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高考甲卷作文题引发的对桥上亭子与文字的关系思考

【本文来自《2022年高考作文题汇总来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早点早点
  • 曹雪芹为元妃亭起了“翼然、泻玉、沁芳”等名,我先起“洗心、润灵、对月",待一会再补充

从全国高考甲卷作文题引发的对桥上亭子与文字的关系思考

风言疯语之1921

(一)

今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是分析红楼梦中的故事,然后写作文。

故事说,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一个亭子起名。有主张直接移用欧阳修的“翼然"二字;有主张借鉴化用,取“泻玉"二字;贾宝玉根据情景独创“沁芳"二字。

还提醒,给元妃亭起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化依境独创,会产生不同艺术效果。这种现象给人启示,引人思考,结合个人实际,作个文。

本来,出题家是想让从直移、借化、独创三种题亭名思路中,得出与自己经验有关的词与实的关系的认识,并写出来。我对此暂时无兴趣,顺着曹雪芹的题名法,又胡乱补充了一些元妃亭的题名。

我以为,玩字,可以先从俗处着手。俗,有时是实、是真、是市井、是平常。把俗认识了,才知道什么是美,美不仅是雅,俗到极致也是美。把“俗"熟到位了,可知美、可通哲、可达禅、可至道德……

(二)

继续跑偏,红楼梦里为元妃在桥上修的亭子起名,或叫翼然,或叫泄玉,或叫沁芳。考题引申了一下,让分析为什么会叫翼然、叫泄玉、叫沁芳,主要人物是元妃,主要地点是桥上亭子,主要评委是贾政,主要作者是宝玉,唯一的编剧是曹雪芹。

我们可以顺着曹雪芹的思路,分析桥上亭子为什么叫“翼然",翼然是什么意思、什么形象?为什么叫“泄玉",泄玉是指什么?为什么叫“沁芳"?沁如何理解、如何想像?芳指什么?由此,还可以想像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消费倾向等等。

实物仍然是大观园,仍然是园内的桥,仍然是桥上的亭,寻找出来供题名的字词可能有无数组合,且也有文字思考方面的题目:一个问题是如何寻找表现桥亭的字词?另一个问题是找出来的词如何结构,如何组合?还有一个问题是,找出来并组合后的词在不同人的眼里都看到了什么?都想到了什么?实物或客观存在与文字究竟是什么关系,如何寻找这种关系?或者说,客观存在与文字的关系是如何通过人的脑细胞进行连接的?连接的思维方式有哪些?把思维方式落实到具体字词上需要什么积累?这种积累的步骤是什么?规律是什么?

曹雪芹仅仅是题了两个字的名,如果题名需三个字、四个字,难度是多大?如果题楹联、题诗呢?

(三)

我胡乱补的题名,主要是用作思维方式锻炼。

我以为,玩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正、有反、有曲折旋转,有无情。以无情与反转为趣,趣应该是古典美的分支。

在跟帖时分次胡乱补题大观园桥亭~

△泊趣亭、滋乐亭、涵幽亭、涟妙亭,

△渡象亭、潆魂亭、澄莹亭、澹净亭、濡沫亭、汁恩亭,

△沛味亭、池情亭、汝润亭、没羞亭,

△泳丹亭、浅疏亭、洒翠亭、沏香亭,

△沥境亭、泡韵亭、泽心亭、湿云亭,

△泳丹亭、浅疏亭、洒翠亭、沏香亭,

△沽己亭、沐酥亭,泯念亭、泼蛙亭、洽意亭、洗心亭,

△济渔亭、涉格亭、涓波亭、渡云亭,

△醉处亭、念头亭、龙晴亭、解怀亭、浴月亭、拴远亭、研兰亭、沏香亭、裁影亭……

欢迎大家指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