演讲《社会斗争讲科学,中等收入无陷阱》,比较完整地介绍了房产税的作用。

500

当时我说,每一栋房子、每一块土地都是独特的,不能相互替代。周围邻居均价每平米一万,也不能拿出无可争辩的逻辑,否定钉子户要三万的权利。所以需要承认房产和土地都是个人财产,然后按照实际价值抽税,100万的房子,1%的房产税,房主每年给政府交一万块,降低房地产的交易成本。

一旦开始收房产税,每个人都希望计税价格低;但是,卖房子和被拆迁的时候,谁都希望房产价格高。所以,应该允许政府以120%计税标准的溢价强行征购房地产。报价低了少交税,政府可以征购。报价高了要拆迁费,政府可能放弃拆迁,留着你的房子收税。这样房地产就会从特殊商品变成一般商品,不会用扭曲的价格制造太大的金融泡沫。

现在,针对农村土地问题,我觉得可以把前面的观点再推进一步,农村也应该根据收入征收土地税,让那些农民不想耕种也不愿放弃的土地成为负资产,自然就会形成比较公允的征收价格。

当然我们2006年已经废除了农业税,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现在肯定不能再重新增加农民整体税负,尤其不能增加最穷的那批农民税负。所以,收上来的农业税,还应该发给农民,只是收的时候按照土地收,发的时候,按照当前的农民身份发,甚至是收100万上来,往下发120万。这样农民如果持有土地不经营,就要凭空交税,但就算把当前的土地转让给大农场,让农场去交那份农业税,还是能得到按人头算的补贴。在经济水平有差异的时候,按人头发补贴,显然是最穷的农民得到的补贴越多。

这样做,首先农业税可以帮助确定土地流转价格,减少征收阻力;其次国家转移的土地税可以持续到这一代农民逐渐去世,农民不吃亏,就不会产生激烈的社会矛盾。最后,农民通过交税,意识到不用的土地是负担,不如流传到效率更高的企业,自然会配合土地的高效率利用。

好,感谢这位观众给我们提供的一手资料,感谢他提出的丰富话题。接下来请静静介绍其他观众在教育话题上的反馈。

441期,督工你分析了西南山区生态和教育导向。认为教科书和现实生活的主要矛盾并不是城乡文化差异,而是地方文化和整个国家规模的差异。如果教科书举例不够通用化,南方的学生可能理解不了北方的冰雪,西部的学生理解不了海滩的形状。

有观众提出,如果把这些包含地方特色的内容都删掉,教科书的内容可能只会剩下干巴巴的骨架了,督工你认为教科书应该怎么编?

教科书既要考虑全国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要专门介绍全国各地的特色。我的小学一年级课本有一段话,几十年后我还印象深刻,被我拿来做纪录片的序言。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飘舞,

长江两岸,柳树开始发芽,

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5411a7Wi

所以,教科书到底是应该强调通用内容,还是应该表现差异内容,不应该是争论的重点。现在是2022年了,国家给每个学生配备一个电子终端也不难,纸质教科书那点容量,最多只能算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入口,不应该是教育内容的全部。如果小学生的生活和主流社会脱节,应该想办法用教育把他们的认识拉进主流社会,而不是用教科书和其他教育内容去迎合落后的生活。

具体来说,现在的学生读书时期了解的社会,和学生毕业后接触的社会,有两方面的区别。一种是收入差距导致的落差;一种是地域差别导致的落差。

上次提到那个贵州支教老师要弥补的落差,主要是收入差距导致的。我们不可能在教育阶段就让学生了解所有阶层的生活,但起码可以让最底层的学生跟上主体阶层的进步,不要让他们看到红绿灯都新鲜,不要读大学才住进有洗手间的房子。

6月1日光明日报有一篇新闻《教育公平阳光遍洒天山南北》,这篇报道提到,新疆正在全面建设县城教育园区,消灭过去作为正面典型的“马背小学、帐篷小学”。其中和田地区一共1个县级市,7个县,250万人,过去几年造了9个教育园区,把分散教学点集中起来,让牧民把孩子都送到镇上的小学和幼儿园,国家负责教育,还负责生活费,保证所有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就熟悉现代生活,而不是他们父母的放牧生活。

500

http://edu.people.com.cn/n1/2022/0601/c1006-32435758.html

新疆推行教育园区,有一个原因是土地实在太广阔,和田地区8个县级单位,面积25万平方公里,比贵州省面积还要大,如果单分出来做一个省,面积在中国都能排进前十名。国家根本不可能在整个地区普及现代教育点,所以只能集中建设。

500

500

但是新疆的经验也可以给内地提供参考。国家建设集中的教育园区,不仅仅是节约教育经费,同时也把所有学生拉进了现代化社会,让他们跟上21世纪中国的发展。从个人角度说,他们长大之后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从国家角度说,这些学生长大之后能参加现代生产,创造财富,会给国家财政提供正向贡献。

