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可:“森友学园问题”,悬在安倍头上的定时炸弹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廖可】
从2017年2月开始,“森友”这个词应该成为了安倍最讨厌的词之一了。大阪市的森友学园因为廉价购入国有土地而被日本媒体曝光,这个问题竟然发酵蔓延至今,已经超过一年。无论安倍如何变着法想要绕过这个问题,在野党和《朝日新闻》都不同意,于是它就宛如悬在安倍头上的定时炸弹。
去年下半年为了逃避来自媒体和在野党的追问,安倍内阁决定重新进行国会选举。而后,大选的压倒性胜利证实了这确实是一招妙棋。但是老话说得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发酵:高层授意篡改文件,财务省一言不发
朝日新闻3月2日报道
3月2日,《朝日新闻》刊发题为”森友文件疑被篡改”的报道。报道中称,《朝日新闻》确认,日本财务省在2015年针对森友学园借地申请的批复和2016年针对该学园购地申请的批复,都与“森友学园问题”爆发后日本财务省和当时的国会议员拿出的批复不一样。同时,当时与该学园交涉过程的部分记录也被消去或篡改。也就是说,财务省在卖地时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把这些关键的部分给改了。
《朝日新闻》称,在借地的合同批复中,有当时记录财务省与森友学园交涉过程的文字材料,《朝日新闻》在进行确认时发现,文字材料中出现“当作特例来对待”之类的语句。而之前”森友学园问题爆发时”,公开的同样的文字材料中并无此类语句。同时,《朝日新闻》确认的一手文字材料中,原本写着“要求”的地方均变成了”建议”。
同时,在购地合同批复中,《朝日新闻》掌握的交涉文字材料里,原本写着“根据(森友)学园的提法(对土地)进行鉴定评价”“让对方提价”等语句的地方,在公开的同份文字材料中均不见了。
而至于针对最初为什么借地给森友学园的过程说明,公开材料里完全找不到。《朝日新闻》采访的几名当事人在报道中表示,文字材料的这些地方很可能是在去年2月《朝日新闻》将“森友学园问题”曝光后被更改的。
每日新闻独家爆料财务省的其他篡改文件
在此之后,日本《每日新闻》又加了把火。3月6日,《每日新闻》刊发题为“森友文件:其他的文件中出现‘特殊性’的表达,国会仍然未公开相关文件”的独家报道,称《每日新闻》通过申请信息公开,已从财务省近畿财务局处获得了部分相关文字材料,其中包含有财务省之前否认的文字记录,即“将此事当作特殊事件来处理”和“向对方询问想要的价格”之类的文字记录。
这件事的曝光充分证明,不管《朝日新闻》的报道是否属实,安倍内阁治下的财务省都存在着“因私篡改森友学园相关公文”的情况,可以说对财务省篡改公文的指责是无法再糊弄过去了。
由于这份文件是《每日新闻》去年9月申请今年1月拿到的,所以免于被卷入3月3日森友事件的漩涡。部分在野党议员揶揄:“如果现在再申请这份文件的话,是不是这份文件也会消失?”
如果以上问题在国会审议中被判定属实,那么不仅财务省相关人员将有“篡改公文”的嫌疑,或将面临刑事责任,这件事本身也将证实当时财务省受高层授意,主动以低价把地卖给了森友学园的事实。
退一万步说,即使安倍内阁未全体引咎辞职,从去年到今年以被篡改的文件为基础、向国会解释了森友问题的安倍本人,也无法摆脱欺骗的罪名,因为从去年到今年他的解释将全部变成谎言。
反应:民众连日在国会抗议,安倍政权甩锅财务省
该报道一出, “森友学园问题”宛如定时炸弹到了时候一般,一下子引爆了日本政坛。在野党议员称如果此事属实,安倍内阁须集体下台以谢罪。
在此之前,坚称森友一事纯属栽赃,号召大家只看《读卖新闻》,并连连在国会上直接指责《朝日新闻》不实报道的财务相麻生太郎居然一反常态地表示:“如果篡改一事是真的,那将会造成极为严峻的事态。”谨慎得都不敢理直气壮地反驳了。而安倍的“亲密战友”《读卖新闻》和《产经新闻》也没有了以往的脾气。
报道发出后,国会前连日爆发针对安倍和财务省的抗议游行,立宪民主党,日本共产党,社民党等6个在野党在国会集会,频繁要求财务省公开相关材料,然而财务相麻生太郎与直接责任人国税厅长官佐川宣寿的答复均为:“会影响大阪市政府对森友问题的调查,因此难以回应相关要求。”
有趣的是,大阪市对森友学园问题的调查至今已将近一年,其间在野党议员无数次要求政府出示相关文件均无问题,唯有这次,报道一出,偏偏恰好是这部分文件变成了“无法出示”。
同时,面对媒体和在野党的猛烈质疑,安倍内阁均展示出“不关我的事,是财务省自己的锅”的态度,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问答环节直接表示“这是财务省的管理问题”,赤裸裸地把麻生太郎这个队友给卖了。
朝日新闻讽刺安倍把黑锅扔给财务相麻生太郎
作为执政党的自民党和公明党也开始让财务省背黑锅,要求财务省出示相关文件材料。
自民党公明党摔锅财务省,要求其出示相关材料
在此之后,财务省就像与在野党玩捉迷藏一样,国会问答时一直用同一个理由与在野党和稀泥的同时,为了不让人找到将这份重要材料到处转送。
由于迟迟不见关键文件,在野党议员们亲自登门财务省寻找,财务省先是表示这份文件目前在近畿财务局保管,当议员们到现场时又称材料被送到调查本部了,现在材料没在手上。立宪民主党的辻元清美说:“这简直无法理解,一个小时内(文件)的位置就变了。”
所以《半泽直树》中的藏资料游戏真实上演了?
