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山寨,廉价,不重视知识产权,这些问题是后发产业逐步摸索的必由之路

【本文由“杏寿郎”推荐,来自《目前国产五金工具(螺丝刀之类)跟进口工具(博世、世达、史丹利)差距有多大?》评论区,标题为杏寿郎添加】

其实吧,道理非常简单,比如b牌的电动螺丝刀,技术成熟生产线都是现有的,做出来的产品成本是400一个,全世界的人都在买b牌的电动螺丝刀,于是b牌就可以用销量降低利润,卖450。

如果国产想要超过b牌,怎么做呢?质量做的更好吗?那你做一个成本是多少?就算开挂好了,350成本做出来的电动螺丝刀比b牌400成本做的还好可以吗?那你售价定多少?400吗?你比b牌便宜50,质量也好,但是谁知道?作为用户你是选择一个老牌子还是买一个便宜一点但是质量摸不着的新牌子?这还只是国内市场,要是国际市场人家更不可能去买这种没听过的新品牌,别说是用户了,经销商都不买账。

那有什么办法解决?很简单,就是用空间换时间,400价位的电动螺丝刀我没法跟你竞争,那200的你能做吗?你不可能把成本400的螺丝刀卖200,但是我可以做成本100的螺丝刀卖200,成本低很多质量可想而知,但是就算是层层减配,但是基本功能还是能实现的吧?有市场,才可以建立销路,才可以保证企业的存活,而站住了200价位的基本盘,那就有机会再去做300做400,才能最终和老牌子有较量的资本。

说白了,低端,山寨,廉价,不重视知识产权,这些问题是后发产业逐步摸索的必由之路,你连基本的市场都没有,就去追求质量耐用追求高精尖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