2021年,全国只有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山东、天津、福建8个省市,对中央财政的贡献为正。其他省市自治区都要享受中央补贴才能维持社会运转。国家有扶持落后省份的义务,但最好是能通过改造生活方式,最终把吃补贴的落后社会变成创造补贴的现代社会。新疆做了个好榜样,我觉得这个方案可以解决教科书内容和落后地区生活脱节问题。

另外,教育和现实之间,还有个地域性差别问题。大多数国家或者是没有中国这么多的人口,或者是没有中国这么大的面积,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区别都没有这么明显。现在世界人口可能超过中国的国家只有印度,但是印度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所以,中国的确要重视普通人在教育阶段的见闻问题。

500

这里我想回顾一下去年的296期节目。当时我评价全国各地开战的暑期托管项目,说寒暑假纯粹是农业时代的遗产,完全可以放弃,调整到更合适的时间,而不是在一个19世纪的遗产上打补丁。

袁世凯还是清朝官员的时候,负责管理山东省,引进了西方教育体系,也同时引进了寒暑假制度。山东属于黄河流域,四季分明,夏天热冬天冷,所以固化了寒暑假制度,只是把包含圣诞节的假期改成了包含春节。

500

现代社会有空调有暖气,分散的教学点普及恒温教室可能比较麻烦,但如果把学生都集中到教育园区的话,所有教室都能有钱交空调电费,再维持寒暑假制度毫无必要,反而给父母和全社会增加了麻烦,凭空制造了补课浪潮。

所以我当时建议,取消暑假,寒假变成10天左右的春节假,其他假期都挪到最适合出行的春秋两季,国家出钱,带领学生出去旅游。小学以本地乡土旅行为主,初中生要见识省内不同的地理区域,高中生安排一两次横穿全国的旅行。帮助年轻人认识自己的国家,建立正确世界观。

这个想法的确打破了现在的惯例,但在中国人口已经开始下降,中国必须依赖越来越少的劳动人口创造财富,这也是自古以来从未发生的事情。中国人不可能拒绝一切改革,还想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

500

现在每年都会有人抱怨学生的世界观和现实社会脱节,每年也会有人例行抱怨,教科书上的文化反应不了地方特色。那就应该让学生的生活超出教科书,用现实中的教育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国家。如果总是惦记着一本教科书解决所有问题,那最终所有问题都解决不了。

最近还有一些关于教育内容的观众反馈,442期节目,你认为小学教师依然需要相对高端的人才,才能在人类文明再生产过程中,培养合格的下一代。同时你还说,小学教师女性比例高,说明小学教师工资水平不足。有观众反驳你的观点,说小学教师收入虽然不算高,但已经明显超出社会平均工资了,不能用待遇低来解释女性比例高。督工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用语言解释略微有点复杂,我用图表说明一下。

首先,我先给出一个讨论前提,就在当前社会,包括福利在内的综合收入,基本上和和能力基本上是成正比的,有一定偏差也不会太大,要想雇佣能力强的人,就得给出相应的待遇。

我可以把假设画成这样一张图,如果不同能力水平的人,在人群中分布相对均匀,能力和收入坐标图上会出现一个矩形。如果我们希望像20世纪那样,雇佣能力相对靠前的人群当教师,就要提高待遇区间。

500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是中等水平的能力和收入,高收入和极低收入都是少数人,如果用纵轴表达收入和能力,横轴宽度表达人数,我们会看到一个类似于蒜头的图形,顶部尖,底部小,中部比较大。这张图显示,要雇佣高水平人群,还是要提高待遇区间。

500

更符合实际的图形,是分别表示男性和女性在各层次分布的比例。虽然女性也有高收入群体,但客观上受到教育和社会文化限制,女性的高收入群体少于男性,顶部更尖锐。同时,女性平均收入也更低,所以收入比例曲线最宽的地方,位置比男性曲线低一些。

500

考虑到左右两边的面积基本相等,这意味着从上往下看,在中间偏上的部分,女性人群变宽的速度超过男性。如果我们在较高的A处设置待遇区间,雇佣的人群肯定是男性比例高。而如果把待遇区间挪到B处,雇佣的人群就是女性比例高了。所以说,在小学教师工资高于平均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待遇区间,会明显增加女性教师的比例。

我们的社会有很多弊病需要解决,无论在家庭内外,性别文化差异和就业歧视都不容忽视。但现在男女就业差异和能力差异客观存在,我们也不妨把它当做一个标尺来衡量其他问题。小学教师工资还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同时小学教师的女性比例急剧提高,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小学教师的待遇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待遇区间正在从A向B转移,小学教师的相对水平在下降。

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来看,这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很可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我建议,提高小学教师的平均待遇,同时引入淘汰制,由所有学生毕业后5年打分,决定小学教师未来的退休金系数。

