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为什么享有稳定的、只能增不能减的分红?这是村集体演变的后遗症

【本文来自《珠三角现在还涨租金,一点也不奇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啵啵咯噫
  • 你这个应该是老资料了,你不是本地人不了解情况的。

    现在分红是要经过上级政府审批的,不是说村里想分就分,得办手续走流程,经过上级政府同意才能分,还不能一次分完,而且集体收入好像都要交税的。

    也澄清一点,很多人以为本地人做房东很赚,其实本地很多人自建房出租是贷款建的,租金基本上一、二十年都要用来还贷。而且自建房租金比小区低很多,内卷也越来越厉害,现在你不带全屋家具空调热水器冰箱,都不好租出去,房东还要管理,水电、卫生、安全、正规手续等等。而一旦出了什么安全问题,房东还要担责,这叫谁受益谁负责。

    租客租自建房,租金比小区便宜很多。我这里租小区两三千起步价,自建房1千的也很不错了,便宜些的也有。

    细说一下,村民为啥要求有分红要全部分?谁都知道留钱发现是可持续发展,可是因为以前贪腐太厉害,租金贪,集体土地贪,吃喝玩乐贪。就我自己知道的情况,也确实令人心塞,本地发展稀烂,只能等政府带头规划,而政府带头规划,收益上政府就要占去一大半。规划上全靠村里面出资源,而村的收益只占40%左右,甚至更低,最典型的就是农村集体土地转国有土地上平台卖地这种,这是卖爷田了,村集体永久失去这块地的权利,还要分一大半的卖地收入给政府的。

    然而即使这样,大部分村民还是支持卖地,因为大家都认为留着早晚也是被人贪走了,还不如卖了分点钱,最好全部卖光分光,以后就没得贪了。

    为啥会这样?因为本地村民对领导的信任一直是负数,所以情愿分光吃光卖光,情愿杀鸡取卵也不愿意留钱在村集体里面。所以强烈要求全部分干净,情愿村里面不发展也不要一分钱,因为被贪怕了,尤其是老一辈熟悉村里面和政府情况的人。

    一旦村里面有什么规划工程,就特别担心贪腐问题,村民也特别反对。各种利益交缠争斗,一般人是见识不到的,我有熟人在本地村委工作,所以算是了解一些情况。

    村里面这样的情况,特别让人心痛,明明拥有不错的地理位置资源,硬生生发展稀烂,靠个人力量根本解决不了。都在等征地,等整村改造,等做失地村民,只看今天不看明天,这样的情况太多太多了。

​谢谢你的介绍。对你谈的有些问题,我看法如下:

第一,“村民为啥要求有分红要全部分?”或者用我的话说,村民为什么享有稳定的、只能增不能减的分红?这是村集体演变的后遗症。

乡村农地承包到户时,土地承包通常以村民小组(即人民公社时的生产队)为单位,本生产队的成员才能承包本生产队的耕地。为保证公平,分田时,通常将好田坏田、远田近田、水田旱田搭配,造成农户承包地块多、单块土地面积小,不同农户地块犬牙交错。

东莞引进制造业企业时,标准厂房及配套道路的建设会涉及到多个小农户的承包地。如果有关企业与相关农户逐个谈判,时间长、难度大、谈判成本高,常常一户不同意整个交易就泡汤。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东莞的做法是:以原来分田时的集体——村民小组为单位,把分田到户的全部或一大部分土地重新收归集体,统一建厂房出租;该集体所有的村民,无论耕地是否被厂房及配套的道路等措施占用,都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分红。

2004年以后,东莞村组集体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但与正常的股份制企业相比,差别在于:当同一村民小组大多数农户都同意土地由本村民小组改制而成的股份制企业统一规划与使用时,个别农户不能选择不加入股份制企业、继续耕种承包土地;不能在加入股份制企业后“用脚投票”、带着原有的承包土地自由退出;也不能选择加入除此企业以外的其它股份制企业——即不能选择决策者。在农户权利受到极大限制、且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具备监督决策者的能力的情况下,如果农户既“负盈”又“负亏”,那就无法防止集体决策者以种种外部原因为借口,通过农户“负亏”来损害农户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村民与集体企业达成了类似股份制中优先股的安排。厂房出租由集体统一决策,村民则享有稳定的、只能增不能减的分红和福利,决策失误的风险由集体企业承担。

第二,本地人做房东赚不赚。这得具体分析。

可以说很赚。2007年,东莞本地乡民(即通常所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集体分红3104元,占26.7%;乡村集体建厂房出租导致外来人口聚集,本地乡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住房出租,由此带来的租金收入4100元,占35.3%。两者相加,按劳动力占人口50%-60%、每年12个月推算,东莞乡村与土地有关的劳均月收入为1000-1200元。这样的收入水平,今天看来不起眼,但2006年,全国与珠三角外出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1226元与1298元,2007年春季全国外出农民工的预期月工资是1374元,由此推算,2007年珠三角外出农民工预期月工资约1450元。考虑到珠三角外出农民工每年外出工作时间只有10.1个月,东莞乡民的年劳均租金收入与外出农民工的年收入大体相当。

也可以说赚少了。用珠三角乡民的话来说,30年来,东莞猪肉零售价上涨20倍,唯独8-10元一每平方米的厂租不变。原因,就是你提到的,“内卷越来越厉害”。外来人口增速放慢,自建房却越盖越高。

自建房的成本高低,你是本地人,肯定比我清楚。就我所知,商品房的成本包括地价、各类税费、开发商的开支和利润、以及建筑成本。而自建房的成本中,很长时间只有建筑成本一项。就算贷款,也比商品房便宜得多。现在你们在宅基地上翻盖加层,不知道是否要向村里或政府交钱?如果交,交多少?折合一平米多少元?要不要经过开发商环节?对这些变化,我真想知道。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