恶化:关联职员自杀,负责长官辞职,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就在事件让财务省和安倍内阁都焦头烂额的时候,3月9日《产经新闻》又传来报道,与该事件有直接关联的财务省近畿财务局一男性职员,7日在家中自杀了。
这名职员是当时负责向森友学园卖地的财务省某官员的直属部下,死时留下了一封遗书。据目前风传的消息,该职员在遗书中称篡改一事是自己的长官命令自己干的,并留下了篡改前的原文件。但令人疑惑的是,财务省直至新闻爆出当天,仍称还未掌握相关情况,相关文件也未露面。
另一方面,同日,森友篡改问题负责人,财务省国税厅长官佐川宣寿也表示将辞职。
佐川宣寿表示将辞职
其实,夹在漩涡中心的直接责任人的财务省国税厅长官佐川宣寿内心一定很苦。
事已至此,从《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的报道中不难看出,森友问题摆明存在着“高层授意”的情况,但作为安倍部下的佐川不能向国会坦白这件事,坦白了虽然可能会极大损害安倍政权,但在未来作为政客的安倍内阁成员随时有可能重登政坛,到时候他也只有“被穿小鞋”的份。
如果不坦白,那么在目前安倍将黑锅全甩给财务省的情况下,在野党也会追责到底,到头来倒霉的还是作为直接责任人的自己。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事件发酵至今已有一个星期,佐川什么也没说,财务省什么也没表示,被在野党批评“一厘米的进展都没有”。
相关职员的死亡和责任长官的辞职,不免令人想到“半泽直树”中的名台词:“下属的功劳被上司占为己有,上司的过错却是下属的责任。”在这些事件发生后,财务省依然保持“零回复”的姿态。
《半泽直树》截图
安倍内阁“数据造假”大盘点
“森友学园丑闻”并不是安倍政权问题的全部。从前年开始,安倍政权的“文件问题”就像个挥之不去的魔咒,隔三岔五爆发一次。
朝日新闻对安倍上台以来数据造假事件的图文说明,从左到右分别为:森友学园问题、加计学园问题、南苏丹自卫队材料问题、裁量劳动制不当数据问题
1.南苏丹自卫队材料问题
2016年12月,驻扎在南苏丹的日本自卫队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中驻扎部队判断当时南苏丹内战再次爆发。按照日本宪法规定,如果一地爆发内战,自卫队必须停止行动并撤离,但当时的防卫相稻田朋美却对媒体表示该文件之前已经被废弃,没法公开。结果2017年2月,这份文件在别的地方被发现,稻田朋美引咎辞职,却到最后也没说明当时为何声称文件被废弃。
2.森友学园问题
2017年2月森友学园问题爆发后,时任财务省理财局长的佐川宣寿在面对质疑时,表示当时与森友学园交涉的记录全部被废弃,无法公开,结果今年1月这份文件在政府内部讨论文件中被公开。
3.加计学园问题
2017年6月加计学园问题爆发后,被认为包含有“安倍授意”的文字材料被官房长官菅义伟称为“怪文件”而否认,结果当年6月当局在对文部科学省进行调查后发现了这份文字材料。
4.裁量劳动制不当数据问题
今年2月,在野党针对安倍内阁提出的劳动制度改革的问题进行质疑,要求安倍内阁出示支持改革的相关数据材料,厚生劳动相加藤胜信表示当时的调查文件已经不见了。结果没多久,这些文件在仓库被人发现,里面的数据完全无法支持安倍内阁提出的劳动制度改革,这份改革变成了没有必要的改革,最后安倍政府直接把涉及到不当数据的相关改革内容删掉。
这些事件由于安倍的政治手段均被拖延或糊弄过去,但对此不满的民意却仍然在积累。本次森友事件中,这些事件似乎成为了助推器,不满的民意借此集中爆发。虽然安倍政治手段了得,次次糊弄过关,但总有点摇摇欲坠的“走钢丝”的味道。森友学园的问题如果无法妥善解决,它就始终有可能是安倍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