督工你反复建议提高小学教师的平均待遇,吸引更高端的人才。但是某些老观众还记得,你在61期和243期都分析过深圳中学每年招聘几十个名校博士、硕士当普通教师的事情。你当时表示,给的隐形福利太高,而且用名校博士教中学生也不合适,还是应该尽量让师范生来当中学老师。

500

这些观众把我们之前节目的链接发到了评论区,督工你能具体解释一下你对中学教师待遇和质量的态度吗。

500500

我的确主张提高教师待遇,但我希望是能够普遍提升,更重视小学和初中阶段,不要把钱都堆积在距离高考最近的高中阶段。但即便是深圳的名牌高中招名校博士,我也不反对,我只是希望待遇更透明。最近的新闻恰好证明我当时的评价是正确的。

当时我引用过深圳中学自己的文件,证明深圳中学教工子弟可以免试入学。只要到深圳中学当老师,不用买学区房,不用在初中投入海量资源,也能得到重点高中录取,并且子女会得到其他老师的重点照顾,有大概率会继承自己的学历水平。这对于应聘者来说,等于省了几百万,还得到了家庭阶层稳定的安全感,可以接受比自己大学同学低一些的年薪。

500

https://www.shenzhong.net/news_78/2480.html

但是,深圳中学是个公立学校,公立机构就应该避免用不透明的福利去招聘,避免用延后发放的福利把人拴住,而是应该明码标价,用钱买人才,否则就会给将来制造隐患。所以我会专门解读深圳中学招聘的消息。

最近深圳中学开始降薪了,而另一个教师工资高地烟台开发区,甚至要求教师退回前几年多发的工资,这验证了我当时的恶意揣测。或者说,所有用编制搞非正式福利的地方,都应该想到最坏的结果。

如果教育系统或者其他机构不肯为当下的服务支付合理的价格,总想着发放一些貌似免费的长期福利吸引人,结果就是优秀的人才留不住,想赶走的人赶不走,最后等现任领导调走之后,福利必然慢慢贬值,制造争议。用人单位和教师自己都是受害者。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617279459052709

至于说243期第二次分析深圳中学招聘,观众已经连标题一起回顾了,当时的标题是《博士当中学老师,“闭环”比“内卷”可怕》。

500

我支持最优秀的人回到中小学教育体系,培养下一代学生,就像农民留出最好的收获不吃,给第二年当种子。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主要是通过考试来定义“优秀”。这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也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反正无论这个人通过考试走到哪一步,最后还是要离开教育体系,走进社会,用实际工作表现来证明自己。只要考试系统不是一个循环论证的闭环,我们就不用太担心考试带来的副作用。

但如果我们雇佣大量从未有其他工作经验的博士硕士,让这些只经历过考试选拔和校园生活的人回来教书,很容易导致考试带来的问题传递到下一代学生,然后再通过名校毕业生继续累积。再小的问题,只要是循环放大,也必然会失控。当年儒家科举制把考试当成了目的,累积几个循环之后,就出现了无用的八股文教育。

500

243期我们有一张配图,不知道观众还记得不记得。前面一张是考试形成闭环的效果。后面一张图,展示了师范教育的位置。封建科举时代不存在专门的的师范教育机构,而是直接用科举考试选拔考官和学官,结果就是考试内循环,最终考试内容彻底脱离现实社会。现代社会发现了传统考试制度的弊端,建立师范教育体系,作为干预教育系统自循环的最重要手段。就算高分考生要回到教育系统教书,也要在师范院校经过专门训练,而这些专门训练并不是针对考试而开设的。

500

所以,我一方面反对中学直接招聘名校博士回来教书,另一方面希望国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报考师范院校。同时,国家还应该提升教师队伍的淘汰率,欢迎非教育行业的人才报考师范学校作为补充,这样才能避免考试制度形成内循环,统治教育部门。

现在的师范大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应该做大幅度改革,大幅度增加通识教育,学制改成医学类的八年,给教师了解社会留出时间。当然合法待遇要跟上,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报考师范类专业。

从现状来看,60后和70后的教师,能力在同龄人中基本上可以排到前10%。但是85后和90后的教师,平均能力或许只能在同龄人中排到30%甚至40%,不信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看看你中学班上最佩服的同学,有多少最终选择了中小学教师职业。或者反过来,观察一下去当教师的同龄人,他们是主动做了人生选择,还是被动地寻找一个能保底的稳定职位。

如果中国还期待经济高速增长,还希望下一代人劳动力的性价比超过其他国家,就应该重新学习六七十年代的政策,让水平在前10%的人争着当教师。我期待每一届中国学生都是最优秀的同学去报考师范学校,期待各级师范院校的报考难度都能上升到同等级大学的前列。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来看,这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前兆。

448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文字内容随后会发在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欢迎转发,我们周五再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